王卓
摘 要: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進步,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加速了我國城市化進程中造成的嚴重環境問題,社會開始對生態環境保護,綠色概念有了更深的認識,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的重要手段就是城市綠化。
關鍵詞:城市綠化;現狀;規劃
1 引言
在城市綠化建設中,對城市綠化建設存在的優勢和當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作出戰略選擇,對不同城市綠地整體布局進行綠化達標計劃,在發展初期突出重點,建設領域需要明確目標和具體項目,積極參與人民群眾的合作,政府部門要制定健全的管理制度,促進城市綠化建設,提高城市形象,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環境。本文主要研究城市綠化現狀及其規劃建設,為建設生態宜居城市做出貢獻。
2 城市綠化規劃編制管理的現狀
綠化規劃是城市綠化管理中最重要的地方,綠化規劃被城市綠化行政主管部門視為重點。目前,編制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的目的是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優化城市生活環境,進一步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在規劃和實施綠化規劃和管理工作中,需要注意三個主要問題。
(1)“生態優先”的綠色空間概念尚未真正建立。生態自發性,生態損失,生態覺醒和生態意識四個階段是人類在建設城市活動中的生態意識。在新世紀里,我們面前的一個課題就是加強生態建設,促進可持續發展,實現環境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而城市綠化規劃建設是我們主要的綠化手段,我們的城市規劃,環境保護和建設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嚴重不足,強度和數量價值不高,質量穩定,低估了植物群落的重要性。我們的思想和工作還沒有真正融入城市生態圈的建設,建設“城鄉一體化”綠地系統的模式尚未真正落到實處。
(2)現實中還存在一種思維和工作方式,即“建筑優先”“綠地填充”。目前,在總體規劃層面,城市綠地規劃的主要重點是城市綠地系統規劃。隨著城市規劃管理的實施,分區規劃和詳細規劃等幾個主要階段的規劃和管理,這些階段的規劃仍然薄弱,城市規劃及其制定方法,指標和規劃管理系統是不相應的,在業務層面的詳細規劃中,總體規劃不在實施層面,尤其是一些為綠地管理提供科學依據。
(3)綠地系統規劃管理部門不統一。在城市建設中,有許多職能部門在分工和協調方面不一致。由于涉及城市建設的部門和管理體制不同,存在重疊甚至盲區。實施城市綠化規劃的關鍵問題是如何監督和管理詳細的城市規劃,以確保實施綠化總體規劃的有效性。如何控制規劃部門的綠地?在道路建設,房地產開發,企業,單位,廠礦建設審批等具體的行政審批工作中,如何把握好是保證城市綠化的前提和條件。
3 合理完善城市綠化建設的科學策略
3.1 統籌規劃、合理平衡,完善構建城市綠化體系
城市綠化具體做法是首先在舊城主要地區開辟公共集中綠地,開展人口稠密地區綠化重點建設。同時,要進一步深化隔離帶、引導路、轉盤路、道路兩側的城市道路綠化,打造特色城市綠化交通走廊。另外,要加大對林帶保護和隔離的投入,使城市綠化形成各個點和面的橫向和縱向發展,形成統一的城市綠化體系。
3.2 實用性、科學性與藝術性兼顧平衡,豐富城市綠化景觀建設
單一種植既不能反映城市綠化的藝術美,也不利于生態平衡的多樣性,因此要構建完整、統一、多樣的城市綠化體系,就必須從豐富的城市景觀建設入手,在強化基礎綠化功能的同時,城市綠化發揮生態功能完美。同時,綠化設計時,要嚴格按照應用、平衡原則,通過深入調查,種植環境區域溫度平衡,種植樹種進行種植習慣調查,合理選擇育種方式,避免限制禁止由植物。也就是說,我們可以種植適應性強樹種,易于生存的首選,并且可以種植一些適宜當地氣候和土壤特性的喬、灌木和草的種植形式等,從而實現美觀和諧,綠化效果。
4 發展方向
4.1 垂直綠化發展
隨著人們審美意識的提高和人們生活環境的改善,渴望在自然綠色環境中享受生活,開始探索生態環境與城市發展的矛盾,城市公共空間的垂直綠化,探索城市的新突破 從二維空間綠化到三維綠化模式。 垂直綠化延伸了三維空間的綠色空間,增加了城市公共空間的興趣,使城市的生活環境更加藝術化和人文化,已成為現代城市綠化的必然趨勢。垂直綠化,是指充分利用不同的立地條件,選擇攀援植物及其它植物栽植并依附或者鋪貼于各種構筑物及其它空間結構上的綠化方式,包括立交橋、建筑墻面、坡面、河道堤岸、屋頂、門庭、花架、棚架、陽臺、廊、柱、柵欄、枯樹及各種假山與建筑設施上的綠化。隨著垂直綠化的不斷推廣和發展,我們應該從每個城市的客觀實際出發,大力做好垂直綠化工作,擴大綠化空間,改善城市綠化面積,促進城市綠化生態環境的發展。
4.2 強調城市綠地的視覺景觀而轉向用生態的標準進行園林建設
城市綠化作為城市自然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城市唯一有生命的基礎設施建設,綠化建設采取“景觀至上”原則,從強調城市綠地的視覺景觀而轉向用生態的標準進行園林建設 ,營造自然平衡的生態環境。目前,全國大多數城市已經將建設 “國家生態園林城市” 作為政府重要工作目標。生態園林城市的建設將促進城市綠化建設向節約型、生態型、功能完善型發展。
4.3 城市綠化面向決策智能化方向發展
景觀綠化管理的智能分析是未來城市景觀綠化數字化管理的又一主導應用。依托強大的空間大量的景觀數據庫和GIS分析功能,不僅可以實現城市覆蓋分析,任意區域景觀美化覆蓋指數的總體指標,還可以通過服務半徑,按照災害現場覆蓋分析預防可達性要求實施防災現場,附屬綠色標準審計建議市,綠,藍,紫線三條線分析和保護古城名園樹木園林綠化分析及預警分析決策功能,實現智能公園以免造成各級景觀美化部門僅靠實證盲目決策,為科學決策提供可靠依據。
4.4 城市綠化行業未來前景廣闊
城市園林綠化已經成為城市化進程中城市建設不可缺少的必要內容,城市綠化水平不斷地提升。城市綠化和園林建設也逐漸成為政府對于城市建設的評判標準,這些使得近幾年來園林建設行業需求快速釋放。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繼續提升,對于生活品質的更高要求將推動城鎮園林行業更快地發展。
5 總結
綜上所述,城市綠化要堅持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深入貫徹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基本國策,節約能源,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強度,發展循環經濟,推廣低碳技術,積極應對氣候變化,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參考文獻:
[1] 閻立波.淺談森林生態平衡與人口的關系[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8(1).
[2] 黃南深.保護珍稀動物維護生態平衡──北京大學崇左生物多樣性研究基地成立[J].廣西林業,2017(6).
[3] 楊靜為,張娜.淺談死樹可維持森林生態平衡[J].森林與人類,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