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世為 金麟
摘要:目前,我國的經濟在快速的發展,社會在不斷的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于居住環境和居住質量的要求也有所提升。目前,可持續發展觀深入人心,針對建筑設計,生態建筑觀逐漸融入建筑設計過程中。生態建筑觀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有助于在保護環境的基礎上實現建筑節能,提升建筑設計效率,最終實現綠色化建筑。文章簡要分析了生態建筑觀的內涵,并在此基礎上分析了生態建筑觀在建筑設計中各個環節的應用。
關鍵詞:生態建筑觀;建筑設計;實際應用;可持續發展
隨著經濟和社會的高速發展,我國的城市化進程不斷地推進,對建筑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但是目前我國的建筑行業面臨著很多問題,包括能源的大量消耗和資源的浪費以及工業三廢的大量排放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巨大壓力。要在建筑工程中充分結合綠色、環保、低碳的理念,必須加強對生態建筑設計的研究及新技術的開發,從而有效利用現有資源,降低對環境的危害,實現建筑設計的生態化發展,促進建筑行業的整體發展,更好地建立環境友好型社會。
1生態建筑設計的科學內涵及重要性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迅猛發展與科學技術水平的顯著提升,以及城市化與工業化進程的快速向前推進,這在客觀上刺激了廣大人民群眾生活質量水平的提升與消費理念的轉變,人們更傾向于追求綠色環保的健康居住環境氛圍,這就使得生態建筑設計理念應運而生,要求緊跟時代的發展不斷的改革創新與優化升級建筑設計模式。我們講的生態建筑是致力于把生態的相關原理以及建筑學二者結合起來完善人和自然之間互相協調、發展的需求,把建筑和周圍的環境融合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始終秉持好“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原則理念,生態建筑具有很大范圍的靈活性并且可以對資源進行高效的利用,注重將建筑的人文屬性、社會屬性、經濟屬性與空間屬性緊密的結合起來,生態建筑有著較強的整體意識與系統觀念,它是一個復雜而龐大的建筑體系。生態建筑囊括建筑的立面設計、太陽能、風能等自然資源的利用以及新型建筑材料的運用,需要科技手段的創新來對建筑物有透徹的分析,強調協同整合并追求實效,還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對建筑地和建筑物有透徹的分析,同時更好的造福于廣大人民群眾。
2生態建筑觀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
2.1生態建筑觀要結合當地實際環境
將生態建筑觀融入建筑設計的過程中,應當以生態學原則為指導,協調地方生態環境,牢牢把握住當地特殊的環境狀況,因地制宜,設計出合理的新時代建筑。例如,在新建筑的設計過程中,可以利用綠色植物——樹木等來進行空間分割。這樣既可以提升建筑周邊綠化比例,也有助于提高人們居住的舒適度。再如,在進行建筑物重建時,應牢牢抓住原有建筑物的特點,將周圍的環境特色融入到建筑設計過程之中,有利于保持建筑物的原始風貌。
2.2加強自然通風與居住區風環境設計
一方面,所謂的自然通風設計嚴格要求建筑外窗的氣密性符合《建筑外窗氣密性能分級及檢測方法》中的細則,在立面處理中要根據需要合理開創,確保開窗面積占整個窗總面積的30%,在北向設置功能空間時,可以將不需要大面積開創的房間放在北側,通過在東南方設置空中花園或陽臺等半室外空間在夏天引入涼風。另一方面,所謂的居住區風景環境設計是強調將設計重點集中在平面功能布置、美觀設計及空間利用的基礎上兼顧風向,往往建筑物空間布局的不夠科學合理容易造成居住區局部出現惡劣的微氣候,更要在生態建筑的設計環節中把控好高密度建筑群產生的氣流流動對建筑通風的影響,進而有效避免出現因為通風不良形成大的風口。
2.3生態建筑觀要關注環境保護方面
生態建筑觀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維護生態系統的平衡,完成節能減排工作。應當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當地優質自然資源,將建筑物融入在自然環境之中,減少對自然環境的破壞,保護生態環境與建筑的和諧。
2.4推動先進科學技術的應用
①可以將各種高精尖的數字技術、新型技術與能源相緊密結合,打造出新型的建筑模式,在提高建筑設計質量檔次的基礎上逐步實現數字化與智能化,進而提高施工效率并減少資金成本的損耗;②始終以增強生態建筑設計者的專業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經驗為出發點與落腳點,充分調動起內在的主觀能動性與積極創造性,多積極組織開展一些關于生態建筑設計方面的知識競賽活動;③生態建筑設計還注重創造出可觀的社會經濟綜合效益,定期對建筑的能源消耗和整體的生態效應進行客觀精準的評估分析,生態建筑設計符合可持續發展戰略,相關政府部門還應在資金政策上予以鼓勵扶持,推動生態建筑的進一步深化。
3建筑設計生態化的發展態勢
3.1高度重視資源節約型的建筑設計理念
隨著生態建筑理念的逐步深入及大力發展,建筑設計生態化逐步成為建筑行業的發展主流。為有效構建建筑生態系統,設計人員要秉承資源節約理念,切實落實建筑生態化發展方向。關于資源節約型建筑設計理念,在以下幾方面能夠得到體現:1)充分利用建筑原材料,減少原材料浪費及損耗。在建筑工程建設中,需要使用大量的建筑材料、能源等,為貫徹落實生態化設計理念,相關工作人員要增強資源節約意識,制定完善規范的規劃方案,避免產生大量能源浪費問題。另外,由于新型材料具有環保性強、節能效果好等突出特點,設計人員要將新型材料科學運用到建筑工程建設之中,讓土地資源得到科學利用,適當增加建筑空間,讓能源損耗問題得到有效控制,從而節約工程建設成本,有效提升建筑企業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2)高度重視新型能源的利用情況。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利用,有利于改善當前不可再生能源日愈匱乏的現狀,增強建筑的生態效益。
3.2新能源的開發和利用
在建筑設計的生態化研究中,新能源的開發和利用一直是我們追求的方向。面對著化石能源的大量利用,很快就會面臨能源不足的問題。要充分利用太陽能、地熱能等新興能源,加強其他能源的開發,共同解決能源不足的問題。太陽能無污染,而且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受到了建筑行業的大力支持,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應用。在地熱資源豐富地區,可以充分應用在采暖系統中,從而有效地降低煤炭能源的消耗及對環境污染的影響。
4結語
建筑行業是國民經濟中的支柱產業,也是高耗能產業,鑒于這一實際情況,建筑行業要走節能環保路線,將新型能源、現代化的技術手段等有效運用到建筑行業,以增強建筑生態設計技術水平。設計人員要明確生態建筑設計的重要性,學習和借鑒先進研究成果,完善生態建筑設計應用方式,推動我國建筑行業發展。
參考文獻:
[1]蔣海軍.生態建筑觀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探析[J].建筑學報,2017(13):147~149.
[2]王順.試論生態建筑觀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J].大科技,2015(16):173~175.
[3]周立.建筑設計中的生態建筑設計應用[J].城市建筑,2016(21):106~108.
(作者單位:廣東博意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沈陽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