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云峰 范經良
摘 要:林業生態工程建設能夠有效地保持水土、涵養水源,特別是北方地區風沙問題十分嚴峻,該類工程能夠有效緩解該現象,并維護生態平衡,降低災害發生的數量及規模,為人們的正常生活提供良好的自然環境。我國的林業生態工程建設經歷了一段時間,取得的一定的成績,但是也存在某些問題,亟待解決。本文簡單分析了林業生態工程建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幾點對策,包括合理進行總體規劃、建立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機制、強化配套工程建設等,為從事林業生態工程建設的人員提供一定的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林業生態建設工程;存在問題;相應對策
1 引言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可持續發展戰略成為了順應社會發展潮流的必然選擇,而我國的環境和能源的危機已經不容小覷,要想更好的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生態建設也就成為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近年來林業工程在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推動下逐漸涌現,但是我國目前的林業工程建設中對環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壞,那么如何進行生態林業建設就成為了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然而我國的生態林業發展還處于探索階段,沒有成熟的經驗和先進的技術,這就要求我們在自我發展和探索的同時,借鑒國外的先進技術,學習國外的豐富經驗,然后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融入更多的時代思想,從而對生態林業工程進一步的完善和發展,在促進林業發展的同時促進生態經濟建設。
2 城市生態環境的特點
(1)人們對建設生態城市在認識上還存在著一定的偏差,往往只停留在單純的綠化、美化上,而忽視了生態城市建設的整體功能和綜合效益。
(2)城市生態環境建設缺少統一的長遠的規劃,往往只是建筑物先行,環境建設滯后,在環境建設上往往受人的主觀意識支配,隨機性、盲目性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影響了城鎮生態環境的建設。
(3)城市生態環境建設起步晚,發展慢,綠化美化效果不大,尤其是受特殊的地理環境限制,可供綠化,美化的植物資源十分有限,影響了城鎮生態環境的建設。
(4)城市生態環境質量較差,盡管隨著城鎮建設速度的加快,市容市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城市生態環境滯后的問題都顯得尤為突出。夏季氣溫高,城市內氣溫要比林內氣溫高出10℃左右,熱島現象十分突出??晒┤藗冃蓍e、游覽的綠地、街心公園、廣場、游園極少。冬季色調單一,缺少綠色,對人們的身心健康產生一定的影響。
3 建設生態城市的必要性
3.1 建設生態城市是建設現代化城市的需要
城市是一個特殊的生態系統。它是以人為主體并與周圍的其它生物之間建立相互聯系的復雜系統。它一方面受到自然環境的制約,同時又受到社會環境的制約。城市中的能流、物流、信息流和人流的水平與發展速度都要高于其周緣地區;并隨著它經濟效率的提高,城鎮生態系統中的自然組成部分的自動調節能力日益薄弱,于是城市化的生態問題也逐漸突出。城市生態系統的特殊性主要表現為它不是一個自我循環的“自給自足”體系,而必須依靠系統外的其它生態系統來調節、供應和補充,人為的輸入,滿足以人為主體的生態系統的需要;同時,又把大量的廢棄物、污染物轉嫁給周圍甚至更大范圍內的其它生態系統。這就是城市建設中搞好森林生態經濟系統工程的必要性和緊迫性?,F代化的城市建設,正在突破原來的老框框。以森林為中心的綠地生態系統的建設,已成為現代化城市建設的主要標志。從近幾年一些城市發展的林種來看,城市森林生態系統,不僅具有防護效能,而且還有重要的生產功能,如有的城市森林或人行道本身就是果樹和經濟林木,一些草木花卉植物增添了新的內容,使城市生態系統發生了新的變化。把城市中的森林生態系統建設成多功能、多效益的系統,對建設新型的現代化城鎮具有重大意義。
3.2 建設生態城市是實現城市林業三大效益的需要
(1)生態效益。建設生態城市,林業是主體,具有凈化大氣、產生氧氣、保持生物多樣性、保健游憩等多種生態功能。城市化是經濟發展和技術進步的必然產物,目前,我國城市人口占19%,但發展很快,近10年城市環境日益惡化已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我國城市每年向大氣排放污染物4300噸,城市污染嚴重超標,許多城市土壤中鉛、砷、鎘等含量過高,污水、噪聲、煙塵等污染嚴重。城市林業是城市生態系統的核心部分,建設生態城市首先要抓住城市林業的建設,城市林業廣泛參與城市生態系統的物質、能量的高效利用和社會、自然的協調發展。
(2)經濟效益。完善的城市防護林體系,可使糧食、疏菜增產10%~15%,降低能源消耗10%-15%,城市林業在獲得生態效益的同時,又可獲得大量的林副產品、果品、藥材等。
(3)社會效益。城市園林綠化在美化市容方面起著主導作用。優美的自然環境給人以美的享受,在城鎮建設上,應有當地風格,在綠化美化方面,要形成自己的特點。前幾年,城市綠化盲目的引入外地的樹種,成活率極低,結果不但勞民傷財,而且影響了綠化的效果。近兩年,綠化樹種改為當地的云杉等樹種,冬夏長青,成活率較高,綠化效果很好,形成了獨特的高寒地區城市景觀,給外地游客留下難以忘懷的自然美,也給當地人們生活增加了無限情趣,從而使人們產生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情感。在居民小區綠化樹種的選擇上,如果栽植一些山丁子、稠李子等,春、夏、秋三季的景象會更加美麗鮮明。
4 建設生態城市的發展方向
4.1系統化
建設城市林業生態系統,必須強調系統的作用。首先把城市林業做為改善環境、美化城市的行業和重要景觀資源納入城市生態系統建設中去,通過規劃、建設和管理,發揮其對城市生態系統的調控作用;其次,從分析物質能源消耗和人口流動入手,跟蹤污染源,分析環境變遷的因素,針對自然條件、經濟及社會活動的需要,將防治污染,減少噪音、調節氣候、防風固砂,涵養水源、美化城市、建設風景游覽區等統一納入城市規劃中,并按需要統一安排行道樹、林種、景區、景點、綠地、單位綠化、水域等,注意與環境協調,一林多用、一景多用、一地多用,合理建設規模、質量、將城市林業中各地區的綠地建成一個相互聯系、相互補充、相互呼應的生物生態系統。
4.2因地制宜,形成特色
在保證城市生態環境,美化城市的前提下,根據不同的自然條件、社會環境、規模、產業結構和發展方向,建設不同的綠化類型,形成一市一鎮一個特色,風格多樣的綠化格局。
4.3 制定相關城市林業法規
保證城市林業生態系統高效運轉和發展。逐步將城市林業生態系統的建設規模、分布、質量和功能,以及管護經營的主要措施等納入法制的范疇。
5 結束語
林業生態工程建設是一項系統的工程,對我國的環境建設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我國的林業生態工程建設經過長時間發展,繼承了傳統的在栽培技術,逐步形成了一門新型工程。其不僅需要在樹木方面來實現水土保持,也需要重視生物措施。本文僅從一般的角度分析了林業生態工程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并簡單提出了幾點意見,在實踐中還需要建設人員根據當地的氣候、自然環境、經濟條件等,綜合把握,探索出與實際情況相適應的改進措施,將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要素相結合,促進林業生態建設的發展,帶來更好的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 趙繼明.林業生態工程監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甘肅林業科技,2013(1).
[2] 紀程.論我國林業生態工程的現狀與發展趨勢[J].中國農資,20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