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世彬
摘 要:農村公路建設在農村經濟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要想不斷的改善農村的生產生活條件,改善農村經濟面貌就要保障農村公路工程質量,不斷加強公路施工質量監督管理,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當前農村公路工程質量存在的主要問題,對加強農村公路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的重要性及其策略進行了論述分析。
關鍵詞:農村公路工程;質量;問題;監督管理;重要性;策略
1 前言
近年來隨著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得農村公路工程建設不斷增多,縮小了農村與城市的距離。為了保障農村公路工程質量,必須在農村公路工程建設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進行質量的監督工作。
2 當前農村公路工程質量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
農村公路工程與國、省道相比,存在道路等級一般都較低、總量里程長、工程量小、投資少、參與建設的施工和監理單位規模小、技術力量相對薄弱等問題。結合筆者實踐工作經驗,認為當前農村公路工程質量主要存在以下問題:(1)設計單位是掛靠單位,導致設計文件的設計質量不高,加之建設項目配套資金不足,導致施工單位沒能按設計文件批復施工(如設計路面結構層有三層,最后卻只做面層),更甚者有邊施工邊修改設計的現象。(2)由于建設市場主體行為規范化的局限性,實際進場人員與投標人員不對應,對這種張冠李戴的現象,建設單位沒有做好人員變更的審批工作。(3)為搶項目趕計劃,建設單位報監報建不及時或故意拖延不報。絕大部分農村公路“先上車后補票”,工程項目已開工或工程已完工,而報監手續卻一直未辦理。(4)部分項目管理制度、質保體系不健全,執行性、針對性、有效性差,實際情況與管理要求相差甚遠。(5)管理不夠科學,工期安排不合理,無詳細的施工組織計劃、進度計劃,盲目施工。(6)質量、責任、合同和誠信意識不高。對監理指令、上級文件等不認真執行和反饋。一些質量問題反復發生,除技術原因外,很大程度上與參建單位和管理人員對待問題的態度以及管理策略有關。(7)施工精細化程度差,施工工藝粗放。大部分項目施工工藝不規范、不精細,質量通病治理不徹底,如涵(墻)背回填施工不規范,鋼筋加工與安裝質量控制不嚴,原材料存放保管不得當,路面施工不放線,各結構層標高等指標控制較差等。(8)各參建單位工作協調性不足。有些項目缺少溝通交流導致不必要的誤會,給承包人或監理人、業主造成了不必要的損失。(9)安全意識、門面意識不強。有些項目不舍得花錢投入安全防護策略的配置,沿線、沿邊、沿口等危險部位缺少規范化的標志牌、標語幅等。(10)項目技術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對有關的技術標準、規范規程不熟悉,沒有起到很好的技術把控作用。
3 加強農村公路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的重要性
農村公路是公益性最強的公共基礎設施,在拉動城鄉經濟,改善農村環境條件中有不可磨滅的功勞。“要想富,先修路”、“公路通,百業興”等諺語已能集中體現公路在廣大農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建設好農村公路,不僅要有專業的施工隊伍,還要有一支專業的質量監督管理隊伍。如何把好工程質量關是基層農村公路工程質量監督管理人員的重要工作。新農村建設及城鎮化建設的快速推進,使得農村公路建設事業的發展和建設規模的不斷擴大,現有質量監督模式也顯現出一些與農村公路發展水平不相適應的現象。因此在新形勢下,如何實現對農村公路工程質量有效的監管,切實保證農村公路工程質量,提高農村公路工程建設水平,是目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4 加強農村公路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的策略
4.1 明確農村公路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的思路
各參建單位要齊抓共管、齊心協力從項目立項到竣工驗收全過程把關監控,特別是質監機構應以人為本,不斷加強質監隊伍建設,多招些有工程建設經驗的技術人員,完善監督程序,履行監督職能,強化監督手段,加強監督、管理、指導,層層落實責任制,把好農村公路工程質量關。總的來說,農村公路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工作就是監督項目質量管理行為、施工工藝、工程實體質量這三個方面。
4.2 嚴格農村公路工程施工過程中的質量監督管理
主要依據《公路工程質量監督規定》、《公路工程竣(交)工驗收辦法實施細則》(交公路發〔2010〕65號)等相關法律、法規、規章、技術規范、設計文件、合同文件等規定對農村公路工程的建設實施質量監督管理。主要對關鍵工序及中間交工質量實施監督檢查,每個項目每兩個月監督檢查頻率應不少于一次。(1)工程開工前。及時掌握工程建設計劃,督促相關建設單位及時報監報建。認真審核《公路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申請書》和有關文件、資料,并到現場進行核實,確定質量監督管理人員,向建設單位和有關單位印發工程質量監督管理計劃,同時檢查施工、監理單位是否按要求建立合格的工地試驗室。(2)工程施工階段。監督建設單位是否建立了與項目建設相適應的由專業人員組成的管理機構,是否建立健全了質量保證體系及其運作情況,與監理、施工單位合同執行情況,與監理的職責區分情況。審查勘察、設計單位資質等級所許可的范圍與其承攬工程是否相符,監督其在工程建設中是否按規定履行職責。(3)對監理單位及人員的監督。單位資質證書或資信登記與該項目的要求是否相符。到位人員與投標書是否相符,人員資歷與崗位要求是否相符。質量控制體系是否完善,執行是否到位,監理人員是否嚴格執行有關標準和規范,對施工現場質量能否控制。監理試驗室是否按要求建立和運作,人員、設備是否與要求相符,試驗、檢測程序和資料是否符合規定,其結論能否正確指導現場施工,抽樣試驗頻率是否滿足要求。監理單位、監理人員的職業道德是否符合要求,有無違反規定介紹施工隊伍和推銷材料的現象,有無與施工單位共同弄虛作假、欺騙業主的行為,有無以權謀私、故意刁難施工單位的權錢交易現象。監理人員的工作紀律和服務態度是否符合要求,現場監理能否堅守崗位,旁站人員能否堅持過程旁站,有無因監理人員工作遲緩影響施工進度。(4)對施工單位的監督。有無違法分包,合法分包隊伍的資質能力與項目要求是否符合,有無以包代管的現象。到位的主要技術骨干與投標書是否符合監督質量保證體系的建立與運作情況,工地試驗室的建立與運作情況。對工程實體進行質量缺陷抽查或隨機抽查。如視工程進展情況抽查路基、路面、橋梁、涵洞、隧道、交安工程等。在監督檢查過程中,發現問題視情節輕重按有關規定進行處罰。
4.3 強化農村公路工程交(竣)工的驗收
由質監站按有關規定和要求進行項目(合同段)交(竣)工前的質量檢測或建設單位委托具備相應資質的檢測單位承擔檢測工作(建設單位應將具備相應資質的檢測單位有關材料報請質監站審查通過,并在監督工程師的現場監督下進行檢測),最后對項目(合同段)進行客觀、公正的質量評價。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農村建設及城鎮化建設的快速推進,使得農村公路建設事業的發展和建設規模的不斷擴大,現有質量監督模式也顯現出一些與農村公路發展水平不相適應的現象。因此在新形勢下,必須加強對農村公路工程質量進行有監管,切實保證農村公路工程質量,提高農村公路工程建設水平。
參考文獻:
[1] 張文艷.公路工程質量監督探討[J].西部交通科技,2013.
[2] 劉光明.加強農村公路工程質量監督[J].交通世界,2015.
[3] 邵薇等.農村公路工程質量監督工作探討[J].建材與裝飾,2016.
[4] 涂明德.關于農村公路工程質量監督工作的分析[J].低碳世界,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