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靜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師生互動的方式將老師與學生聯系得更加緊密了,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們不單單只是聽老師講,他們主要參與其中積極思考、不斷提問,教師通過學生的表現情況也能實時調整教學內容,大大提高了教學質量,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不但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而且增加了學習興趣。總之,師生互動的教學方式使得教學課堂更加生動,活躍了課堂氛圍,充分發揮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作用的同時,增強了教師的教學輔助作用,優化了課堂結構,進而培養了學生樂于學習的良好習慣。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的有效應用
開展溝通交流,促進師生關系。師生互動的教學方式旨在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作為引導學生學習的引導者,除了做好教學工作之外對于學生的心理及情感狀態也要倍加關注。因為無論在是在生活中還是學習中,以良好的思想或者情感狀態面對事情時會變得事半功倍。教師應該經常與學生開展溝通交流,消除學生一直以來對老師的恐懼心理,將平和近人的態度在與師生面對面交談中表現出來,建立良好的師生友誼。作為教師,首先應該將心放平,同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無關乎學生的家庭背景、學習成績以及性格原因,不要存在對誰偏愛的問題,將以無私的愛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溫暖,對老師的喜愛就會喜歡聽老師的話,從而對其進行諄諄教導,增加學習的興趣。然后,教師應該去近距離的傾聽學生的想法,與學生溝通交流的時候認真傾聽學生內心的想法,了解學生學習或者生活中的問題,積極引導學生去紓解內心焦慮,一且走進學生們的內心,學生便將教師當做朋友一樣對待,會努力學習,主動積極地學習,從而產生強烈的學習興趣,提高樂學效率。
二、小學語文教學展開師生互動的有效措施
1.教師互動意識增強,積極開展師生互動。小學語文教學的師生互動從根本上來說,還是要教師自身提高警覺性,認識到自身的不足,跟進時代的步伐,樹立正確的互動意識,積極主動地與學生開展師生互動。小學生學習更多的是被動接受學習,那么教師在師生互動中就必須起主導作用。在展開教學前,教師先準備好詳細的教學方案,選擇適當的互動方式,來引導學生的思考與互動。
2.整合教學資源,根據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方式。小學語文學習的教學內容比較豐富,教師不能“以不變應萬變”,而要“當變則變”。根據教學內容來選擇教學方式,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一些故事性較強的課文,教師就可以設置舞臺劇的模式,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來扮演故事中的各種角色,從而了解課文中人物的性格特點,引發深入思考。加之現代科學技術發展迅速,很多學校都配備了齊全的多媒體設備,以這些教學資源為輔助,能讓教師的師生互動取得卓越的成效。
3.找準互動時機,增強溝通效果。小學生的思維跳躍比較大,思維長期處于散漫狀態,集中時間短,那么教師就要善于把握時機來開展互動。先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在與學生展開教學互動,能更好地發揮課堂互動的功效。在互動教學的過程里,語言溝通是最主要的互動方式,通過語言引導和課堂提問的方式,來提高教學效率,增強學生對知知識的吸收能力,這樣,學生的學習才更有效。
三、小學語文教學師生互動的必要性和意義
1.小學語文教學師生互動的必要性。語文本身就是門工具性的學科,讓學生掌握語法結構,學會語言表達,進一步領悟到語言的情感內涵,是小學語文教師的職責。小學生學習的語文課文雖然篇幅短,內容簡單,但是其形式多樣包羅萬象。通過師生互動的方式來將課文中的具體內容和一些基本的情感傳授給學生們,不但能讓學生掌握書本知識,還能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自主學習。小學教學,最核心的人際關系就是師生關系,小學生在學校學習的時間,占了小學階段的大部分時間,良好的師生互動,是對小學生人際關系的肯定,培養了學生的溝通能力,同時也影響了學生未來的學習方法和行為處事方式。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開展良好的師生互動式非常有必要的。
2.小學語文教學師生互動對教師的意義。事物均有雙面性,互動教學也是如此,雖然在小學階段,教師幾乎負上了互動教學的全部責任,但互動教學對教師的積極影響也是不可小覷。教師在摒棄陳舊的教育觀念樹立新的教育理念時,就是自身的“小革命”,在這場“小革命”中,教師的教學方法得到了更新,通過與學生的互動教學過程,教師的專業教學水平也會得到提高,教師本身的溝通能力也會附帶得到提升,更是一舉多得。
四、結語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有效互動,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創設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信箱思維與發散思維的發展,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互助教學中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有效互動,目的主要在于促進教師教育學生的緊密地結合,促進教學效果與學習效果的雙贏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