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爽
摘 要:深度學習是指在教師引領下,學生圍繞具有挑戰性的學習主題,全身心積極參與、體驗成功、獲得發展的有意義的學習過程。基于這樣的理念精神,我們在課堂上進行了深度學習課改項目的初步實踐,充分發揮現代教學的優勢,從注重創設有效情境,激發學生深度學習的欲望;注重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提供學生深度學習的機會;注重合作交流,培養學生深度學習的能力幾方面進行闡述。
關鍵詞:如何開展;小學生;數學;深度學習
1數學深度學習需要建立良好的課堂文化
課堂文化形成取決于教師的教育智慧和對學生的關愛程度,良好的課堂文化有助于身處其中的學生積極、和諧、放松、自信地學習。小學生數學深度學習是新課程改革后數學學習方式的一次有意義變革,其根本是教師成為學生學習思考的助力者,這就要求教師轉變教學方式,扭轉課堂角色定位,將學生的求知愿望和求知能力放在首位,相信學生、激勵學生、陪伴學生走向探究、交流、展示的學習平臺。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明確提出:“人類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安全需求層次較低,是人們普遍需要的需求,只有達到安全需求,才能向更高層次需求邁進。再看數學學習活動多數具有挑戰性,小學生不會在沒有安全感的環境下積極地投入學習開展有價值的探索活動,也無法實現交流學習、客觀表達、創新發展等學習行動,更談不上諸多學科思想的積累和學習品質的積淀。因此為學生搭建溫馨、民主、安全的課堂文化是深度學習的前提。教師可以通過美化教室環境,增添綠色植物、布置展示墻面等方式柔化學習氛圍;通過建立課堂內平等、親切的師生關系拉近人與人的心理距離,讓學習活動成為全體參與、分段達標的愉悅體驗、獲得學習有價值數學的深刻感悟;通過凸顯學校文化,形成核心進步力量,構建學習過程中的團隊文化、質疑文化、獎評文化等,讓學生處于集體與個體之間,用自己的小進步贏得團隊的大發展。
2注重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提供學生深度學習的機會
新課程倡導的一個重要理念是讓學生通過親身經歷和體驗去獲取知識,注重知識形成的過程,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去經歷數學、發現數學、理解數學、體驗數學。也就是說,在數學教學中不僅要講數學知識,還要讓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例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時,課前我讓每個學生都準備一個平行四邊形的學具,在課堂上以小組為單位,每個成員量出自己學具的底和高,并把數據記錄在本子上,然后借助教學媒體的演示引導學生通過剪拼,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再量出這個長方形的長和寬,并計算出它的面積。然后學生觀察討論:說出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有什么關系?學生通過思考交流,發現平行四邊形的底與長方形的長相等,平行四邊形的高與長方形的寬相等,從而得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這樣學生通過動手實踐參與了知識的形成過程,獲取了新知,給學生提供了深度學習的機會,同時也體驗到成功的樂趣。
3注重合作交流,培養學生深度學習的能力
新課程標準倡導合作性學習,培養學生善于與人合作、與人交流的學習習慣。合作交流是多向性的群體交流,是師生、生生之間的一種平等、民主、有序的交流,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創造機會,促使學生在合作中獲取知識。如在教學“條形統計圖”中收集信息資料的過程,讓學生調查男女生的人數,調查興趣小組的人數等,指導學生采用合作的方式收集。再讓學生根據收集到的數據制成條形統計圖。然后反饋交流,還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制作提出問題,看統計圖考考自己組內的同學。這樣的過程鼓勵了學生在合作交流的學習中產生思維碰撞,并將思維引向深入,從而達到促使學生深度學習的效果。
4數學深度學習還要立足學科綜合實踐活動
隨著全面深化課程改革工作的漸進發展,小學數學實踐活動由“綜合與實踐”領域拓展到不少于10%課時量的學科綜合實踐活動,這一變化改變了原來“綜合與實踐”課時少,內容不連貫的弊端,更加突出對小學生數學應用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因此數學深度學習要立足學科綜合實踐活動。人教版義務教育小學數學教材(修訂后)共有20次“綜合與實踐”。按照學生開展活動時的學習方式分五種類型,即:數學游戲類、操作體驗類、調查分析類、設計方案類、實驗研究類。這五類“綜合與實踐”教材中有明確的學習內容和活動情境,教師可以依據教材有的放矢地進行實踐活動,重點是注重活動過程的全員參與、活動感受的真實表達、活動材料的準備收集、活動方案的設計調整、活動成果的展示提煉。此外,數學教師還可以根據季節變化、特殊節日、社區尋訪、競賽活動、單元學習主題等一系列與學生生活實際密切相關的內容開展主題實踐活動,如“探尋秋天”可以運用統計知識記錄氣溫變化,了解本地區秋季的平均溫度;“我愛祖國”則利用比例尺知識繪制國旗、區域地圖并標注曾經游歷的地方;通過“設計小區停車位”“1分鐘跳繩記錄”“神奇的數字”等,引領學生走進數學探尋之旅,在猜想與驗證、構建與認知、應用與創新中感受數學的價值和獨特魅力,讓學生們喜愛數學、熱愛數學。
5結語
總之,深度學習是一種基于建構主義的科學的學習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繼續加強深度教學,創設特色的課堂結構,我相信,把這種方式應用于課堂教學必然帶來的是學習能力的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而且這種學習是自我導向的終身學習,掌握深度學習的方式,終身受益,從而切實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
參考文獻
[1]胡航.技術促進小學數學深度學習的實證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7.
[2]鄒虹.基于核心素養發展的深度學習——以小學數學學習為例[J].華夏教師,2017(1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