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素俠
2016年8月27日,我遠離故土,來到了萬里之外的新疆和田地區皮山縣職業技術學校,開始我為期一年的援疆支教生涯。暗自想:我要盡快地融入其中,真正地成為皮山職中的一員,成為一名合格的支教老師,成為孩子們值得信任的老師與朋友。
一、興奮與忐忑的等待
與每一屆新生的初見,作為老師與班主任的我都會有小小的興奮與期盼,希望了解他們的同時也給他們留下美好的印象,因此也會刻意地做些準備。今年,作為援疆教師出現在維族的孩子們面前,將會是一種怎樣別致的體驗?我應該作哪些準備?我由入疆以來好奇、興奮逐漸轉為忐忑:他們能聽懂漢語嗎?維族同學關系好處嗎?有怎樣的文化差異與忌諱?他們能接受我嗎?
我上網查詢了關于“新疆教育”、“維族”、“穆斯林”“皮山”等相關的詞條,向助理班主任圖爾蓀.古麗老師——是一位美麗善良的維族姑娘,也是我的幫扶對象之一——“打探”了一些諸如“學校管理”“教學要求”“學生特點”“習慣禁忌”等的信息,心情才稍稍安定了些。
二、精心選配的一套服裝成為我初見學生的一張名片
“古爾邦”節后的9月10日教師節,是援疆教師與同學們正式見面的第一天。從援疆人員駐地到皮山職業技術學校的專車上午9∶30出發,我從6點起床后就一直反復試穿著帶來的幾套不同的衣裙,最后選定了一件大擺花色連衣裙,這款連衣裙即適合我的年齡與膚色;款式又時尚、大方;穿著又顯得青春靚麗;同時花紋中又可以提煉出民族服裝喜歡的元素。
走入班級的一瞬間,同學們好奇而又欣賞的目光就被定格到了我的衣著上。一位膽子大些的女生用漢語說:“真漂亮!”!我連忙給了同學們一個會心的微笑。接著,我介紹起我今天這身衣著來。從服裝上的漢族服裝特征,到衣領與袖飾上融合的少數民族服飾元素,從色彩搭配到結構造型,從文化內涵到工藝之美。我侃侃而談,同學們也都聽得非常入神。我想,我的第一節專業動員課應當是成功了,希望同學們從此愛上自己的專業。
三、與“理想”合個影
有了良好的開場之后,接下來的自我介紹環節就自然而流暢了。在我個人的自我介紹之后,我就請每一位學生依次走上講臺,簡介一下個人與家庭,說說自己的興趣愛好,并在黑板上鄭重地寫下自己的姓名和理想。我給每一位學生拍了一張以自己的理想為背景的照片。
我清晰的記得來自偏遠農村的“阿爾祖古麗”同學走向講臺時的緩慢而猶豫的步履,自我介紹時的贏弱得幾乎聽不到的聲音,手拿粉筆準備書寫理想時的遲疑,但是,我觀察到,當她開始了第一筆之后,書寫的動作就變得流暢而堅定了起來:“我要設計出和老師身上一樣漂亮的衣服”。也許來自落后鄉村的她還不知道“服裝設計師”這個名詞,但是我能感受到她強烈而美好的愿望。
四、頒發“小助手”胸牌
2016服裝雙語(1)班,是我援疆一年所要面對管理的班級,同時我也帶她們服裝工藝課程。全班共有46名孩子,全部是維吾爾族。學生來自教育基礎不同的初中學校,來自偏遠山村學校的孩子只能聽懂簡單的漢語詞匯,溝通很困難;部分學生有一定的漢語基礎,可以聽懂普通話,但自己說不好;能順利聽懂漢語并能和老師對話交流的學生只有3位。
今天的師生交流常常要圖爾蓀.古麗老師從中搭橋傳遞信息,我非常感謝,但是總不能一直如此,這樣不利于我與同學們建立親近的關系,不利于了解學生的心理訴求,難以掌握一手資料。于是,我提前制作了“小助手”胸牌,“小助手”負責部分教學術語的翻譯,輔助師生交流。“小助手”由漢語水平較好而又熱情大方的同學擔任。“小助手”的選拔由學生自主申請同學們民主選出,采取輪流制,每周更換一次。獲得“小助手”授牌的同學會產生榮譽感,激發學習熱情,培養交流與協調能力。同時通過“小助手”的輪替活動,讓更多的同學有近距離接觸老師的機會,便于建立師生感情,利于班級管理。
五、最難忘的教師節
按照學校安排,下午各班自行安排慶祝“教師節”活動。今天是我教育生涯中的第25個教師節,也是最特殊最有意義和最有期待的教師節:援疆支教中與維族孩子們一起度過的第一個工作日。
校園內熱烈奔放的維族歌曲,教學樓上的節日條幅與道路兩旁的五色氣球,師生們艷麗奪目的民族服裝……好一派濃烈的節日氣氛,這是內地所沒有的。
伴著下午第一節課的鈴聲,我的腳步踏入了教室。只見全體同學迅速起立并面向我高聲齊唱一首我根本聽不懂的維族歌曲,不,我明白了,從他們雙手歡快的節拍、一張張稚氣的笑臉、一雙雙寫滿祝福的眼神。這一定是助理班主任圖爾蓀.古麗老師與同學們共同的安排的。我心情激動,眼睛有些濕潤。環顧了一下教室,墻壁上掛滿了彩帶,黑板上維漢雙語書寫著“教師節快樂!”的字樣,圍成了一圈的桌面上擺滿了蘋果、葡萄、哈密瓜、西瓜、瓜子……我向著全班同學與維族老師們深深地鞠了一躬,給了圖爾蓀.古麗老師一個深情的擁抱。
接下來,同學們輪流表演節目,有獨唱、舞蹈、故事,歡聲笑語充滿著整個教室,傳出窗外,飛出校園……受同學們的熱情感染,我唱了一首《愛我中華》。同學們用力打著節拍,唱到第二段時,部分同學站了出來同我一起合唱。“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雖然不止一次的唱過這首歌,但是,今天我唱得最有感覺。
熱烈的舞曲響起來了!老師們邁著優雅的舞步來到了教室中央,和著熱烈奔放的樂曲,跳起舞來!學生頓時也動起來,我也情不自禁地加入到他們的行列中,三步一抬,手挽花,動脖子……大家盡情地笑啊,跳啊,不由自主地形成了一個大圓圈,有人到大圓圈里跳起舞來啦!于是,氣氛更加熱烈,周圍的人拍著手打著節奏。不知是誰把我拉到了中心,我飛快地轉起圈來,表達著我內心從未體驗過的快樂!真是“人在異鄉非異客,民族團結一家親”啊!
第一個支教工作日,充實而又快樂,特殊而又難忘!相信正是這一美好的開端奠定了我一年的援疆支教工作順利而圓滿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