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海彥
[摘要]如何在小學音樂課堂中實施高效的教學,一直是教師們的教學目標。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輕松、和諧的學習氣氛,強調學生應是教學活動的中心,課堂教學既有“教”的活動,也有“學”的活動。除了在課堂上的音樂教學實踐外,教師還應該不斷豐富和增加自己的專業音樂知識和技能,不斷完善自身的教學能力。要從教學實踐出發,構建學習情境,保障教學效率;同時搞好課堂互動,提高主體意識;引入教學游戲,做好模仿訓練;做好實踐活動,完善教學內容。
[關鍵字]小學音樂;高效課堂;打造策略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如何打造一個高效的課堂一直是教師們共同追求的目標。高效課堂的打造不僅有助于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還有助于發展學生的藝術細胞,提升小學音樂教學質量。以下是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和經驗的一些粗淺的看法,希望和大家共同學習進步。
一、構建學習情境,保障教學效率
合理的教學情境是教師開啟有效教學之路的金鑰匙。對于小學生來講,他們學習知識的途徑不能過于抽象,這個階段的學生抽象思維還沒發育完全,在音樂課堂上教師要注意這一問題。因此,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必須設置和教學內容相符合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學習情境中去感受音樂的魅力,最終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欲望和動力。多媒體技術能夠將聲音、圖像、文本、動畫等融合在一起,將抽象的東西變成具體的。教師可以創設一個良好的多媒體音樂教學環境,為學生創造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和良好、生動的課堂學習氛圍,幫助學生提高想象力、表現力和創造力。
如在教學《江南好》這首歌曲時,我是這樣為學生設計情境的:我借助多媒體為學生展示江南的一幅幅美麗畫卷,還讓學生欣賞一個二分鐘左右的介紹“江南水鄉”到“魚米之鄉”的小視頻,當學生看到視頻和圖畫時必定想去游玩,以此激發學生對江南的興趣。然后,我再帶學生一起進行《江南好》這首歌的學習。構建這樣的教學情境不僅激發了學生對學習音樂的興趣,還能使學生帶著感情投入到音樂的學習中來,當學生愛上音樂后才能學好音樂,那樣才能打造一個和諧、高效的音樂課堂,才能切實提高音樂的教學效果。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不僅可以改變傳統的音樂教學模式的不足,大大活躍音樂課堂的氣氛,提高音樂課堂的教學質量,激發和培養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搞好課堂互動,提高主體意識
小學音樂不同于其它學科,其它學科的知識可能大多數是靠教師的傳授完成的,但音樂課堂應該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在音樂教學中,慢慢接觸音樂知識,感受音樂的魅力。為了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教師在音樂課堂上就要和學生搞好互動,在互動中教師是音樂教學的點撥者、啟發者,而不是完全的知識傳授者。因此,要想做好課堂互動,教師就要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教師還應該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可以采取提問題,隨機點名讓小學生回答問題的方式,加強學生的注意力。如果是一些比較簡單的或者容易的音樂,在講完這節課的歌詞之后,教師可以根據學生自己的情況讓他們個體進行演唱或者領唱。
如在教學《蝸牛與黃鸝鳥》這一節時,我沒有一上課就教學生唱這首歌,而是先讓學生自己去探索歌詞和節奏的奧秘。我為學生出示了一個簡單的問題,請你先把歌詞“(啊)門(啊)前一棵葡萄樹”這一句按節奏朗讀。教學生學習音樂最重要的是讓學生識譜,在本節課以前我已經教給學生識譜的知識,這一節就是為了讓學生自己動腦學習音樂知識。當問題出示以后,我再和學生討論這一內容。在教師和學生討論的過程中,學生不僅真正參與到學習中來了,還學習了真正的音樂知識,這樣的教學是有效的,也是高效的。
三、引入教學游戲,做好模仿訓練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先決條件,更是提高音樂課堂教學質量的根本。為此,小學音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積極創造條件,充分調動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帶動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之中,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作為小學音樂教師,需要根據大綱要求,以及學生特點精心準備教案,在課堂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提高音樂課堂教學質量和效果。愛玩、活潑、好動是小學生的天性,在小學音樂課堂中,教師要結合課本中的知識引入一些教學游戲,滿足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需求。在小學音樂教材中有很多教學內容和大自然有著直接的聯系,這樣的教學題材給教師提供了一個機會,因為親近自然的游戲是學生最向往的。為了做好教學游戲,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來完成,讓學生在游戲化的模仿訓練中提高自己的音樂鑒賞能力和審美能力。教師還可以根據小學音樂課本教材的內容,深入挖掘教材資源,編成學生喜聞樂見的游戲,保證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到其中,體會到音樂帶來的快樂。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參與到游戲的設計和制作過程中去,讓學生體會到思考的快樂和主體意識,培養學生主動思考,積極承擔責任意識。
如在教學《歡樂谷》這一章時,教學重點是讓學生關注生活中的動畫音樂,在音樂課堂的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借助小鈴、沙球、三角鐵等課堂中常見的音樂器材來模擬他們熟悉而喜愛的動畫音樂。當學生發現自己能模仿出各種音樂來都很快樂,因為這樣的音樂是由自己創作出來的,而不是被動地接受其他人的。有的學生創造的音樂比較奇怪,不時會引來其他同學的笑聲,當每個學生都感受到音樂的魅力以后,都紛紛加入進來了。教師順勢引導學生進行音樂創作大比賽,這樣,學生就能在輕松、愉快、和諧的游戲中鍛煉自己的音樂模仿和創造能力。
四、做好實踐活動,完善教學內容
所有的藝術創作都是來源于實踐的,音樂也不例外。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感受音樂的藝術特性,教師可帶領學生走進大自然。在萬物復蘇的時候去聽聽鳥鳴,在烈日炎炎的夏天去聽滾滾的雷聲,在碩果累累的秋天體驗農忙的聲音,就算到了冬天,也要讓學生欣賞白雪紛飛的聲音。學生只有關注生活,參與實踐才能體會到音樂創作者的心理,才能感受音樂無處不在的道理。
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體驗和感受生活,我在音樂課的第三節課為學生展示了《蟲兒飛》這一曲目。我先讓學生仔細聆聽,再讓學生談談自己對歌曲的理解,也許學生說不出來,但我們依然要引導學生試著感受、試著嘗試。當本次教學結束后,我再布置給學生一個作業,那就是搜集兩首或三首和實際生活或大自然相關的歌曲。這樣的搜集過程其實就是帶領學生從生活和自然中發現音樂的過程,學生就能從中感受到音樂的魅力與神奇,這樣的音樂教學課堂才是豐富的、靈動的、高效的。又如在講到《小雨沙沙》這一節課時,在學生學習完這一節課的歌詞后,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大雨和小雨分別是什么情形,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小組成員之間進行充分的討論之后,選定一個代表來回答。小組之間也可以進行比賽,看看哪個小組合作的比較好,學習的效率比較高,還可以準備一個樂器,讓學生根據這些樂器為歌曲演奏。最后,教師對各個小組的表現進行點評,再讓學生談談自己對音樂學習的感受,從而達到實踐探究的目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綜合發展。
總之,小學音樂課堂的教學形式應該是多種多樣,豐富多彩的。教師應該充分考慮到學生本身的能力和發展的潛力,構建良好的教學環境,根據學生的特點采用容易接受的音樂教學方式開展音樂教學,引入課堂游戲,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能夠更好地融入到音樂課堂中,感受音樂的魅力,完成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侯艷霞.談構建小學音樂高效課堂的方法[J].中國校外教育,2015,(17).
[2]王紅霞.談如何打造小學音樂高效課堂[J].音樂大觀,2013,(11).
[3]王春雷.小學音樂有效教學的策略研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36).
(責任編輯 史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