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產業集聚發展初步顯現,但仍存在市場資本活力不足、產業綜合服務配套有待增強、物流配套服務不完善、金融配套服務不完善和推動“雙創”作用偏弱等問題。培育跨境電商產業主體、打造特色產業集群發展、完善跨境電商生態鏈、大力推進跨境電商雙創和構建 “一帶一路”沿線網絡經濟體等有利于推進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產業集群發展。
[關鍵詞] 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產業集群
[中圖分類號]F71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283(2018)06-0071-04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in Chinas cross-border e-commerce comprehensive pilot area has shown initial development, but there is still lack of market capital vitality, the need for enhanced comprehensive industrial service support, imperfect logistics support services, imperfect financial support services, and weak “double creation” functions problem. Cultivating cross-border e-commerce industry main bodies, building characteristic industrial clusters, improving cross-border e-commerce eco-chains, vigorously promoting cross-border e-commerce and creating a network economy alongside “the Belt and Road” are conducive to promoting cross-border e-commerce comprehensive pilot area industrial cluster development.
Keywords: Cross-border Electrical Commerce;Comprehensive Testing Area;Industrial Clusters
[作者簡介]韋大宇(1978-),男,廣西南寧人,廣西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國際貿易學專業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國際貿易、國際電子商務。
[基金項目]廣西高校中青年教師基礎能力提升項目 “一帶一路背景下廣西開放經濟發展研究” (KY2016YB606) 和“‘一帶一路背景下廣西跨境電子商務存在問題與對策研究” ( 2017KY0963)。
2013—2016年,我國跨境電子商務交易規模由2.7萬億元增至6.7萬億元,年均增長超過30%,占進出口總額的比例逐年提升,跨境電子商務對外貿增長作用日益顯著。2015年3月,國務院批準設立中國(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明確支持杭州在跨境電子商務領域先行先試。2016年1月,國務院將繼續在天津等12個城市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向更大范圍推廣試點經驗。經過幾年建設,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產業集群得到了快速發展,跨境電子商務交易、服務、渠道和技術等要素集聚程度不斷提升,跨境電商產業集聚發展初步顯現。本文以我國設立的13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作為研究對象,考察試驗區內產業集群現狀,以及新常態下我國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的對外開放改革試點成效。
一、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產業集群發展現狀
(一)跨境電商(平臺)企業集聚逐漸顯現
目前,我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已集聚眾多跨境電商企業(平臺),如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不僅集聚了阿里巴巴、敦煌網、京東、網易考拉海購、順豐海淘、中國制造網、亞馬遜、Wish、eBay和谷歌等國內外龍頭跨境電商(平臺)企業,還匯集了近8000家從事跨境電子商務的外貿和制造企業大賣家。深圳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不僅涌現出一批如環球易購、華強沃光、走秀網、有棵樹、賽維和傲基等本土跨境電商優秀企業,還匯集了如聚美優品、華潤萬家等超過5000家的B2C企業和大賣家。天津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聚集了亞馬遜、京東、順豐優選等知名跨境電商企業以及威時沛運、億家人電子商務等一批兼具渠道和技術優勢的跨境電商平臺企業。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吸引聚美優品、京東、唯品會、小紅書等跨境電商企業入駐,初步形成跨境電商產業集群。合肥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已引進了阿里巴巴一達通、敦煌網、東方機械網、大龍網、順豐跨境電商運營中心等40多家跨境電商企業。青島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已有阿里巴巴、新華錦信貿環球平臺、日日順、格力電器等20余家電子商務企業入駐,其中僅新華錦信貿環球平臺就與8000多家中小微企業建立合作關系,累計拉動出口近10億美元。大連、成都、蘇州等其他幾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均逐步形成了跨境電商企業(平臺)為主體的跨境電商產業集群發展勢態。
(二)跨境電商綜合服務產業集聚逐步增強
杭州、廣州和上海等8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在建設“單一窗口”平臺過程中,將監管部門、跨境電商企業、金融機構以及物流企業等集群發展,有效匯聚生產、交易、支付、結算、通關、物流及評價等綜合信息,實現信息開發共享,互聯互通。據統計,截至2017年5月,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已有超過6600家跨境電商企業在“單一窗口”線上經營。天津、深圳等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也分別建立了綜合性信息平臺和綜合配套服務中心,為實現跨境電子商務產業集聚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平臺支撐。截至2016年底,深圳市跨境電商通關服務平臺共有696家企業開戶,其中跨境電商企業476家。包括“單一窗口”平臺在內的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臺有效集聚跨境電商產業關聯企業,實現信息產業集聚與共享,為跨境電商產業關聯企業提供優質服務,增強了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產業集群。
(三)跨境電商物流初步形成集群發展態勢
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普遍注重跨境電商物流配套服務,在服務跨境電子商務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跨境電商物流企業集群發展。如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通過與中外運共同打造 “物流橋”項目,匯集了200家航空公司和82家海運公司為跨境電商企業提供全天候的全球在線綜合物流服務。合肥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以快件、郵件作為主要物流支撐,吸引了多家國內外主要的航空快遞公司入駐,實現對美國等10個主要跨境出口國家和地區的國際郵件總包直封。寧波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依托國際深水良港寧波港形成的集疏運體系優勢和扎實的外貿產業基礎,大力發展跨境物流,逐步形成跨境電商大物流產業發展趨勢。2016年7月和2017年8月,阿里巴巴旗下的速賣通平臺和美國移動B2C跨境電商平臺Wish分別在大連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設立了郵政分倉,促進了大連郵政國際小包業務量迅猛增長。青島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采取跨境電商+物流通關+保稅倉儲+保稅展示銷售“四位一體”的運營模式,為跨境電商企業提供物流通關、分撥轉運和物流服務增值過程中實現了跨境物流企業的集聚發展。
(四)跨境電商金融服務業集聚發展
跨境電子商務產業發展需要大量能提供快捷資金清算、進出口融資、出口信用擔保等形式多樣的金融服務企業,才能實現跨境電子商務和金融一體化聯動。目前,我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通過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在不斷提高金融服務跨境電子商務產業能力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一批互聯網金融服務企業的集聚發展。如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通過在多個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區成立金融服務中心,集聚了支付寶、連連銀通、網易寶、貝付等許多國內具備跨境支付、結售匯牌照的互聯網金融企業。深圳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重點打造前海跨境電商金融服務中心,拓寬金融機構為跨境電商平臺企業及跨境電商外貿綜合服務企業提供融資渠道。目前,深圳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已匯集中國工商銀行 “跨境商貿通”、 江蘇銀行 “跨境E點通”、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跨境速貸”、 中國農業銀行商E付、平安銀行“跨境e金融”等創新跨境電商金融服務產品,為跨境電商企業提供低成本、多樣性和個性化金融服務。
(五)跨境電商創新創業初顯成效
我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肩負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重要使命。跨境電商具有創業門檻低、創業靈活便捷等優勢,在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相關部門的大力推進下,跨境電商創新創業已取得初步成效。如杭州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重點打造臨平創業城產業園和互聯網創業小鎮,通過完善跨境電商人才創業創新支持體系,匯聚大量創業創新型人才來杭州創業。2016年10月,未來科技城夢想小鎮互聯網眾創空間正式亮相以來,吸引北京36氪、深圳紫金港創客、上海蘇河匯及美國500Startups等創業孵化平臺落戶,集聚創業項目881個、創業人才近8400名。成都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規劃建設成為西部跨境電子商務創業天府,通過搭建菁蓉匯和創交會兩大平臺,推進創新創業引領區、創新創業集聚區和創新創業特色區建設,集聚各種創新創業資源要素,促進跨境電商創新創業。目前,菁蓉國際廣場、天府菁蓉中心、菁蓉小鎮、磨子橋創新創業街區、匯融創客廣場以及成都創客坊等匯集了眾多國內外知名眾創空間和企業入駐,創新創業資源集聚,創新創業主體活躍,汽配、家居、女鞋、服裝等傳統特色產業利用跨境電商平臺進行二次創業已取得良好成效。
二、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產業集群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政府導向型為主,市場資本活力不足
我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以政府導向型為主,政府扶持力度較大,更注重產業轉型升級與聚集發展,市場資本活力明顯不足。在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規劃建設方面,存在重視當期政績而忽視長遠規劃的情形,如大多數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更側重于產業園區的硬件建設,忽視相應的軟件與政策配套。在跨境電子商務園區建設過程中,存在只重視招商引資和項目引進而輕視園區本身的造血功能,如鄭州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對入駐企業最多給予500萬元扶持資金,缺乏市場資本注入導致園區活力不足。在培育跨境電商企業主體集聚和完整產業鏈配套方面,為了吸引更多跨境電商企業入駐,更多是給予資金獎,如蘇州、合肥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對企業獎勵分別多達600萬元和300萬元,但沒有形成系列配套政策,難以形成良好的跨境電商生態圈。
(二)產業綜合服務配套有待增強,產業鏈需進一步延伸
我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在產業集群發展過程中需要不斷增強產業綜合服務配套,才能形成良好的產業鏈和生態鏈。目前,我國在推進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建設過程中已逐步形成了以“單一窗口”平臺為主的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臺建設,初步實現為跨境電商產業關聯企業提供服務。但是,跨境電商是一項新興的外貿業務,如何更好地為跨境電商企業提供通關、物流、金融、退稅以及外匯等一體化配套服務,仍需進一步探討,相應的監管制度、風險防范體系以及管理體制仍需進一步完善,產業綜合服務配套有待增強。各地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區建設過程中,跨境電子商務產業相關配套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后,特別是在跨境電商產業鏈中的采購、代運營、推廣、攝影、創意以及人才培訓等產業還沒形成規模,無法形成完整的跨境電子商務產業生態系統,缺乏對跨境電商企業的吸引力和黏性,不利于跨境電商產業園區的產業集群發展。
(三)跨境物流發展不均衡,物流配套服務不完善
我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物流配套服務正處于不斷建設完善中,整體上還需要結合不同試驗區特點加強推進物流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建設。總體上,處于東部經濟發達地區的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由于經濟發達,物流基礎設施也相對比較完善,中西部地區的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建設與推進比較緩慢。如成都和重慶兩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由于受到跨境電商業務總量的影響,在物流基礎設施和國際大型物流企業入駐方面與東部地區存在較大的差距,相應的配套服務和功能還需進一步提高。整體上,我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在大型跨境電商的物流中心規劃和分布上不均衡,跨境電商倉儲和配送一體化服務功能不夠強,為跨境電商企業提供集成服務的第四方物流發展相對滯后。在國際物流貨運和跨境物流分撥配送保障方面,還缺少一批優質的大型國際物流貨代企業運作,跨境物流效率總體較低,不能滿足快速發展的跨境電商業務的需要。
(四)互聯網金融產品有待創新,金融服務配套仍需完善
目前,我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通過匯集更多金融機構和第三方支付機構,在為跨境電商企業提供收付匯、結售匯、征退稅方面已基本實現其功能。但是在保險、融資等互聯網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方面,由于受到外匯管理制度等政策和金融開放可能帶來的風險等制約,為跨境電商企業提供的資金清算和信用擔保以及供應鏈金融服務等方面業務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如目前跨境電商綜合服務企業貿易信貸流程比較復雜,效率不高,跨境電商企業難以及時獲得信貸資金拓展國際市場。在跨境電商外匯支付業務方面,目前我國第三方支付機構在跨境支付業務領域還比較窄,網上B2B貨物貿易支付單筆金額上限限制還比較死板,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跨境電商業務發展需求。
(五)推動“雙創”作用偏弱,創業創新政策體系不健全
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在規劃建設過程中,通過建設創業城產業園、創業小鎮等,為中小微企業和個人進行跨境電子商務創業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和場所,某種程度上降低了創業的準入門檻。但是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在推動“雙創”作用方面還是偏弱,有待進一步加強集聚各類創新創業要素和資源。目前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內跨境電商“雙創”類企業入駐比較少,而且多數還處于運營初期,創業帶動就業效應有限。此外,大多數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在為中小微跨境電子商務企業和創業個人提供金融和項目支持方面還有待加強,相關的投融資對接平臺和創新創業專項扶持政策還不夠健全。
三、跨境電商綜合區試驗區產業集群發展對策
(一)建設平臺載體,培育跨境電商產業主體
我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產業集群發展需要建設一批產業園區,為跨境電子商務集聚發展提供平臺載體,同時,還需要重點培育一批跨境電商產業主體,才能更好地形成產業集群發展格局。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要重點做好產業園區規劃和建設,將產業規模做大,拉長產業鏈,打造良好的跨境電商產業生態鏈,不斷增強產業園對跨境電商企業的吸引力和黏性。如杭州提出跨境電商綜合區試驗區“一核一圈一帶,全域覆蓋”區域空間布局,為產業集群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可以為其他跨境電商綜合區試驗區產業園區規劃提供良好的示范和借鑒。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要重視跨境電商產業主體的培育,支持一批跨境電商企業(平臺)建設,夯實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基礎,促使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產業集群發展。一方面,通過加強招商引資,引進一批優質跨境電商產業龍頭企業,帶動跨境電商相關配套產業集聚發展。另一方面,通過促使本地制造業企業和傳統外貿利用第三方平臺開展跨境電子商務業務,推動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所屬行政區域的行業企業整體上線經營。
(二)引導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打造特色產業集群發展
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肩負著穩增長、促轉型的使命,實施“互聯網+中國制造+跨境貿易”重構產業鏈, 通過“互聯網+外貿”新型貿易方式,引導傳統制造企業和外貿企業轉型升級,形成新型特色跨境電商產業集群。如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結合產業基礎可以利用跨境電商發展服裝、家居、照明等產業集群。合肥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可以推動傳統企業通過發展跨境電商,將本地特色產業如汽車及零部件、家電、平板顯示和光伏等企業上線經營,打通全球市場。成都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可以重點打造汽配、3C、機械設備、女鞋、服裝、家居等傳統特色產業跨境電商出口業務。重慶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可以利用跨境電商打造電子信息、汽車、裝備制造、綜合化工、材料、能源和消費品制造等千億級產業集群。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可以通過跨境電商繼續發揮汽車、裝備制造、煤電鋁、食品、紡織服裝、電子信息等六大優勢產業。深圳、天津、青島等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可以利用雄厚的本地產業品牌優勢通過跨境電商促進產業集群發展。
(三)強化綜合服務配套,完善跨境電子商務生態鏈
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綜合服務配套的完善程度與產業鏈和生態鏈的完善密切相關,并為產業集群發展奠定扎實基礎。一方面,各地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需要不斷探索基于“單一窗口”平臺綜合服務配套,為中小微企業提供金融、通關、物流、退稅、外匯等一體化服務,提升綜合試驗區跨境電子商務產業綜合服務水平,為優化產業集群發展創造良好條件。另一方面,各地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還需要加強物流基礎設施和倉儲配送配套服務,通過引進國際大型、優質物流貨代企業和支持本土商貿物流企業“走出去”相結合方式,在有條件的國家和地區建設公共海外倉,提升跨境物流效率與水平。此外,各地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所在的金融機構、支付機構需要不斷發展跨境電子商務金融創新業務,為跨境電商企業提供更加優質的互聯網金融產品和低成本、多樣化的服務。
(四)打造產業孵化平臺,大力推進跨境電商雙創
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產業園區規劃和建設方面,要通過創業城產業園建設等形式,打造一批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孵化平臺,為跨境電子商務“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必要的場地和配套服務。各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要發揮市場資本在參與孵化器建設中的決定性作用,調動創業投資機構和跨境電商企業的積極性,形成投資和運營多元化平臺格局,為跨境電商中小微企業和個人提供運營場所和創業孵化服務,以創業服務帶動創業創新發展。各地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要因地制宜,結合本地特色產業優勢,通過打造“互聯網+雙創”平臺,為傳統產業利用跨境電商實現轉型升級,讓傳統產業通過跨境電商創新創業方式在全球市場上煥發新活力。同時,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產業園通過組織跨境電商創業系列交流活動,營造良好的跨境電商創業發展條件,吸引創業機構和更多創業精英人才入駐園區,激活跨境電商創新創業動力,為中小微企業和個人創新創業提供良好的創業環境和氛圍。
(五)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構建“網上絲綢之路”經濟體
“一帶一路”合作倡議契合了沿線國家的共同需求,為沿線國家優勢互補、開放發展開啟了新的機遇。因此,我國各地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無一例外地都將跨境電子商務作為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深化經貿合作的重要內容,利用先進的互聯網、云計算和大數據等新技術在“一帶一路” 沿線國家(地區)建立國際物流中心、結算中心、跨境電商平臺等。一方面,各地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需要不斷拓展跨境電商產業鏈,將跨境電商產業延伸到 “一帶一路”沿線各個網絡經濟體,鼓勵跨境電商在沿線國家(地區)擴大規模,將沿線國家(地區)打造成為“買全球、賣全球”的重要節點。另一方面,各地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可以不斷探索 “網上絲綢之路”,如杭州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可以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優勢打造“網上絲綢之路”;成都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可以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地區)形成多個點對點跨境電商合作,構建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國際市場的“西大門”等。
[參考文獻]
[1]蘇為華,王玉穎.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綜試區發展水平的統計測度[J].商業經濟與管理,2017(6): 13-22.
[2]許嘉揚.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在杭州的實踐研究[J].現代商業, 2017(6): 66-68.
[3] 鄔關榮,金群康.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發展戰略研究[J].經營與管理,2017(8): 74-76.
[4] 范敏.合肥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的發展對策研究[J].江蘇科技信息,2016 (11): 19-21.
[5] 陳德剛.我國電子商務產業集群發展模式研究[J].江蘇商論,2012(10): 75-77.
[6] 郭建芳.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建設路徑研究——以杭州綜試區為例 [J].中國市場,2016(10):129-130.
(責任編輯:喬虹 董博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