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鴻菲 梁強
[摘 要]通過對線上線下等多家綜合性教育培訓機構的現狀進行調研,對調查數據和資料的整理與分析,針對當前教育機構發展中的特點和不足,提出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提高教育機構的準入門檻;主動承擔社會責任,誠實守信的開辦培訓機構;重視教育資源分布不均衡現象,在政策上給予扶持與幫助;加大對網絡課程的審核和監管力度等建議。
[關鍵詞]教育;培訓機構;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283(2018)06-0147-02
Abstract: Through the online and off line, and other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stitutions the status quo of the research, the survey data and the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in view of the current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aracteristic and the insufficiency, proposed perfecting th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improve the entry of education institutions; to take the initiative to assum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establish training institutions in good faith.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unbalanced distribution of education resources and provide support and help in policy. Strengthen the review and supervision of online courses and other suggestions.
Keywords: Education; Training Institutions; Cultivation of Talents
[作者簡介]樊鴻菲(1997-),女,蒙古族,內蒙古錫林浩特人,本科,研究方向:工商管理;梁強(1979-),男,漢族,安徽合肥人,講師,研究方向:統計學、可持續發展。
[基金項目]2018年度大連民族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成果(項目編號201812026086)。
一、我國教育培訓機構的發展現狀
21世紀初開始,在政策、資本和技術的共同推動下,我國的教育市場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勢態,大量教育培訓機構涌現,在市場經濟中扮演者不可或缺的角色,不僅滿足了人們對于自我提升的需要,而且對于地區甚至全國經濟的發展都起到積極影響,如圖1所示:
為滿足不同年齡階段人們對于知識技能的不同需求,我國教育機構呈現百花齊放的發展態勢。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家長們更加注重孩子的學前教育,舞蹈、繪畫、書法、樂器等興趣培訓班應時而生并不斷壯大;在家長對提分效率的強烈需求下,中小學課外輔導也成為教育機構的主力軍,有大班授課、一對一輔導等多種形式;隨著國家對出國留學的鼓勵力度不斷加大,出國留學熱潮也隨之掀起,各種雅思、托福等培訓機構日益增加;同一時期,在大數據時代網絡技術的帶動下,線上教育憑借地點自由、時間靈活、價格實惠等優勢越來越成為人們偏愛的學習方式。除在校學生對教育培訓有需求外,走向工作崗位的群體也普遍更加注重對自身技能的投資,各類職業技能培訓也成為了教育市場重要的組成部分,如圖2所示:
為了更加全面地研究我國的教育培訓市場,分別調研了東部沿海地區、西部欠發達地區和南方地區的部分城市。結果發現,教育培訓機構分布不均衡,地域性差異極大。例如,在我國東部沿海地區教育培訓機構種類齊全,資源豐富;南方地區主要針對職業技能培訓的機構占絕大部分;西部地區由于受經濟發展限制,培訓機構還處于起步發展階段。尤為明顯的是,線上教育以它獨特的優勢異軍突起,以新東方、環球雅思、北大青鳥等為代表的網絡教育機構發展迅猛,為廣大學生和社會從業人士提供了更優質的學習平臺,如圖3所示:
二、現有教育培訓機構存在的不足
1.忽視品牌價值,缺乏長遠戰略。
截至目前我國大大小小的教育機構數量高達10萬多家,但是具有很高知名度的機構卻屈指可數。究其原因,目前我國的教育培訓機構準入門檻低,非專業的人士涉足后,由于缺乏管理知識和經驗,不重視品牌價值,這種缺乏長遠戰略的組織必然會被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所淘汰。
2.過分注重經濟效益,忽視服務質量。
一些教育機構為了獲得更多的經濟利益,缺乏對自身實際能力的準確評估,虛假宣傳教學水平以此來廣招學員,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個別教育機構的授課教師非師范類等教學專業畢業,沒有經過正規的培訓學習,缺乏教學經驗,授課效果不理想,學生的成績提高不上來,形成了惡性循環,不但損害了機構的信譽,還浪費了學生的時間與金錢。
3.行業分布不均,地域差異明顯。
根據調研結果和相關資料,可以看出,我國的教育機構分布不均衡,且行業種類在不同地區也呈現出很多差異。例如,我國東北地區主要以小學、初中、高中學生補課為主;東南沿海地區培訓種類最為齊全;西部偏遠地區相對較為落后,沒有完善的學習教育機構,缺少應用技術型的培訓機構,如圖4所示:
4.線上課程缺乏時效性,師生溝通不暢。
為滿足學員的要求,大多教育機構都會實地錄制一些教學視頻傳到指定網站供付費學員觀看。但個別機構為減少工作量和培訓成本,沒有對相關視頻實時更新,而是循環使用同一期教學視頻,課程缺乏時效性,易造成教學的中斷和滯后。例如,問卷調查顯示,大連市個別職業技能培訓機構偷工減料,將錄制很久的視頻放在網站上,供多屆學員反復學習使用來獲取利潤。課程已經不能滿足現階段職業技能的需求,嚴重損害了學員們的切身利益。
三、培育良性教育培訓產業的條件分析
1.時間靈活,節約成本。線上教育與線下教育的有機結合可以幫助學生根據自身情況靈活安排學習方式,使學生在學習的同時更加注重時間的分配,加之線上教育不受限于地點場所和人員數量,可以幫助學生以更低廉的價格接受到更優質的教育。
2.線上溝通,及時答疑。設置專業的網絡技術部門,實時解決直播課堂中出現的難點問題,隨時解答學生的提問,構建師生在線交流的平臺。
3.師資平等,地區無差異。彌補了因為地區經濟差異而產生的師資力量不均衡現象。全國各地的學生都可以通過網絡課程向優秀的教師學習科學文化知識。
4.制定長遠發展規劃,打造自身品牌。聘用專業的管理人才來為企業制定長遠的發展規劃,立足于市場需求,根據自身能力開辦高質量課程,不斷積累經驗,打造良好形象,形成自身的獨有品牌。
四、對策建議
1.出臺或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提高教育機構的準入門檻,使得有真才實學和管理經驗的人來經營管理;教育機構負責人要更加注重管理知識的學習與積累,樹立品牌意識,讓企業更具特色,更加專業化。
2.主動承擔社會責任,誠實守信的開辦培訓機構才是自身發展壯大的根本保證。從根本上改變那些不良的經營風貌,招收學員時,如實的介紹自身情況,用正確合理的途徑進行宣傳。授課服務時,講求與學員溝通,全面了解不同群體的需求,因勢利導、因地制宜。
3.政府應高度重視教育資源分布不均衡現象,在政策上給予扶持與幫助。教育的發展離不開經濟的支持,我國西部地區的教育市場較小,但是潛力巨大,隨著經濟發展質量不斷提升,人們對教育投資也會不斷增長。國家應出臺相關的政策,鼓勵投資者將資金投入西部,惠及更多的群體,推動當地的經濟發展和教育進步。
4.加大對網絡課程的審核和監管力度。定期對網站視頻課程進行檢查,與知識技能的要求進行對比,以保證線上視頻更具時效性。
[參考文獻]
[1]宋彧,王春梅.教育培訓機構發展在線教育的路徑選擇及啟示[J].北方經貿,2015(6):239-240.
[2]戴國寶.民辦非學歷高等教育機構發展模式創新研究[J].職業技術教育,2012,33(31):50-54.
[3]張娟.線上線下互動下的遠程教育模式構建[J].繼續教育研究,2015(11):38-40.
(責任編輯:張彤彤 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