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職院校教學質量問題一直備受關注。基于社會發展、地方建設、用人單位要求、學生意愿及家長期望等多個方面,充分考慮可行性、可比性和科學性原則,以合肥職業技術學院會計專業為例,從明確需求、制定標準、控制過程、綜合評價和完善體系五個層面,構建包括教學目標質量標準、教學過程質量標準等二十四個具體項目的高職院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將專業課程融入地方產業鏈,促進學生全面可持續發展,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從而更好地為區域經濟建設服務。
[關鍵詞]教學質量保障體系;高職院校;多元化需求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283(2018)06-0144-03
Abstract: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social development, the local construction,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employers, the wishes of the students, and the expectations of the parents, the feasibility, comparability and scientific principles ar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The accounting major of Career Technical College in Hefei is taken as an example, from the clear demand, the standard, the control process,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system, and so on. On the other hand, the teaching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of twenty-four specific projects, including the quality standard of teaching objectives and the quality standard of teaching process, is constructed to integrate the professional courses into the local industrial chain, to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students, to further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to serve the region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better.
Keywords: Teaching Quality Guarantee System;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Diversified Demand
[作者簡介]王云(1978-),女,漢族,安徽合肥人,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區域經濟與管理。
[基金項目]安徽省2016高等學校省級質量工程教學研究項目“多元化需求下高職教學質量保障
體系研究——以合肥職業技術學院會計專業為例”(項目編號:2016jyxm0900)的階段性成果。
高職院校是高等職業教育的主要載體,擔負著培養國家高級技能型人才的重大使命。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對高職院校畢業生的需求也日益向多元化方向發展,具體包括社會發展、地方建設、用人單位要求、學生意愿及家長期望等多個方面。因此,高職院校要構建教學質量保障體系,以滿足社會對人才的多元化需求。本文以合肥職業技術學院會計專業為例,基于國內外關于高職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研究現狀,在多元化需求背景下,構建更適應社會發展、地方需求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從而促進學生全面可持續發展,提升高職院校的社會競爭力,更好地為區域經濟發展服務。
一、高職院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研究現狀
(一)國外研究現狀
國外關于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研究由來已久,針對如何健全和完善高職教育教學質量的外部保障體系,不同國家的研究各具特色,其中較具代表的有:德國重在建立多方參與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英國由大學基金委員會、女王巡視團、高等教育協會、高等教育質量保證署、國家職業資格委員會和英國工業聯盟等民間機構組成外部保障;法國政府在高職教育教學評價中擔任宏觀管理的角色;美國主要通過非政府組織認證、排名等活動,保障教學質量。
(二)國內研究現狀
近年來,我國關于高職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研究,更多地偏重于教學質量內部保障體系的構建,分別從構建高職教學質量體系的重要性、構建方向和構建方法等方面展開,具體包括:
1.關于高職教學質量體系構建的重要性。戴裕崴等(2003)提出高職院校構建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是“高職院校生存和發展的首要問題”;李英(2009)指出,“教學質量是高職院校賴以生存的生命線,是高職教育的核心”,徐友良(2016)從幫助學生樹立學習信心、優化高職學校實踐教學機會、營造應用型教學氛圍、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升級評價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構建高素質人才的重要性,從而提高高職教學質量和水平。
2.關于高職教學質量體系的構建方向。鄭永江(2007)認為實踐教學是高職教育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并提出建立有利于高職高專院校實踐教學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若干措施;徐巖(2011)指出,高職院校應“注重強化教育教學質量的科學管理,構建基于全面質量管理的高職院校教育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喬琳等(2016)主要從高職教育實訓教學的角度探討了實訓教學的相關模式,并總結了在“工學結合”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開展實訓教學。
3.關于高職教學質量體系的構建方法。鄭衛東(2011)從建構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工作狀態數據采集平臺入手,提出“要在學校層面建立質量保障體系,需建立數據采集平臺,并逐步將數據采集發展為數據管理”;史祎馨等(2013)基于系統論,以惠州經濟職業技術學院為例,對民辦高職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構建進行了研究;刁曉丹(2015)以就業為導向,分別從價值主體、評價主體、評價內容等方面對高職教育教學質量保障體系進行了研究;林昆等(2016)面向高職教學質量保障體系,進行自主學習平臺的程序設計研究,為高職院校的網絡課程建設和信息化教學建設提供基礎支撐平臺。
二、高職院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構建原則
(一)可行性原則
目前,反映高職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指標各有特點,但一些指標的相關性不高而且特色不夠鮮明,有的指標數據在實踐中難以監測和查找。因此,構建高職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所選指標首先要考慮可行性,即指標數據要便于收集整理,并與現行統計方法相銜接,同時簡單明了,適宜于經常的動態監測。
(二)可比性原則
在構建高職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時,既要注重吸取國際上關于高職教學質量保障有益的量化標準,又要選擇與高職院校協調發展任務、特征相符的量化指標,突出經濟全球化背景下高職院校教學發展的新要求、新變化,以使所建指標體系在國際國內具有一定的可比性。為此,所選擇指標反映內容在時間和范圍上應具有可比性。
(三)科學性原則
構建高職教學質量保障體系,要圍繞高職教學的內涵和特征進行。體系的設計不僅要具有普遍性,能引導和激勵教學質量的提高,還應突出重點,因此在設置指標體系時應遵循科學性原則,以學生為基本,注重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力求構建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操作技術簡明易懂,便于決策者從中找出差距,從而保障并促進高職教學質量發展。
三、多元化需求下構建高職院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途徑
(一)構建方法
1.明確需求
以工學結合、校企合作、中外合作辦學等多種辦學模式并存的方式,滿足社會發展需求;以不斷提高畢業生質量,更好地進行專業建設和專業發展,從而更好地適應地方建設需求;將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實踐能力的提升相結合,重在實踐能力的培養,更好地滿足用人單位的需求;注意考察在校學生對教學質量的要求,以及未來對畢業去向(如直接求職、專升本等)的選擇,滿足學生意愿;了解學生家長對學校教學質量關注的重點和要求,家校共建,更好地滿足家長期望。
2.制定標準
以培養“思想品質好、基礎知識牢、實踐能力強、創新能力高”的應用型技能型人才為目標,制定適應高職院校發展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標準,需要在分析多元化需求的基礎上,分別從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教學評價和教學反思質量標準四個方面,制定嚴格的教學質量標準。
3.控制過程
包括教學過程控制和學習過程控制。具體而言,從理論教學過程、實訓教學過程、實習教學過程和畢業設計過程進行教學過程控制;從課堂學習過程、網絡學習過程和協作與交流過程進行學習過程控制。
4.綜合評價
兼顧區域產業政策、經濟發展現狀以及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管理實際,結合高職會計專業學生自我價值實現的愿望以及用人單位需求的調查,對高職院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進行綜合評價。通過構建包括日常教學管理評價、教師聽課與教師互評、教學督導與學生評價的內部評價體系;同時構建包括實習(用人)單位評價、社會與學生家長評價的外部評價體系,“校內、校企、校地、國際”多方協同,共同構建教學質量保障體系。
5.完善體系
以“專業發展嵌入地方產業,地方產業滋養專業發展”為導向,利用網絡教學平臺,推動教育教學改革,完善人才培養方案,鼓勵創新創業教育,持續建設與改進高職教學質量保障體系。
(二)基于多元化需求構建高職院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
基于社會發展、地方建設、用人單位要求、學生意愿及家長期望等多個方面,充分考慮可行性、可比性和科學性原則,以合肥職業技術學院會計專業為例,從明確需求、制定標準、控制過程、綜合評價和完善體系五個層面,構建包括教學目標質量標準、教學過程質量標準等二十四個具體項目的高職院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形成不同層面相互影響、相互作用、不斷完善并不斷改進的循環體系(見圖1)。
四、結論
綜上可見,構建高職院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為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的保障與提升提供一個可操作的指導性框架,并根據社會需要與用人單位的反饋意見,不斷改進與完善,既有利于高職院校專業課程與地方產業鏈更好的融通,也有利于提升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和高職學生職業發展競爭力,更有利于強化高職院校學生實踐能力和技能培養,提高社會需求的適應度,促進學生的全面可持續發展。同時,在充分考慮多元化需求的基礎上,構建高職院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還有利于提升社會、地方政府、
用人單位、學生和家長的滿意度,最終促進高職院校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崔巖.新西蘭懷卡托理工學院教學質量保障體系中的審查制度及其啟示[J].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3):58-61.
[2]黨傳升,劉春惠,呂廷杰.構建本科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理念與實踐[J].中國大學教學,2010(3):68-70.
[3]董金玲.法國高等專業學院教育及其對我國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啟示[J].徐州教育學院學報,2008(2):40-42.
[4]韓萌,郭翔宇.高校本科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比較——以同濟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為例[J].繼續教育研究,2016(11):131-134.
[5]李文靜,周志剛.德國職業學校教育質量保障:經驗與借鑒[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4(24):61-66.
[6]歐陽紅巍,潘果,龔芳,孫曉慶.高職電子商務專業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構建研究[J].電子商務,2017(4):71-71,82.
[7]吳旭君,劉湘玉.國外高校教學質量保障與監控的特點及啟示[J].南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2):114-117.
[8]于劍,韓雁,梁志星.以提高有效度為目標建設教學質量保障體系[J].中國高等教育,2016(23):50-51.
(責任編輯:郭麗春 梁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