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東北農業大學農林經濟管理專業2014-2017級的學生為調查對象,通過查閱文獻和個別訪談,制定出適合本研究問題的調查問卷,使用SPSS19.0對調查問卷的結果進行統計分析,研究東北農業大學農林經濟管理專業本科生教學滿意度及其影響因素,為提高本科學生的教學滿意度,提出了優化策略。結果表明,本專業學生特征(性別、年級、班級類型)對學校滿意度(包括總體滿意度、學校學風建設滿意度、專業培養方案滿意度、專業師資隊伍滿意度、專業實踐課程滿意度)有不同程度影響。因此,分別從學生、教師和學校角度提出了提升本科生教學滿意度的相關建議。
關鍵詞:教學滿意度;本科生;優化策略;調查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8)07-0181-04
調查顯示,2016年我國不同級別、類別的學校中接受學歷教育的學生人數已達26500萬人。我國高等教育的規模已經達到了世界高等教育總規模的20%,成為世界高等教育第一大國(李國超,2015)。在過去連續5年里,國家給予的財政性質的教育經費占GDP比例超過了4%,然而,高等教育發展的關鍵任務是提高教育質量(韋洪濤,2016;袁權龍,曾晶,2015)。近年來,學術界和教育人士對教學質量、教學滿意度的研究也非常多(王顏齊,2017;丁澍等,2015;陸云,呂林海,2015;陳治,霍小雨,2014;熊華軍,馬大力,2013)。農林經濟管理專業是東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的國家級別的特色專業和省級重點專業,本文的目的在于通過對此專業學生教學滿意度的調查,找出教學滿意度的主要影響因素和教學中的不足之處,針對問題設計優化對策,提高本專業的教學質量,以期為后續的教學計劃和課程的修訂和改革提供一些參考。
一、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東北農業大學農林經濟管理專業2014-2017級在校本科生為研究對象。本次研究向大學四個年級的學生共計發放了360份調查問卷,回收的有效問卷數量為342份,問卷有效回收率為95%,具體樣本情況如表1所示。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基于大量查閱文獻和個別訪,了解研究需要收集的有用信息,設計出有針對性、有效率的問卷,以期獲取農林經濟管理專業本科生教學滿意度的具體情況。本問卷將評價主體——學生按不同特征分類,主要分類標準有性別、所在年級和班級類別,按班級類別我們把學生分為拔尖班和普通班。我們對東北農業大學農林經濟管理專業2014-2017級的在校生進行問卷調查,了解他們對自己所讀專業的教學滿意水平。對回收的問卷我們進行篩選,篩選出有效問卷,然后利用SPSS19.0對所獲取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就具體點統計分析方法來看,本文采用了描述性統計分析、獨立樣本t檢驗和相關分析。
二、農林經濟管理專業本科生教學滿意度及影響因素
(一)對教學總體滿意度
本研究通過學生對“你對自己所在專業教學滿意度的評價”的回答來衡量學生對教學的總體滿意度。設置學生對農林經濟管理專業教學滿意度指數為M,設本次調查中調查學生人數為S,回答“非常滿意”記為A,回答“滿意”記為B,回答“一般”記為C,回答“不滿意”記為D,回答“非常不滿意”記為E,那么:
統計結果如表2所示,在調查的樣本中,雖然表示對農林經濟管理專業教學滿意、非常滿意和一般的學生占85.1%,但是認為教學一般的同學超過了50%,M值僅為26.3%,這表明,大部分學生對教學相對滿意,但學校仍有相當大的提升空間去為學生提供更為滿意的教學。
本文根據所調查的樣本對象的不同特征對其進行分類,利用SPSS19.0分別就不同年級、不同性別、不同班級類型的學生是否對農林經濟管理專業教學滿意度有顯著差異進行研究。研究發現,不同年級、性別和班級類型的學生對本科生教學滿意度存在顯著差異。
針對男生、女生對教學滿意度的評價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表3結果表明學生性別對教學滿意度是有顯著差異的。表4統計結果顯示,男生對教學的滿意度均值為2.98,小于女生對教學的滿意度均值3.21,即女生對農林經濟管理專業教學滿意度要比男生的評價高。這一結果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女生的自主學習性比較強,能在上課之前好好預習,課堂上用心聽講,下課后能及時復習和按時完成作業。經獨立樣本T檢驗,即拔尖班和普通班對教學的滿意度是有顯著差異的,拔尖班的學生比普通班的學生對教學表示更為滿意。如表4,拔尖班對教學滿意度的均值要比普通班的大,即3.40>3.02。這主要是因為:一是拔尖班的學生學習積極性更高,能更好地完成課程任務;二是拔尖班的學生的學習目標更明確,他們了解自己的學習任務,對個人以后的發展更為明確;三是拔尖班的學生人數相對較少,學生更易獲得老師的關注和輔導。
由圖1可知,除大學畢業年級的學生之外,其他年級的學生的教學滿意度都比較高,學校的教學基本能達到他們的要求,而教學滿意度的得分情況在大四學生中就相對較低。另外,調查也顯示,大二和大四年級學生之間的教學滿意度有顯著差異,大三和大四學生之間的教學滿意度具有顯著差異,而其他年級學生之間的教學滿意度不具有顯著差異。大二、大三學生對教學更為滿意主要是因為學校給這兩個年級安排的專業課要相對多一些,學生能在課堂上學到更多專業知識,從而更有成就感;另一方面是因為這兩個年級的學生在經過大一的學習之后更加適應大學的教育方式,形成了一套適合自己和大學教育方式的學習模式,從而學習得更加輕松。因此,這兩個年級的學生對教學較滿意。
(二)對學校學風建設的滿意度
由圖2可知,本科1-4年級的學生對學校學風建設滿意度的均值均在3左右,學校男、女生對學校學風建設的滿意度分別為2.98和2.86,拔尖班學生和普通班學生對學校學分建設的滿意度分別為3.38和2.82,這表明不同特征的學生對學校學分建設一般滿意。經相關分析,r=-0.186,學校學風建設的滿意度與班級類別顯著相關,而與學生所在年級和學生性別的相關性不強,這主要是因為學生對學校的學風建設的感受不會因為學生的不同性別和不同年級而造成不一樣的結果;而拔尖班學生和普通班學生對學校學分建設的滿意度有顯著差別,這主要是拔尖班學生的學習自覺性更高,能給自己一個好的學習氛圍,因此他們對學校學風建設的滿意度高。
(三)對專業培養方案的滿意度
由表5可知,學生對專業培養方案的滿意度為3.24,即學生對學校制定的專業培養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是認可的。對于不同年級、不同性別和不同班級類型而言,只有班級類別對專業培養方案的滿意度的影響顯著。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一是學校給普通班和拔尖班在專業培養方案上有區別,對拔尖班的課程安排較豐富;二是拔尖班的學生較普通班的學生能更好地完成學校的培養任務。
(四)對專業師資隊伍的滿意度
學生對專業師資隊伍的滿意度為3.21,即學生對專業師資隊伍比較滿意。由表6可知,因為年級和班級類別對師資隊伍的Sig.(雙側)都小于0.05,說明年級和班級類別的不同會對專業師資隊伍的評價產生顯著影響,而性別對這一對象的評價無明顯差別,如表6所示。這主要是因為不同年級的學生對專業師資隊伍的要求有差異;相比普通班的學生,拔尖班的學生能更主動、更多地與老師進行交流,因此對專業師資隊伍的滿意度更高。
(五)對專業實踐課程的滿意度
由表7知,學生對專業實踐課程的滿意度為2.99,相對較低;不同年級的學生對專業實踐課程的滿意度的影響不大,這說明每個年級的學生都認為學校在專業實踐課程的安排上有所欠缺;而不同性別和班級類別對專業實踐課程的滿意度有顯著差異,且班級類別的影響程度更大。這主要是因為男生比女生更愿意進行實踐活動,而不喜歡單純的看書、聽講和寫作業;拔尖班的學生有更明確的學習目的和人生規劃,他們對自身的要求要更高,因此他們也對專業實踐課程的要求更高,所以,相比于普通班學生而言,他們對專業實踐課程要不滿意一些。
本文就東北農業大學農林經濟管理專業本科生對教學是不是滿意的測度分以下幾個角度進行分析:第一,將評價主體——學生按其不同的特征進行分類,如性別、年級、班級類別;第二,我們對滿意度測評從對總體滿意度、學校學風建設、專業培養方案、專業師資隊伍和專業實踐課程這幾個方面來測度。縱觀本文的統計分析結果,班級類別對總體滿意度和各方面滿意度的影響明顯,而學生所在年級和學生性別對教學滿意度產生的影響較小;對于學校學風建設、專業培養方案、專業師資隊伍和專業實踐課程的滿意度差異不是特別大,其中滿意度最低的是對專業實踐課程的滿意度。
這表明:第一,學生作為教學的接受者,其自身的學習能力、學習態度和對自身的學習要求對教學滿意度評價的影響顯著;第二,專業師資隊伍的滿意度不高,這說明學生對師資隊伍的要求還為得到完全滿足,專業師資隊伍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教學質量;第三,學校作為提供和安排教學活動的主體,在學校學分建設和制定專業培養方案、安排實踐課程上發揮著重要作用,也是影響教學滿意度的重要因素。
三、提升農林經濟管理專業本科生教學滿意度的優化策略
(一)基于學生的角度
第一,了解專業方向,明確學習目標。為了提升農林經濟管理專業本科生教學滿意度,學生作為教學的評價主體,學生自己內在的因素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學生應該主動了解自己所學的專業,積極主動地與老師溝通,了解農林經濟管理專業主要是學什么的,明確在本科階段需要學習哪些知識和技能,以及自己大學畢業時面對就業、繼續深造和出國時該如何決策,培養對本專業的興趣。
第二,遵守教學要求,端正學習態度。上課前,學生需要做好預習功課的準備;課堂上,學生要做到認真聽講,積極與老師互動和交流;在課后,學生更要自覺學習,及時地、保質保量地完成作業。學生應該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執行學校的教學安排,培養自己獨立自主學習的能力,這樣才能真正提高教學質量,產生很好的教學效果。
第三,培養對自己所學專業的興趣和熱情。選擇所學專業之前,學生應該通過各途徑去了解各專業的相關信息,確定好哪一個專業才是自己的興趣所在,是自己真正想學習的;在學習過程中,發現所學專業并非自己喜歡的,如果學校政策允許,家長同意,學生可以轉專業;如果各種條件不允許,那么學生應該多挖掘這個專業自己感興趣的地方,培養對本專業的興趣。總之,學生應該對自己所學專業充滿好奇和激情,這樣才會有一個快樂、有效率、良好的學習過程,從而讓學生對學校的教學越來越滿意。
(二)基于教師的角度
第一,教師要不斷學習,提升自身專業水平。如今,社會不斷發展、科技飛速進步,知識也在以一個驚人的速度不斷更新。老師不能還使用多年前的書本和PPT來進行教學,而要與時俱進,通過豐富的網絡資源了解學科的科學研究動態,將自己已有的知識儲備和本專業學術前沿動態有機結合,增強教學能力;另外,教師不僅僅需要學習和掌握自己專業的知識,還應該多學習和涉獵相關專業的知識,擴大自己的知識面,做到授課既有深度又有一定的寬度。
第二,探索靈活有趣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老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更應該教會學生如何學習,特別是對我們的大學生進行教育時。教師應該與學生之間有更多的交流,了解學生的興趣所在和內心真實的想法,制定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能夠將所要傳授的知識教給學生,還要能營造輕松活潑的課堂環境,讓學生積極主動、有興趣去聽課,接受知識,甚至于做到學生能主動發現問題,學習討論,最后解決問題。
第三,教師要在課后有深入的思考和總結。教師在從事教育工作中,要不斷地思考和總結。因為,教師面對的學生每一學期、每一年都是不一樣的,老師應該根據不同時期學生的要求和特點,制定有特色的教學方案。唯有這樣,才能培育出適應時代和社會需求的新一代的人才。
(三)基于學校的角度
第一,優化大學環境,加強學風建設。大學是學生由以前完全由家長和老師帶領的高中學校環境向自我管理轉變的一個重要階段,學生的自我約束、管理能力還有待提升,所以學校給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是非常有必要的。讓學生通過感受學校的環境和學風能夠積極主動地去學習,這樣達到提升本科生教學滿意度的目標。
第二,設置合理、高效的專業培養方案和專業實踐課程。學校應該摒棄讓學生“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思想,不但讓學生學習專業的理論知識,還要讓學生參與實踐,學會將所學的專業理論知識運用到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上,做到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為社會培養出應用型人才,以便本專業學生在畢業時能夠找到自己滿意的工作。
第三,給予學生必要的專業介紹的教育。學生了解本專業的各項要求是有利于增加學生對學校教學的滿意程度的,因此,學校應該對學生特別是大一新生進行新生教育,讓他們對自己需要掌握的專業知識、應該學會的學習方法和研究技巧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和就業前景有所了解,這樣有助于學生更加合理地分配自己的學習時間和生活時間。
第四,制定更有效的教學管理機制。學校要建設更加公開的教學管理平臺,廣開言路,多方聽取學校教師和各年級學生的心聲和意見,比如可以設匿名郵箱或網上交流平臺等。對學生和老師的要求認真考量和思考,合理的、可行的要求學校應予以滿足,不斷提高老師的教學積極性和學生的學習自主性。
參考文獻:
[1]李國超.普通高校本科教學質量滿意度實證研究——以H高校為例[J].高等探索,2015(4):67-74.
[2]韋洪濤.高校師生對教學質量滿意度的評價分析[J].蘇州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1):123-128.
[3]袁權龍,曾晶.關于高校大學生對學校教學質量滿意度調查分析——以貴州省高校為例[J].貴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6):136-140.
[4]王顏齊.高等院校農林經濟管理專業課堂教學滿意度及影響因素測評——以東北農業大學為例[J].科教文匯,2017(3):74-77.
[5]丁澍,等.論本科課堂學習效果的影響因素——基于相關性和累積Logistic回歸分析[J].數學的實踐與認識,2015(11):55-64.
[6]陸云,呂林海.研究型大學本科生通識課程學習投入現狀及其對學習結果的影響——基于南京大學的問卷調查[J].教學研究,2015(11):5-10.
[7]陳治,霍小雨.高校課堂教學質量滿意度研究——基于教師因素[J].高等財經教育研究,2014(1):63-68.
[8]熊華軍,馬大力.本科教學質量滿意度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J].高教探索,2013(1):8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