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強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不斷推進,新技術教學手段日益成熟,并在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新技術教學手段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能夠將抽象的課本內容生動、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高中化學教學質量的提高。新技術教學手段有其自身的優勢,但也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高中化學教師在使用新技術輔助教學手段的過程中要充分認識其在教學中的重要性,并將新技術與傳統教學相結合,從而最大化地提高化學課堂效率。結合自身多年高中化學教學經驗,針對新技術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展開了以下研究。
關鍵詞:新技術;高中化學;應用研究
隨著新課改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不斷推進,素質教育越來越成為教學的新方向。新技術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能夠使化學課堂更加生動、形象,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多樣,在激發學生化學學習興趣的同時,還能夠豐富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和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新技術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作用
1.激發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參與學習過程的內在動力。在教學中,要想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高中化學教師就應該根據課本內容和學生的具體學情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這樣才能對化學知識進行不斷的探索。傳統教學中高中化學教師主要依靠教材、黑板、粉筆等教具進行課本知識的講解,這樣不僅浪費有限的課堂時間,而且學生在課堂上聽得昏昏沉沉,難以提高興趣,課堂教學效果甚微。隨著新技術教學手段的出現,高中化學教師利用新技術設計教學活動,既可以節省課堂時間,又能夠增加化學課堂容量,使課堂內容更為豐富,開闊學生的視野,增加學生的知識面。與傳統教學方式相比,新技術教學手段能夠將教學內容用圖片、文字、聲音等融合在一起呈現在學生面前,使教學活動更直觀、形象,讓學生在這樣一種輕松、活潑的學習氛圍中,增加對化學知識的感性認識,提高化學教學質量。例如,在學習《化學與生活》一節時,筆者充分發揮了新技術的優勢,利用新技術為學生展示與化學知識有關的生活現象:生活用品、大自然的風景名勝、高科技產物等。在學生觀看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認識化學與日常生活和生產之間的緊密聯系,了解到化學知識的實用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
2.新技術能夠豐富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其思維能力
化學是一門相對抽象的學科,主要是對化學物質的組成、性質、變化等方面的研究。有些東西看不見、摸不著,如果僅依靠教材和教師的講解學生很難理解,影響教學進程。高中化學教師將課本內容尤其是復雜、晦澀的知識利用多媒體制作成動畫,讓學生觀察形象的運動過程,學生學習起來會容易很多。例如,在學習《原子結構與元素性質》一節時,筆者根據課本內容制作了“原子以及核外電子運動”的動畫,通過動態模擬,讓學生觀看原子在核外的運動狀態。高中化學教師將新技術運用在教學中,使抽象的知識更加形象化,充分調動學生的多重感官,在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的同時,還能豐富學生的想象力,使學生在分析問題、探究問題的過程中,促進其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的提高。
3.將新技術運用在化學實驗教學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傳統實驗教學存在實驗現象不明顯、化學反應時間過長、反應速率太快等缺點,甚至還有些化學實驗毒性較大,具有一定的危險性。此外,還有一些工業生產的化學流程實驗,操作困難,浪費課堂時間。新技術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的運用,能夠發揮它的演示功能,為學生模擬實驗情境,例如,在講《堿金屬元素》一節時,在學習“堿金屬單質與水反應的劇烈程度對比”這一知識點時,由于反應太快,且非常劇烈,操作不當水槽極易發生炸裂,危害教師和學生的安全。筆者借助新技術為學生播放實驗片段,既可以放慢讓學生仔細觀看兩者的不同,又可以反復觀看,增加對該知識點的理解,這樣一種教學方式拓寬了教學內容,打破了化學教學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加深了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提高了課堂學習效率。另外,還有諸如水倒入濃硫酸中的稀釋、Cl2和CO的中毒實驗等,這些實驗僅靠教師的口頭講解學生難以理解和掌握,而利用新技術客觀展示的形式,既可以讓學生直觀、形象地觀察,又保障了課堂的安全性,使得化學教學活動順利進行。
二、新技術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有些高中化學教師在教學中盲目使用新技術
在教學中,有些高中化學教師為了減輕自己的工作量,過多使用新技術教學手段,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將課件制作得五彩繽紛,有些喧賓奪主,不能根據實際教學情況運用多媒體,違背了教學的初衷,使得教學效果反其道而行之。高中化學教師在教學中要正確認識新技術在化學課堂中的作用,依據課本內容合理運用新技術教學手段,這樣才能最大化地發揮新技術在教學中的作用,更好地服務于高中化學教學。
2.有些高中化學教師在實驗教學中過于依賴新技術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高中化學教師通過讓學生觀看實際操作實驗,使其更加深入地理解化學知識,通過實驗得出結論,加深學生的記憶。新技術引入高中化學課堂以后,教師利用新技術為學生模擬實驗,認為這樣不僅可以節省課堂教學時間,而且還能提高實驗結果的準確性。然而,實驗教學的意義是讓學生在親自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增加學生對知識的感知,并在探究實驗的過程中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觀察力。高中化學教師在實驗教學中合理運用多新技術教學手段,不要剝奪學生自己動手操作的權利,可以先借助新技術讓學生觀看實驗演示,然后再實際動手進行驗證。這樣,學生才能對化學實驗現象充分理解,并將其更好地運用在解決化學問題的過程中,促進學生解決化學問題的能力的提高,增強高中化學教學的有效性。
總之,新技術教學手段與傳統教學相比有著其特有的優勢,為高中化學教學帶來了諸多便利。但是,在教學中,教師也要看到新技術的局限性,不能讓其完全代替傳統教學手段,正確運用新技術教學手段。在教學中,新技術與傳統教學相結合,做到不同教學形式之間的互補,從而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高中化學教學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許躍英.信息技術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當代教研論叢,2016(9):79.
[2]王曼.信息技術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5(A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