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婧美 叢俊日
摘 要:通過對管理學院學生特點分析,對大學生常見心理問題進行梳理,得出管理常見心理問題解決辦法。大一常見心理問題是高校學習和生活適應期;大二是心理問題的多發期;大三、大四是擇業求職的盲目期。要解決管理學院大學生常見心理問題,應建立心理健康檔案和心理教育課程系統,開展課程化課堂教育;構建心理輔導咨詢系統,指導學生自主開展活動等。
關鍵詞:管理學院;大學生;解決心理問題;對策
管理學院的學生特征,從專業角度看,主要以管理類專業為主。從結構看,有普本學生、從職高對口升學學生、專科生。從性格能力看,學生情商高,比較活,實踐能力強,做兼職的學生多。管理學院有兩成的學生通過自己努力,可以承擔學費和生活費不需要父母資助,有六成學生都有兼職經歷。學生們愛交朋友,善言談,常常將自己所學的專業運用到學習和生活中,習慣以管理者的思維去處理應對遇到的困難。因此對管理學院的老師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學會比管理者更高一層的管理,準確地說要“因材施教”,做一名懂專業,講原則,知情意的學生領路人。所以,針對管理學院年級常見心理問題,將按照以年級為基準,以學生成長為主線,結合學生特征,談談管理學院學生常見年級心理問題的對策。
大一:大學學習和生活適應困惑期。步入大學的學生們對新生活環境會難免產生不適應,同時學生角色也要進行轉變。二是學習上的困擾,對學習規律和學習方法上仍沿襲中學的思維模式和學習習慣,入學后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有些新生對所學專業不滿意,學習不努力,學習成績較差;三是,有些學生對學習和活動不能合理安排時間處理好學習與活動關系,并由此引發學科瘸腿、成績不理想引起學生自卑等心理問題。
針對學生學習和適應期困惑提出對策:一是入學教育,首先,管理學院為學生安排了大學生的第一堂課“新生入學教育”,教育學生如何迅速地融入大學生活和角色轉變,并且為學生們設立長期和近期目標,使學生們能快速地找到角色定位。二是,登記表內有基本個人信息外,還有父母電話,親屬電話和家庭情況。通過學生信息登記表最直觀了解和掌握新生家庭情況,有助于學生工作開展。三是,大學生心理調查問卷篩查,建立心理檔案。組織學生進行心理調查問卷。可以科學、有效、及時地發現那些可能有心理問題的學生,對嚴重程度進行分類,對問題較為嚴重的學生進行有效的跟蹤、控制和幫助,從而有效地提高工作的針對性,有效地減少心理障礙發生率。四是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明確大學四年職業生涯方向,通過性格測試,使學生更加了解自己性格特點,善于從事的職業,有了明確目標。五是班委培訓,班委設有心理委員。構建學生、心理委員和輔導員的三級工作機制。學生遇到困難有時不愿直接和老師溝通,這時心理委員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通過對心理委員專業心理培訓,學生面臨的一般性心理問題,通過思想疏導、溝通和交流后逐一解決。但對于較為嚴重的心理問題,學院及時與心理咨詢機構聯系,由專業心理咨詢人員提供系統的心理咨詢服務。鼓勵組織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針對本專業學生的特點通過廣播、櫥窗、板報等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進行自助咨詢。六是開展專業特色大賽,讓學生更充分了解自己專業,培養學習興趣,從困惑期過渡和轉變為喜歡學習,熱愛專業。
大二:心理問題的多發期。大二學生基本熟悉了校園文化和學習環境,經歷大一的適應期,大學二年級學生基本熟悉了校園的文化和環境,適應了學習和同學之間的交往,許多同學消除了拘束感,學生間也相互熟悉起來,通過彼此加深了解,個性特點也逐漸暴露出來了。因此,二年級是學生心理問題較多的年級,也是心理問題發生頻率較高的階段。
問題高發期對策,一是建立問題生檔案,檔案中詳細記載了問題學生的原因,事情經過,談心談話內容、處理措施、辦法和處理結果。檔案的建立,可以對問題生進行有效的跟蹤、控制和幫助。二是發揮寢室長作用,在以毛主席為首領的抗戰年代戰術是農村包圍城市,那么我把這個戰術同樣應用于學生工作就是,把握寢室長,在學校最小的單位就是寢室長,學生在校觀察和接觸最多的就是同寢的學生。所以,除了班級學生干部外,寢室長也在學生隊伍里承擔重要角色。及時和高效地把握問題矛盾和解決問題。三是發揮大學生學生會和社團作用,創辦宣傳中心,機構是以學生自助為主,出報紙、期刊,對近期舉辦的學生活動、學生科研、社會實踐等個性教育活動進行宣傳報道,也是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高年級是自我發展與擇業的壓力期。
高年級學生基本已經形成了行為規矩,普遍常見心理問題,偏重于學生自我發展和擇業的壓力。針對學生自我發展和緩解就業壓力,就業目標不明確,就業期望值過高。為讓學生更加了解專業在社會的價值,邀請企業到學校來為學生做就業指導和校園宣講會。幫助學生們適應新時期市場經濟的需要,學會如何向用人單位成功地推銷自己,以減輕他們的就業壓力。針對考研的學生,特邀專任教師為學生考研知識儲備做相關的講座。針對有意愿做兼職的學生,為保障學生安全,我們會層層把關,確定所做兼職和專業掛鉤,經父母同意,學生購買保險后,方可做兼職。所以在就業方面;工商管理學院連續六年就業率達到95%以上。有利于學院領導重視、學生實踐能力強,學科熱門好就業。建立大四畢業生就業群,實時關注企業、銀行招聘信息,包括公務員考試、事業編考試,征兵信息等有關就業信息發放到畢業生就業群里,多渠道,幫助學生找到高質量、滿意的工作,這也是讓學生在畢業時大學四年完美句號。
參考文獻:
[1]夏紀林.不同年級大學生主要心理問題及其對策研究[N].江蘇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5(3).
[2]楊文靜.高校不同年級學生心理特點及相應發展輔導[N].遼寧科技學院學報,2008(3).
[3]劉惠,李媛.大學生集體心理教育活動設計與操作[M].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10.
作者簡介:
王婧美,叢俊日,吉林省通化市,通化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