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鈞 秦煜
摘要:灌裝水市場化是現代社會發展的產物。在中國城市化過程中,地表水和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后不可逆,瓶裝水和桶裝水成為社會飲用水的主要途徑。灌裝水市場安全化是社會高度現代化的產物。為制定灌裝水及軟飲料市場安全的嚴刑峻法,逆向防范選擇機制尤為重要。
Abstract: The marketization of filling water is a produ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surface water and groundwater are irreversibly contaminated to a certain extent, consequently bottled water have become the main source of drinking water. In order to make relevant law concerning the safety of the filling water and soft drinks, adverse selection mechanism is of primary importance.
關鍵詞:市場安全化;市場博弈;逆向選擇防范機制
Key words: the market safety;market game;adverse selection
中圖分類號:F7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8)31-0073-02
1 研究背景與問題
中共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食品安全戰略,讓人民吃得放心。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灌裝水開始在城鄉大規模的使用。灌裝水及軟飲料是酒精含量低于0.5%(質量比)的天然或人工配制飲料,軟飲料的主要原料是飲用水或礦泉水,果汁、蔬菜汁或植物的根、莖、葉、花和果實的抽提液。[1]瓶(桶)裝飲用水是指密封于塑料、玻璃等容器中可供直接飲用的水。自2003年8月1日起我國開始實行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瓶(桶)裝飲用水屬于飲料類的一個申證單元,包括飲用天然礦泉水、飲用純凈水和其他飲用水,其產品經檢驗合格后才能頒發食品生產許可證。[2]近年來,在中國城市化過程中,地表水和地下水因為社會的快速發展和農業的大規模農業使用抑制類藥物或多或少的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于是,瓶裝水和桶裝水成為社會飲用水的主要途徑。飲用天然水是指從地下深處自然涌出的或經鉆井采集的,含有一定量的礦物質、微量元素或其他成分,在一定區域未受污染并采取預防措施避免污染的水。[3]飲用純凈水是指以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人為水源,采用蒸餾法、去離子法或離子交換法、反滲透法及其他適當的加工方法加工制得的,密封于容器中,不含任何添加物,可直接飲用的水。[4]其他飲用軟飲料指飲用天然水和飲用純凈水之外的包裝飲用液體,比如飲用含水超過50%的灌裝水及軟飲料等。由于人口基數大,中國灌裝水與軟飲料市場一直是各級政府和國外機構的重點關注對象,在灌裝水與軟飲料市場,因為行業壁壘準入率門檻低,按照WTO和WHO的標準,是符合國際準則下較為完全競爭的自由市場,但受眾群體的觀念較大范圍的影響灌裝水及軟飲料的市場份額。灌裝食用品市場“黑天鵝”展翅事件時有發生,影響或在一定時期打擊和影響整個行業。
2 灌裝水及軟飲料監管、生產、銷售市場中的博弈分析
概括地講,灌裝水及軟飲料生產、銷售中市場與消費者(顧客)是一種由生產商、銷售商、消費者(顧客)、政府監管機構四方參與的管理過程,是建立在互惠互利基礎上的多方博弈機制。由于經濟發展水平、人文環境、行政管理具體情況等的不同,各個地區的市場監督管理具體操作方式和方法也很自然地存在差異。但是,各個地區存在著諸多差異的管理灌裝水及軟飲料生產、銷售中市場與消費者(顧客)在本質上都是一個由灌裝水及軟飲料生產環節、銷售市場環節與消費者(顧客)消費環節、政府監管環節四方圍繞生產、定價、服務標準和成本控制等問題進行協商、規范和監督的管理過程。如何將這些組織和機構協調起來,減少不必要的博弈,才是灌裝水及軟飲料生產商、銷售商與消費者(顧客)政府監管機構一致努力的方向。管理灌裝水及軟飲料生產、銷售中市場與消費者(顧客)博弈關系分析如下:
2.1 灌裝水及軟飲料市場的博弈模型分析
在灌裝水及軟飲料產業鏈體系中,生產商、銷售商、消費者(顧客)與政府的監管機構之間博弈時刻存在,這種博弈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市場的競爭,有時處在平衡與失衡狀態,平衡一旦打破就會有破壞性事件發生,為了探究這種平衡,模擬出灌裝水及軟飲料產業鏈博弈的基本模式:
其中,z(y)為灌裝水及軟飲料生產與銷售市場主體銷售純利潤,而通過灌裝水及軟飲料生產與銷售市場主體的再分配機制支付給灌裝水及軟飲料生產與銷售市場主體的實際報酬為z(y)灌裝水及軟飲料生產與銷售市場主體對消費者(顧客)的獲得利益和工作努力程度上發生的變化。
2.2 市場主體的努力程度的影響分析
上述灌裝水及軟飲料非對稱信息博弈過程說明,消費者(顧客)對灌裝水及軟飲料生產與銷售市場主體安全生產消費的方式十分關鍵,相對而言,具體付費多少是一個次要因素。例如,不允許灌裝水及軟飲料生產與銷售市場主體獲得非安全期產品的收入,可能使灌裝水及軟飲料生產與銷售市場主體多銷售高質量、高安全度商品的積極性下降,但也可能使灌裝水及軟飲料生產與銷售市場主體進行合謀,當然,在利益一致趨向條件下,灌裝水及軟飲料生產與銷售市場主體對消費者(顧客)的服務會趨向努力。
2.3 灌裝水及軟飲料市場博弈局限性分析
①該博弈模型忽略了灌裝水及軟飲料商業市場主體的個體能力差距。事實上,灌裝水及軟飲料市場主體的能力有很大差距的,如灌裝水及軟飲料生產備先進程度、從業人員工作經驗、管理人員工作年限、市場銷售人員個人素質等等,能力不同同樣會影響生產商提供質量總和的成功率。
②本模型是完全理性假設。由于現實經濟活動中要求博弈者具備完全理性是很難的,更多的是有限理性。有限理性意味著博弈方法往往不會開始就找到最優策略,必須尋找較好的策略(但在食用水市場在流通銷售環節不容試錯)。如果不加大對制假冒偽劣產品售假商業市場主體的懲罰力度,必然使市場管理者成本增加,消費者對市場管理者的不信任度增加,可能達不到政府監管機構追求的目標。惡是繃在弦上的箭,稍有松懈,一觸即發。保持基本平衡不斷要靠強大的社會道德和輿論力量制約,法制在利益驅動與良知面前取舍是有條件的、甚至是微弱的。多年來,我們忽略了道德與輿論力量的培養,才會有弄虛作假,以次充好的市場博弈惡果。
③最優化信息結構。本模型是最優化的信息結構下分析得到的,實際上,消費者對灌裝水及軟飲料商業市場主體的收益可能不完全了解,灌裝水及軟飲料商業市場主體對其他灌裝水及軟飲料商業市場主體的收益情況也完全可能不完全了解。在市場管理的獎懲制度中,如果加大對不負責任的市場主體的懲罰力度,商業市場主體出售次品的概率將減少,規范市場的效果顯著。
3 結語
①確保食品安全,一方面要嚴管,啟動最嚴格的問責,建立起一套科學完善的食品安全治理體系;另一方面,要加強食品生產的源頭把控,盡最大可能降低污染。灌裝水及軟飲料市場化是人類文明的發展趨勢,灌裝水及軟飲料市場的安全化是城市化的主要組成部分。一個使消費者放心購物的市場,有以下條件:商品的質量有保證;損失賠償與服務有保障;灌裝水及軟飲料市場準入的信托責任的培育與道德養成的機制;立法到執法到守法的交叉問題突出,需要理順和監管。
②長期以來在灌裝水及軟飲料市場的管理中一直強調對商業市場主體行為的規范,對制假、售假者的打擊,但存在一個重大的制度性的設計缺陷,就是忽視對市場管理者的制約。這一環節的缺失使得政府對市場管理的措施、規章制度、法律法規常常不能落到實處。管理成本和法律制度及監管者的自身素質等是造成當前灌裝水及軟飲料市場上種種問題的一個重要因素。當前加強其銷售市場結構治理就是要在進一步規范商業市場主體行為的同時,強調對市場管理者行為的規范。
③當前國內針對結晶和固化食品的安全方法較多,對灌裝水及軟飲料市場的研究和防范偏少。歐盟和北美地區對相關產品實行CE認證的標準非常嚴格,灌裝水及軟飲料市場的活性參數和食用期和臨期標準相當規范,用嚴刑峻法和國家信譽來規范灌裝水及軟飲料市場。在這一點上,我國灌裝飲用水市場還有較長的路要走。
④本文探討了灌裝水及軟飲料市場規范和商業道德并探究了企業家和使用者之間可能的博弈及灌裝水及軟飲料市場規范的商業價值與社會的永續發展的意義,關乎民族生存與發展;對市場行為者的規范,強于道德與良知。加強對于灌裝水及軟飲料包裝材料的檢驗;合理選擇貯存與紫外線照射的影響;定期對管道、設備污染消毒劑殘留進行視頻和留樣檢驗;從根本上消除灌裝水及軟飲料商品銷售市場中逆向選擇機制,建立良好的市場秩序。
⑤灌裝水及軟飲料市場規范與質量提升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大趨勢,企業市場主體的博弈只是利益調節的一個組成部分,參照歐美國家的經驗,灌裝水及軟飲料市場產品消費大,產銷量逐年遞增,其質量如何直接關系消費者身體健康。希望生產市場主體提高質量意識,嚴格按照產品標準進行管理,生產出讓消費者放心的產品。灌裝水及軟飲料質量進一步加強標準化研究和減少企業家的博弈是深入研究本課題的建議。
參考文獻:
[1]摘自食品伙伴網,相關鏈接: http://news. foodmate. net/2017/01/412781.html.
[2]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食品生產管理司.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審查指南(2006版)[M].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7.
[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GB 8537-2008,飲用天然礦泉水[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8.
[4]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GB 17323-1998,瓶裝飲用純凈水[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