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靜麗
摘要:行政事業單位是社會經濟發展的服務者,其本身平穩運行離不開一定的物質基礎,這樣就形成了一定的資產積累,隨之而來也產生了資產管理的有關問題。從本質屬性上來說行政事業單位的資產屬于國有資產,所以科學合理地開展資產的清查和管理尤為重要。本文主要分析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清查工作內容及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一些改進措施。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清查;問題;應對措施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發展水平不斷的提高,國家對于一些行政事業單位的投資力度也不斷地加大,政府希望能夠通過增加財政的投入來使得行政事業單位有更好的發展,為我國經濟穩定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隨著我國采取的財政扶持力度不斷地在加大,行政事業單位所購置的資產也越來越多,與之相對的資產管理的難度,也就變得越來越大。行政事業單位,為了能夠更好地管理資產,逐步地探索改變以往的資產管理方式,來滿足行政事業單位長期對資產管理的相關要求,有一些事業單位缺少資產管理的經驗,在管理過程中依然存在著許多的問題。本文就對于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清查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重點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應對措施,供大家參考。
一、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清查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有經濟犯罪行為
行政事業單位因管理不善,制度不完善等原因存在大量的賬外資產,這就導致了部分國有資產都沒有被行政事業單位內部人員監管。這就為行政事業內部人員建立自己的小金庫提供了方便。有許多沒有記錄,并且沒有歸賬的國有資產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人員的手中流動,這就嚴重的影響了我國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的運作效率,也同時影響了行政事業管理階層人員以及資產清查人員,對于單位所有資產的正確評估。最為關鍵的一點就是,內部人員小金庫的建立,也為行政事業單位的腐敗提供了良好的土壤[1]。
(二)內部人員存在嚴重“小金庫”現象
如上一點所說,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資產管理,存在著很多問題,這就為行政事業單位人員進行經濟犯罪提供了有利的機會,所以這些年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經濟犯罪,腐敗的現象屢見不鮮。近年來,以我國中紀委為核心的專門懲治經濟犯罪活動的力度越來越大,懲治的范圍也在逐漸的擴大,與此同時,也揪出了很多行政單位的經濟罪犯。但是這種懲治糾察活動只是管理行政單位資產的一種方法,我們應當從制度上對于這些單位的資產進行有效的管理,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的切除經濟犯罪的根源,從根本上解決經濟犯罪的問題[2]。
(三)掛賬情況
現在的單位在履行其職責的過程當中會與一些現實的經濟存在著交集,所以就出現了一些長期掛賬的現象。一些行政事業單位為了促進所在地區經濟的發展,會請相關行政人員負責參與一些項目。但是如果這些項目出現了一些突發性的情況或者相關負責人自身出現了一些問題,就會直接導致賬戶的凍結或資金產生中斷,形成掛賬的現象,這就造成了我國國有資產的損失[3]。
(四)資產權屬不清
我國行政事業單位中的資產大多都是國有資產,是我國政府運用財政的資金購買而來。然而,行政事業單位對這些國有資產并沒有進行適當的管理,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資產的混亂,對于資產的管理方法也不科學。國有資產是有其特殊性的,如果不能夠及時明確國有資產的產權。那么在今后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以及使用的過程中,都會面臨著多種多樣的問題。這樣不僅僅會加大相關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清查人員的工作量,也會增加他們的工作難度。
比如,行政事業單位車輛的行車證、房產證以及土地證有些并不是行政事業單位的,但因為一些歷史和地域等原因在賬面上顯示卻是本單位的,這些產權不清的現象,就好像一個黑洞。在行政事業單位進行資產清查的過程中,造成了很多的麻煩,也為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造成了很多障礙[4]。
二、應對措施
(一)完善監督、管理體制
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清查的內容十分廣泛,不單單是一些固定資產,還有銀行存款、現金、股權投資等等,所以想要管理好行政事業單位的資產,就必須有一套嚴格的管理監督制度,首先資產管理人員在進行事業單位資產管理的時候,應當按照資產的類別規格,存放地點以及使用人等等進行歸類,資產管理部門應當要安排人員進行定期的核對管理,其次對于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的購置處置,內部轉移以及保養等等,應當要按照有關的規章制度進行辦理,并且相應的管理人員應當在資產賬單上進行仔細的登記,全面地反映該單位的資產情況。當資產清查中發現問題時,應當要及時的解決,追究責任到人,嚴格單位的紀律,加強單位內部的監督,從而保證資產購置科學合理,使用高效。
(二)健全我國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制度
在新形勢的背景之下,我國行政事業單位應當建立與國家總體治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相匹配的資產管理體系,以此來提高我國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的水平,從而保證行政事業單位能夠安全,有效地運轉履行自身為人民服務的職責。對此我們應當從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環節,相關配套措施,制度管理等方面入手,在現有的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體制的基礎之上,健全相關的法律制度和內控機制,對行政事業單位實行資產管理與預算機制相結合,各個管理環節相互銜接,并且能夠有效地制衡資產的管理體系,通過細化相關的資產管理工作,從而使內外監督相互結合,使得行政事業的資產得到更好的使用。
(三)規范流程,加強內控
由于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的過程中缺乏可以依照的具體標準,對資產把控的力度不夠,導致政府資產管理的意識淡薄,資產的利用效率較低等情況出現。所以,在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的過程中,加強內部控制的應用,提高資產的利用率,將資產用到實處。通過從單位的內部部門入手,實現部門內部工作分工的明確化、合理化,對行政單位的財政部門進行有效的改革,落實相關的資產管理制度,政府采購應嚴格按照批準的預算執行,根據已批復的政府采購預算范圍、數量、金額和要求,編制政府采購計劃,報上級審批后再行組織購買,每筆資產的支出必須要有明確詳細的記載。健全完善的職業評估體系,對工作人員進行階段性的評估考核,對于優秀的員工采取獎勵機制,不合格的員工進行相關的教育和培訓,直至合格才能繼續進入工作崗位。
(四)充分利用資產信息系統資源
行政事業單位應當進一步的規范相應的信息系統的管理,提升行政事業單位信息化的管理水平,通過優化一些管理的流程,以及加強資產的動態管理,從而合理的使用行政事業單位資產信息,逐步推進相關資產的網上辦理,熟練各種軟件以及資產清查的操作,進而推進我國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的透明化,公開化,進一步提高單位的服務水平,為信息一體化的建設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結束語
行政事業單位的資產管理是一項十分復雜的工程,通過進行資產的清查,不僅僅能夠提高相關領導管理人員的資產管理意識,并且摸清各單位的資產。資產的管理,也要從實際情況出發,建立相應的管理機制,明確管理的目標與責任,強化相應的資源配置,建立有效的評價體系,完善相應的考核制度,從而保證我國國有資產安全有效地利用,促進行政單位更長久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黃緒全.廣西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清查工作研究[J].經濟研究參考,2016 (41):4-6.
[2]蘭海霞.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清查問題淺析[J].財訊,2017 (20):112-113.
[3]方曉陽.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清查與管理研究[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7 (30):11-12.
[4]胡婷婷.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清查問題探討[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7 (1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