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奎紅 張銳鋒
摘要:目前,我國各方面建設都在快速發展,對電力能源需求與日俱增,如何保證供電安全逐漸成為電力企業的首要工作。作為電力能源供應的主要載體,做好安全工作不僅能夠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還可以保證內部員工的人身安全,降低安全事故發生的概率。在這種環境下,建立電力企業安全人力基礎體系具有重要意義?;诖?,本文對安全人力基礎體系的建立策略展開探討。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construction of all aspects of China is developing rapidly, and the demand for electric energy is increasing day by day. How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power supply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primary task of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s. As the main carrier of electric energy supply, doing well the safety work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the enterprise, but also ensure the personal safety of internal employees and reduce the probability of occurrence of safety accidents. In this environment,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stablish a safety human foundation system for power companies.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stablishment strategy of the safety human foundation system.
關鍵詞:電力企業;安全管理;人力基礎;基礎體系
Key words: power enterprise;safety management;human foundation;basic system
中圖分類號:F279.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8)32-0076-02
0 引言
通過對電力安全事故進行分析,我國電力企業安全生產面臨極大的挑戰與威脅,相關數據現實絕大部分的電力安全事故都是由人員因素產生的,不管是技術、設備人員在其中的影響都是很大的。為了保證電力生產的安全進行,企業管理者必須有正確的安全管理意識,能夠有效處理安全投入與經濟效益之間的關系,以此為基礎建立健全電力安全管理體系,從而保證各項工作的有序進行。
1 電力企業安全體系的主要內容
對于電力企業來講,安全問題是必然存在的,良好的處理方式能夠降低企業人員成本,提高企業經濟效益,這也是安全體系建立的主要目的。從狹義上來看,安全管理主要是通過先進的技術保證電力系統設備的穩定運行,降低實際生產過程中可能產生的失誤或者事故[1]。從廣義上來看,安全管理涉及生產過程中人、系統、環境等多方面的隱私,如何將這些安全隱患控制在有效范圍內是安全管理的主要目的。相比于一些先進國家,雖然我國電子自動化技術的研究和創新受到很多關注,整體水平也有所提高,但仍舊處于落后狀態,自動化技術不夠完善,在應用中存在很多有待解決的問題。在市場經濟發展下,電子自動化技術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我國在這方面的技術水平也有了新的突破,創新發展中在借鑒國外先進技術的同時還需要從我國基本國情與實際情況出發,建立符合中國特色的科學技術,這也為電力企業安全體系的建立提供了良好的支撐條件。從實際情況出發,安全體系按照發展過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其主要包括:第一,基礎階段,我們也可以將其稱之為前期階段,主要是技術、設備方面,在保證技術水平的基礎上,降低設備發生故障的概率,從而保證電力生產整個過程的安全進行。第二,保證行為、技術的規范性,我們可以將其稱之為管理階段,在生產運行中采用科學管理方法,提高行為、技術的有效性、規范性,合理應用自動化技術。第三,建立安全文化機制,這充分體現了電力企業以人為本的管理原則,突出人員在安全管理中的重要性,通過培訓、教育等多種方法提高員工安全意識、完善技術管理體系、建設良好的企業文化,在多方面作用下完善企業安全管理機制。
2 影響電力企業安全生產的主要因素
2.1 人員因素 人員是電力生產活動的主要參與者,工作人員的行為、能力對電力安全生產具有直接影響,人具有主觀能動性,在很多時候他們的思想意識和行為能力都較為關鍵。首先,管理人員,電力企業管理者沒有足夠的安全生產意識,缺乏國家政策、法律法規的了解,在實際工作中不能根據自身情況制定符合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在崗位責任劃分上含糊不清,基層管理人員沒有嚴格遵守安全管理標準,甚至一些企業為了提高經濟效益忽視安全管理,對生產中存在的安全隱患與潛在危險視而不見,加大了安全事故發生的概率[2]。其次,基層員工,電力企業勞動環境比較復雜、專業性強,對員工的技術能力、綜合素質要求很高。然而部分基層員工知識文化水平較低、業務不熟練,無法對生產中存在的潛在危險進行識別、規避,在實際工作中經常存在違規操作、盲目操作等行為,嚴重威脅電力生產的安全進行。
2.2 技術因素 技術因素主要是指電力企業生產運行中,能夠保證安全工作的一切技術手段。比如:信息化技術,應用信息化技術能夠實現電力資源的合理配置,保證生產工作的安全進行。與此同時,還能夠為企業電力系統維護管理提供可靠的參考依據,實現動態化的管理,針對電力系統生產運行中存在的故障隱患或危險因素全面的預測、監控,提高企業安全事故預防水平。但是,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各行業對于電力能源需求不斷增長,電力企業為了獲取短期的利潤過于追求電能產量,忽視了信息技術的應用。從而導致企業信息化水平不高,由于信息傳遞不及時、不全面給生產調度及安全監督帶來很大影響。
2.3 物質因素 物質因素涉及電力企業生產運營中所需要的一切物質資源,比如:安全工具、設備等等,這部分物質的維護與管理是保證企業安全生產的基本要求。在電力生產過程中經常會使用到各種工具、器具,這對電力設備安全穩定的奠定了基礎保障[3]。但是在實際工作中,部分企業的安全工器具并沒有得到很好的維護與管理。新設備的使用缺乏合理性與現場檢驗;現場工具的擺放與管理混亂,嚴重影響企業安全生產運行效率;部分企業在安全工器具的資金投入有所欠缺,工具質量無法滿足實際要求;沒有形成定期的檢查、維護制度,工器具老化嚴重、故障頻發,存在安全隱患。
2.4 其他因素 針對電力企業安全影響因素涉及很多方面,我們大致可以將其劃分為幾種如圖1所示,除了人員因素、技術因素、物質因素等,還包括非常多的原因,電力企業作為國有企業的一部分,受到國家政策的扶持,一些電力企業思想觀念守舊,沒有創新意識,無法為客戶提供優質的服務,對時代發展和政策方針掌握不足,不利于企業的長遠穩定發展。
3 電力企業安全人力基礎體系建設策略
3.1 人員管理 安全人力基礎體系建設主要以人員管理為基礎,新經濟時代人力資源是企業的重要動力,其對企業的戰略性方案、文化發展、組織規劃、管理制度、信息技術、品牌形象等都具有直接作用。如何激發員工的潛在能力與創新意識,幫助他們學習新技術、掌握新知識是提高企業內在實力的基本依據。首先,重視員工培訓。如果要組建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員工隊伍,加強日常的培訓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員工技術水平的提高能夠保證操作的規范性、安全性,有效降低安全事故。因此,企業必須加強技術培訓與安全教育,結合時代發展提高員工綜合水平,讓他們掌握新技術、新知識的應用,并擁有較高的安全意識[4]。其次,堅持以人為本原則,建立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針對員工工作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從心理、身體多方面入手,采取正確的疏導方式與安全策略,形成良好的企業文化分為,在長期經營下將人力資源轉換為企業實力水平,占據穩定的市場地位。另外,建立健全獎勵機制,發揮員工的主觀能動性與創造力,通過適當的獎勵鼓勵員工積極的投入到安全生產當中來,自覺維護企業的利益,能夠將個人發展與企業長期目標相結合。
3.2 技術管理 信息技術在電力企業中的應用較為突出,電力企業安全人力基礎體系體系建設管理人員必需要與正確的管理理念,能夠提高安全方面的投入水平,從技術上、管理上多方面入手消除存在的安全問題。針對信息化的發展,保證信息安全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目前,信息系統逐漸融入到電力企業的生產、經營、調度運行等各個方面,為了保證信息技術的應用,企業應該加強技術人員的安全管理,制定科學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安全風險管理機制,結合行業特點對信息系統進行定期的檢查與維護,從軟件、硬件、環境、多方面入手全面提高電力企業信息化水平。
3.3 完善安全人力基礎體系 首先,完善安全管理理論體系,能夠將安全工作灌輸到日常管理中,在共同參與下提高員工經驗水平,豐富安全管理理論體系,加強相關方面的指導與建議,制定安全管理方案,以此為基礎保證員工行為活動的規范發展。其次,建設與之相匹配的組織機構,安全管理工作需要有一個科學合理的作業流程與組織機構,針對資源配置、運轉模式、分工寫作等多方面做出明確說明,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安全管理的有序發展。另外,制定切實可行的安全管理責任制度,將安全責任劃分到具體的崗位、部門、人員,明確安全管理規范制度的重要性,優化安全管理流程,保證電力企業生產運行的規范化、高效化、科學化發展。最后,完善安全監督體系,按照我國政策文件與法律法規要求,形成專業的安全監督體系,對企業生產運行工作進行全方位的監督,不僅要運用專業的安全理論知識,還要對存在的安全問題和風險隱患進行分析,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預防控制。
4 結語
總而言之,電力企業安全人力基礎體系建設主要圍繞的還是人員本身,企業在這方面管理中必須有足夠的重視,能夠完善安全管理理論體系,建設預制相對應的組織機構,制定切實可行的安全管理與安全責任制度,加強全過程的監督,從多方面入手提高電力企業安全生產水平。
參考文獻:
[1]馮濤.電力生產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J].技術經濟與管理,2017,38(16):119-120.
[2]王啟剛.電力行業安全生產的管理思考[J].電子測,2016(4x):115-116.
[3]蔡萬燦.電力安全生產管理存在問題及優化措施[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7(18):133-134.
[4]劉朝祿.淺析電力企業安全生產形勢及問題探討[J].山東工業技術,2017(0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