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陽東方醫院(471003)韓念 談萬芬 林曉丹
有統計資料表明,超過80%的護理人員長期處于高負荷工作狀態,對于護理工作的從業意愿不強[1]。鑒于此,本文重點探究心外科監護室護士的心理壓力程度及原因,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1 基本資料 將我院41名其他科室護士與41名心外科監護室護士納入研究,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其中,兩組護士的基本資料為:對照組:女41例,平均年齡(23.7±15.4)歲,平均護齡(4.6±0.8)年;觀察組:女41例,平均年齡(23.2±15.1)歲,平均護齡(4.5±0.8)年。兩組護士在一般資料上對比基本無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兩組護士均知悉此次調查內容,并簽署調查同意書。
1.2 調查方法 兩組護士均發放我院自行研發的護理人員心理壓力自量表,即以90項癥狀清單為參照,涉及情感、軀體等方面內容,制定護理人員心理壓力自量表,并且詳細列出產生心理壓力的原因,對比兩組護士的心理壓力程度,分析心外科監護室護士的心理壓力產生原因。

附表 兩組護士心理壓力測試結果對比[n(%)]
1.3 判定標準 發放我院自行研發的護理人員心理壓力自量表,對比兩組護理人員的心理壓力程度[2]。其中,心理壓力程度可分為重度、中度、輕度;各項評分由0~5分不等,低于100分為無壓力,高于100分低于120分為輕度壓力,高于120分低于140分為中度壓力,高于140分低于160分為重度壓力。
1.4 統計學分析 選取SPSS16.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加以處理,(±s)為計量資料,兩組對比采取t進行檢驗,計數資料采取百分率(%)加以表示,兩組對比采取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護士心理壓力測試結果對比 在心理壓力測試結果指標上,觀察組與對照組相比明顯更高,兩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附表。
2.2 心外科監護室護士心理壓力原因 經調查研究表明,41名心外科監護室護士中輕度壓力5例、中度壓力21例、重度壓力15例;23例護士認為高強度工作量是產生心理壓力的首要原因,11例護士認為工作環境封閉是產生心理壓力的主要原因,7例護士認為缺乏護理經驗是產生心理壓力的次要原因。
3.1 調整護理工作量 在實際工作的過程中,醫院主動轉變傳統工作理念,堅持實事求是的工作原則,加大對于護理人員心理壓力的重視程度,綜合考慮造成護理人員心理壓力的因素,重視護理人員的心理健康,利用增加護工人數及護士編制等手段調整護理工作量,合理配置護理人員,納入崗位職責、崗位人數、職稱等標準制定工作表,并且引入彈性排班機制,為護理人員營造較為輕松的工作氛圍[3]。
3.2 實行人性化管理 在實際工作的過程中,醫院主動轉變傳統工作理念,堅持以人為本的工作原則,加大對于護理人員心理壓力的重視程度,實行人性化管理模式,以滿足患者合理醫療服務需求為前提,實現護理崗位機制,有助于樹立護理人員的崗位責任感。
3.3 組織技能點培訓 在實際工作的過程中,醫院主動轉變傳統工作理念,堅持可持續性發展的工作原則,加大對于護理人員心理壓力的重視程度,樹立護理人員職業道德,以護理職責為切入點,以尊重生命、熱愛生命為準則,積極組織一系列崗位培訓,力求“四心標準”,即關心、愛心、細心、耐心,從根源上認識到護理工作的重要性。
綜上所述:工作壓力、氣氛緊張、缺乏護理經驗是造成心外科監護室護士產生心理壓力的主要原因。由此可見,調整護理工作量、實行人性化管理、引入輪崗制度、開展知識培訓能有效改善護理人員心理狀況,值得在護理實踐中推廣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