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都熱依木?艾尼
【摘要】目的:研究健康宣教對艾滋病防治效果。方法:選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期間本轄區的150名艾滋病高危人員作為研究對象,將其依據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n=75,未實施健康宣教)和觀察組(n=75,實施健康宣教),對兩組艾滋病感染率、艾滋病防治知識掌握情況進行比較。結果:觀察組艾滋病感染率低于對照組,其艾滋病防治知識掌握評分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具有顯著性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艾滋病高危人群進行健康宣教,可有效預防和減少艾滋病,提高艾滋病防治知識的認知,值得在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廣泛應用。
【關鍵詞】艾滋病;健康宣教;防治效果
【中圖分類號】 R512.91
【文獻標志碼】
B【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9-013-01
艾滋病屬于臨床十分常見的呈進行性發展的慢性致死性傳染病之一,調查資料顯示,艾滋病依然以每年30%的感染速度持續增加,且截止到目前為止,尚未研究出可治愈的藥物或方法,大多數患者會因此徹底喪失信心,增加心理負擔。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對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生活質量至關重要[1]。本文選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期間本轄區的150名艾滋病高危人員作為研究對象,現作以下報道: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期間本轄區的150名艾滋病高危人員作為研究對象,將其依據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n=75)和觀察組(n=75)。對照組男48例,女29例,年齡18-35歲,平均(275±42)歲;觀察組男47例,女28例,年齡19-36歲,平均(286±41)歲。對比兩組自然資料,組間不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可進行比較。
12方法對照組未實施健康宣教,觀察組實施健康宣教,主要內容如下:①將艾滋病預防控制宣傳手冊、資料及一盒安全套發放給成員;②疾控中心需要定期舉辦艾滋病防治的專題講座,與衛生部、公安部工作人員公共進行動員宣教,促使本組成員積極參與到講座中去,安排專家予以宣教,對參與者隱私要做好保護措施;③針對其中自我感覺疑似艾滋病的病例,需要將疾控中心的聯系方式、咨詢途徑等告知給成員,以便其隨時進行咨詢;④提醒本組人員對安全套要正確運用,以更好的保護自身健康。禁止參與有償獻血,尤其是存在男同經歷者禁止使用公共用具。各季度均進行1次宣教,并制定相應的調查問卷評定宣教結果;⑤針對屢教不改依然從事嫖娼行為或戒毒無效的成員,可進行心理和健康咨詢。
13觀察指標隨訪1年內兩組艾滋病感染率,采用艾滋病疾病防治知識問卷評定患者對艾滋病知識的掌握情況,總分值為100分,得分越低說明對艾滋病防治知識的掌握能力越低[2]。
14統計學處理通過統計學軟件SPSS220對得到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艾滋病防治知識掌握評分運用(x±s)表示并行t檢驗,艾滋病感染率運用百分率(%)表示并行x2檢驗,如若P<005,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艾滋病感染率低于對照組,其艾滋病防治知識掌握評分高于對照組,兩組間的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見下表所示。
3討論
艾滋病是感染性病毒疾病,其本身的生物學特性非常復雜,無論是研究相應的疫苗還是采取臨床治療措施,都存在著很大的難度。目前臨床還未研究出特效的生物疫苗,多選擇健康宣教的方式對艾滋病進行有效預防,且監控艾滋病高危人群,做好艾滋病感染預防,亦是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不可推卸的責任[3]。艾滋病的傳播途徑以性傳播、母嬰傳播、血液傳播為主,其已經成為全世界共同關注的疾病類型。通過對艾滋病高危感染人群進行健康宣教,可顯著提高其自我預防意識和保護能力,積極配合采取各種預防措施,以有效降低艾滋病發病率。并且健康宣教可幫助人們改變錯誤的性觀念,正確使用安全套,從而對艾滋病進行根本性的預防和控制[4]。
本次研究發現,觀察組艾滋病感染率低于對照組,其艾滋病防治知識掌握評分高于對照組,組間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由此說明,對艾滋病高危人群進行健康宣教,可有效預防和減少艾滋病,提高艾滋病防治知識的認知,值得在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張穎美.健康教育在艾滋病高危人群干預性防治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28):295-296
[2]宋旭東.對艾滋病高危人群進行健康宣教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5,13(08):178
[3]陳慧雯,譚劍明.健康宣教提升艾滋病患者服藥依從性的作用分析[J].當代醫學,2015,21(05):114-115
[4]孫林嵐,丁永軍.心理護理結合健康宣教對艾滋病病人自我效能的影響[J].實用預防醫學,2014,21(06):762-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