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國軍
【摘要】目的:探究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腹股溝疝的臨床療效。方法:病例資料為在我院接受治療的107 例腹股溝疝患者,選擇年限為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用數字法將患者分為53 例的實驗組(行無張力疝修補術)與54 例的對照組(行傳統手術),觀察兩組患者手術時間、疼痛感評分(VAS)、疼痛持續時間以及并發癥發生率。結果:實驗組患者手術時間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實驗組患者VAS 評分分、疼痛感持續時間明顯低于對照組;實驗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結論:無張力疝修補術在治療腹股溝疝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有較高的安全性,手術時間少能夠減輕患者的痛苦,應在臨床中積極推廣。
【關鍵詞】無張力疝修補術;腹股溝疝;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543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9-193-01
腹股溝疝俗稱“疝氣”,目前臨床上常采用手術修補的方式治療腹股溝疝。本文主要對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腹股溝疝進行探究,現進行如下報道。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組病例資料為在我院接受治療的107例腹股溝疝患者,選擇年限為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用數字法將患者分為53例的實驗組(行無張力疝修補術)與54例的對照組(行傳統手術)。實驗組中男28例,女25例;年齡在19~78歲,平均為(5268±421)歲,病程為06~6年,平均病程為(324±015)年;對照組患者中,男性為27例,女性為27例;年齡在18~79歲,平均為(5302±419)歲,病程為05~55年,平均病程為(301±013)年;兩組上述一般資料間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 >005),能進行比較。
12方法所有患者在治療均采取相同的治療方式進行治療。對照組中的患者采用傳統手術治療,患者行椎管內麻醉,麻醉完成后,將患者疝囊頸部切斷,并進行高位結扎,將各層組織進行分離,對腹內斜肌下緣以及腹橫腱膜弓進行處理,最后進行縫合。實驗組患者采用無張力疝修補術進行治療,還則同樣行椎管內麻醉,在患者腹股溝區切口,將各層組織進行分離,然后分離疝囊,將疝囊內容物還納入腹腔,用網狀補片進行固定、縫合,然后對外層組織進行縫合。
13觀察指標觀察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后12 h的疼痛情況以及疼痛持續的時間,并對患者并發癥的發生情況進行記錄。
14療效評價標準患者術后12 h疼痛情況根據VAS評分情況進行判斷,總分為10分,得分越高患者的疼痛情況越嚴重。患者的并發癥發生情況根據術后感染、陰囊積液以及切口異物感進行判斷。
15統計學分析SPSS180軟件統計分析此次研究數據,VAS評分、疼痛持續時間以及手術時間以(x±s)表示,使用t 檢驗,不良反應發生率以(%)表示,用x2檢驗,如若P <005,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手術時間、VAS評分以及疼痛持續時間進行比較實驗組患者手術時間(503±034)分明顯低于對照組(689±027)分,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t =31368,P =0000);實驗組患者VAS評分(328±026)分、疼痛感持續時間(319±016)天明顯低于對照組[(597±019)分、(541±052)分],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實驗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 (189%)明顯低于對照組(1296%),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x2=4744,P =0029)。
3討論
腹股溝疝也可以稱作疝氣,是普外科中常見的一種疾病,多數是由于咳嗽、重體力勞動、排尿困難以及便秘引起的,使腹腔中的壓力比較大,最終沖破了腹膜,主要臨床癥狀表現為患處部位內臟器位置有包塊凸起,據相關報道顯示,男性的發病概率要遠大與女性的發病率,兒童以及青壯年的患病的概率更高,通常為斜疝,老年男性患有直疝的概率更高,患病的部位主要在患者的兩側。一旦患有腹股溝疝,必須及時進行處理,如果不及時進行處理,會導致疝囊不斷增大,甚至會進入到陰囊當中,會產生疼痛感,并伴有尿急、尿頻等癥狀,也會導致患者吸收出現問題,最終使患者的免疫力下降,嚴重中情況下,會對患者的生育能力造成影響。當下無張力山修補術是臨床治療疝氣的首選方式,主要有填充式與平片式兩種手術方案,品片式是臨床中較為常見的治療方案。通過無張力疝修補術具有創傷小,安全高的優勢,同時也能夠緩解患者的不適感。傳統的疝修補術原理主要是利用縫合的方式對缺損患部進行修補,對患者的癥狀能夠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這種手術方式存在許多不足,在修復完成后張力比較大,導致切口處會存在異物感,并且也不利于組織愈合。因此,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發達,無張力疝修補術在臨床上逐漸被應用,無張力修補術是利用人工材料增強腹股溝管后壁,通過這樣的手術方式,不會對腹股溝的結構造成破壞并且能夠降低并發癥發生率,也能夠避免傳統手術帶來的一系列問題。本文主要對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腹股溝疝的臨床療效進行探究,實驗組患者手術時間(503±034)h明顯低于對照組(689±027)h,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減輕患者的痛苦;從患者的疼痛感來看,實驗組患者的疼痛感明顯低于對照組,并且患者的疼痛持續時間也明顯低于對照組,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舒適感;實驗組中,1例患者發生并發癥,對照組中7例患者發生并發癥,實驗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189%)明顯低于對照組(1296%),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x2=4744,P =0029)。綜上所述,無張力疝修補術在治療腹股溝疝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有較高的安全性,手術時間少能夠減輕患者的痛苦,應在臨床中積極推廣。
參考文獻
[1]陳明學.充填式無張力和平片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腹股溝疝氣的臨床療效差異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5,13(30):70-71
[2]姚競智,徐洪全,王貽東,等.不同方式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腹股溝疝氣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3,20(5):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