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俐
【摘要】目的:信息支持對減輕母嬰分離早產兒母親產后焦慮的影響。方法:選擇20167月-20183月間在我院生產的104例早產兒,將104例早產兒母親納入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產婦劃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52例,為研究組產婦提供信息支持,為對照組產婦提供常規護理服務,評價兩組產婦焦慮評分及滿意率評價結果。結果:分娩當日兩組產婦焦慮評分結果比較無統計學意義,(t=0927,P>005);產后第28天再次測評,研究組產婦焦慮評分優于對照組,(t=16067,P<005)。研究組產婦非常滿意率32例(6154%),高于對照組20例(3846%),(x2=10654,P<005)。結論:護士為早產兒母親提供信息支持干預,可有效提高產婦滿意率,改善焦慮評分。
【關鍵詞】信息支持;母嬰分離;早產兒;焦慮
【中圖分類號】
R181.3+2【文獻標志碼】
B【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9-243-01
早產兒指<37周的活產嬰兒,引起早產的主要因素包括母親合并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前置胎盤、羊水過多、臍帶異常等,相較于其他足月兒,早產兒器官功能與環境適應能力均相對較差,早產兒存活率相對較低。早產多為突發事件,對孕期婦女身心均造成較大影響,可能導致產婦出現不良情緒,引發身心應激反應[1]。且早產兒多需轉入暖箱內單獨護理,母嬰分離后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加重母親的焦慮程度,影響母嬰情感發展。文章選擇20167月-20183月間在我院生產的104例早產兒,分析信息支持的干預效果,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20167月-20183月間在我院生產的104例早產兒,將104例早產兒母親納入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產婦劃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52例,研究組:年齡范圍在23-35歲,平均為(293±21)歲,剖宮產19例、自然分娩33例;文化水平:小學10例、初中9例、高中15例、大專18例。對照組:年齡范圍在23-35歲,平均為(287±20)歲,剖宮產20例、自然分娩32例;文化水平:小學11例、初中10例、高中16例、大專15例。兩組產婦一般資料結果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研究組:產后當日采用焦慮評分進行評估,在對照組護理基礎上增加信息支持干預,包括:①主動關心產婦,介紹新生兒科環境、結合圖文手冊進行講解,告知科室醫療團隊,重點解釋早產兒常規治療內容,介紹早產兒暖箱設置及應用優勢,提供照片進行解釋。②指導產婦學會擠出乳汁的方法,告知如何正確保存母乳,使用嬰兒模型為產婦宣教,提前訓練產婦學習母嬰接觸、撫觸、母乳喂養姿勢、洗澡等技巧,鼓勵產婦訴說內心想法,提供知識宣教,針對產婦提出的問題給予專業解答[2]。③出院前登記產婦一般資料,設立電話咨詢途徑,讓產婦出院后可隨時聯系護士,介紹早產兒在新生兒科的情況,可提供照片、視頻等方式改善產婦不良情緒。早產兒出院時,護士為產婦發放知識宣教手冊,告知定期復查的必要性,強調居家護理注意事項。
對照組:提供生活護理、皮膚護理、心理疏導、飲食指導、出院宣教等。
13觀察指標SAS焦慮評分標準:<50分為無焦慮;50-59分為輕度;60-69分為中度;>70分為重度[3]。
14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用x±s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評估兩組產婦焦慮評分產后第28天再次測評,研究組產婦焦慮評分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評估兩組產婦滿意率研究組產婦非常滿意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討論
焦慮是機體針對可能存在的不明顯的危險因素產生的憂慮及不良預感,焦慮情緒會讓患者產生身心不適感受,文章研究對象為早產兒母親,因早產兒出生后需進入新生兒科接受進一步治療與支持,出現一段時間的母嬰分離,母親短時間內無法執行母親角色,出現情感分離現象。此外母親擔憂早產兒恢復情況,擔憂封閉環境中早產兒治療現狀等,直接影響產婦不良情緒,而不良情緒的發生可能影響產婦產后恢復效果,因此針對早產兒母親加強早期積極護理干預十分重要。
文章結果表明產后第28天再次測評,研究組產婦焦慮評分、非常滿意率優于對照組,P<005;分析原因發現,為研究組產婦提高信息支持干預,護士通過為產婦進行焦慮評分,掌握產婦壓力現狀,通過給予健康指導及心理咨詢等措施,在某種程度上積極緩解產婦心理壓力,調節神經內分泌系統,針對產婦特殊心理需求提供信息支持。護士積極鼓勵產婦主訴內心想法,為產婦提高科學解答及專業護理支持,了解產婦身心需求,積極滿足,結合多種信息支持方法,如圖文手冊、視頻、網絡等多種方式與產婦交流早產兒信息,出院后繼續干預,讓產婦及時掌握早產兒治療現狀,取得患者信任,緩解不良情緒[4]。
綜上所述,護士為早產兒母親提供信息支持干預,可有效提高產婦滿意率,改善焦慮評分。
參考文獻
[1]高海霞,徐桂華,高洪蓮等.互聯網信息支持對新生兒重癥監護室出院早產兒母親產后焦慮及抑郁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5,31(15):1113-1117
[2]方嬌嬌,張嵐,殷秀等.延續性護理模式對早產兒母親育兒認知與心理健康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17,52(8):938-943
[3]瞿彭亞男,張軍,范湘鴻等.早產兒母親心理健康問題及干預研究進展[J].護理學雜志,2017,32(12):102-105
[4]潘婷,劉欣,白利穎等.母嬰分離早產兒母親護理干預的研究進展[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8,24(4):490-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