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壯
【摘要】目的:傳染性疾病與其他疾病不同,其蔓延速度極快,有著極其廣泛的影響范圍,對人體具有極大的傷害。因此,傳染病防治成為了公共衛生監督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內容,人們對傳染病的防治給予了高度重視。公共衛生監督體制中對傳染病的防治做出了具體的內容和要求,并制定了相關措施,這些措施形成了一定的規模。但由于傳染病防止工作的理想模式與實際需求之間存在較大差異,特別是在監督執法方面遠不及食品衛生與公共場所衛生。因此,目前傳染病的防治監督工作沒有達到預期效果。本文結合在傳染病防治監督領域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了初步分析。
【關鍵詞】傳染病;衛生;防治
【中圖分類號】 R197.324
【文獻標志碼】
B【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9-282-01
傳染病的防治監督是公共衛生監督中比較新穎的領域,受到了公共衛生管理領域的高度重視。傳染病對人體有著極大的傷害,并且還比其他疾病蔓延速度快,產生的影響也更大。衛生部門要增強全民自覺預防、抵抗傳染病的意識,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的規定對市民進行監督和管理。由于這些相關措施和內容正處于探索階段,許多理想的設想還需要與現實情況相照應。除此之外,很多對傳染病的防治和監督情況在落實過程中屢屢受到阻礙。因此,為了使傳染病的防治監督能更充分切實地落實到實際過程中,對基層傳染病的防治情況的了解十分必要。只有找到了傳染病爆發的根源,才能解決存傳染病的防治執法方案。只有這樣,才能在對應制度的建設以及執法力度的加強上實現真正的傳染病防治與監督。
1傳染病防治衛生監督的特點
11監督依據的寬泛性近幾年,隨著法律體制的不斷完善,傳染病防治的法律法規也得以健全,各種法律法規及規章數目眾多,具有寬泛性。
12監督對象的多樣性在《傳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規中,傳染病的防治監督管理的對象體現出來多樣性。傳染病防治衛生監督的對象包括地方各級人民政府、醫療衛生機構、健康產品生產經營單位等。
13監督內容的復雜性傳染病的防治衛生監督管理內容頗多,具有復雜性。主要是在管理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三個階段采取不同的措施,落實過程復雜多樣。具體的監督內容如下:醫療衛生機構預防接種、傳染病疫情報告、消毒隔離執行情況等。
14監督執法的專業性由于傳染病防治衛生監督內容的復雜性,對傳染病防治衛生監督人員的專業技術有了更高的要求。工作人員不僅需要熟知相關法律法規,還應對實際操作有充足的經驗,在醫學相關知識方面也應有良好的儲備,最重要的是星官監督執法的技能。
2傳染病防治監督中存在的問題
21衛生體制問題實行傳染病防治監督的主體是衛生行政部門,其執行者為衛生監督所中的職員。由于衛生監督體制存在很多漏洞,衛生監督部門雖然由行政部門委托授權,具有獨立監督執法權力,但其經費卻燒到了醫療保健機構和疾控機構的限制,出現了“監管一家親”的尷尬局面。更有甚者,一些地方的行政部門為傳染病監管提供了堅實的依靠,成為其監管的對象。衛生行政部門的現有體制存在許多弊端,并且,監管對象具有特殊性,這使得很多地方的防治監督工作變得形式化,失去了其實際價值。
22法律法規問題近年來,我國經濟飛速發展,法治建設也得以健全,我國的法律體系變得更加完善,之前實行的行政范圍內的傳染病防治監督體系要順應時代的變化,進行相應的改革,這樣才能使社會發展以及行政執法的需求得到滿足。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時代的發展,曾經在《傳染病防治法》中弊端開始凸顯出來,如處罰力度有限、法律責任規定不明確等,這些問題都需要及時得到改進,從而為傳染病防治工作的正常進行提供保障。在新的《傳染病防治法》中,對疫情報告、疫情控制、疫情隔離、患者的權力保護等方面都做出了最新的規定,明確了其相關法律責任。同時,對違法者也增大了處罰力度。不可否認的一點是,每一部法律都存在其局限性,新的法律仍需要不斷地改進與完善。
23執法隊伍建設如今,由于基層衛生機構的執法人員不足,經費也難以供應,基層衛生監督執法機構的執法力度十分薄弱。另外,基層衛生監督執法機構的職員大多數為年輕人,其學習專業與當前工作沒有必然聯系,因此在相關知識方面存在較大漏洞,并且積累的經驗也不足,造成了執法程序無法高效、準確地執行,對相關法律文件的落實也不足。執法隊伍的建設存在極大欠缺,對基層防治工作的開展和落實造成了嚴重影響,執法過程中的執行質量更是受到了極大的限制。
24人才比較短缺當前,人才短缺是基層衛生監督執法機構面臨的主要問題。根據統計分析,我國基層衛生監督執法機構在人才的需求上逐年增加,在我國衛生監督和社會保障良好發展的情形下,人才的需求量會持續上升。然而,我國高校培養出來的人才數量有限,不能滿足基層衛生監督執法機構的人才需求。而且,當下國家相關部門越來越重視基層衛生監督執法工作,人才的需求量更是前所未有的高漲。因此,要著重解決基層衛生監督執法機構的選人、育人、用人和留人的問題,以提供更多的人才資源。
25協作配合不夠傳染病防治衛生監督工作內容繁多,需要與衛生、環保等有關部門以及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單位進行合作,共同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然而,實際的操作過程中,有關行政部門和相關單位之間的協作存在很大問題,衛生監督工作不能做好。例如,在處理醫療廢棄物時,管理部門和環保部門之間的協作很難實現完美,還有傳染病防治相關監測和疫情報告的監督與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之間不能完美地融合,實現協作等。各部門與單位之間需要加強信息的溝通,以此來促進相互之間的協作配合。
26監督機構不健全如今,傳染病防治衛生監督體系已經基本成形,但與傳統領域的衛生監督相比,如公共場所、醫療服務等,傳染病防治衛生監督是一個較新的領域。因此,各級衛生監督機構之間存在許許多多的問題,例如監督機構不健全、隊伍不足、力量不夠等問題。特別是在基層衛生監督機構中,經常出現傳染病防治衛生監督部門缺失的現象,相關團隊和制度也存在漏洞。監督機構中沒有專業團隊,就意味著監督機構的廢棄,無法發揮其正常功能。這種監督機構的不健全需要得到改善。
3強化執法力度的對策
31深化深化聞聲行政部門的體制改革,首先要做到政、事分家,使醫療保健和衛生機構“一家親”的局面得到改變。衛生行政部門的職能轉變依賴于其行政力度的提升,要使進行衛生考核向在法律的支持下管衛生轉變。
32完善法律法規的完善需要行政執法部門對相關法律法規的充分認識與落實。依靠新《傳染病防治法》這一法律基礎,要盡快出臺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實施辦法》。此外,要增強行政執法的力度,需要在《刑法》的內容上做出適當的調整,使《傳染病防治法》中的嚴重違法造成的刑事責任能夠與《刑法》中的規定相對應。為解決行政執法過程中法律責任不明確的問題,需要制定《傳染病防治監督行政處罰實施細則》,以此增強監督執法的實際操作性,使行政部門的防治監督工作變得有法可依、有據可循。
33強化作為執行傳染病防治監督工作的主體,基層隊伍建設行政人員要增強其隊伍建設。首先,政府要在基層的經費供給、人員編制和裝備配置三個方面加以重視,使這三個方面的因素與實際的執法操作更巧妙地結合。第二,傳染病防治監督員需要定期接受傳染病監督防治方面的知識培訓,促進監督員對傳染病監督防治有關法律的學習和了解。此外,要加強監督人員的實際動手操作,通過實戰增強其對相關法律的掌握,并積累其相關方面的經驗,行政部門可以多開展相關的實踐工作。第三,行政部門需要增強制度的約束,建立監督執法責任追究制度并不斷完善,對監督人員進行嚴格的考核,并對其工作進行獎勵及懲罰,以此來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并強化其執法能力,提升其綜合素養。建立成一支優秀的傳染病防治監督執法隊伍,能為傳染病的防治和監督提供保障,并將法律法規認真落實下去,增強執法部門的執法力度。
34提高基層衛生監督執法機構職員的專業水平對傳染病防治監督工作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防治監督工作的順利展開有賴于監督人員較高的專業水平,防治工作的效果也會受到職員專業水平的影響。因此,在招聘員工時,要優先選擇具有醫學專業背景的學生,并對其教育程度進行篩選,優先錄取學歷本科以上的畢業生。除此之外,要定期舉行相關專業知識的培訓,提升員工的專業素養,增強其對相關專業知識的掌握情況。另外,還可以開展與傳染病防治有關的一系列講座和研討會,以更新員工對傳染病防治監督的觀念。基層衛生監督執法機構要定期組織工作人員參觀和學習其他工作單位在傳染病防治方面的工作方法和理念。工作人員在參觀其他單位時,可以與不同的員工進行傳染病防治與監督的心得交流,對防治和監督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進行討論,及時找到其解決辦法。
35重視衛生監督執法機構要對傳染病防治和監督的作用加以重視,并明確衛生監督執行機構在傳染病防治過程中所處的地位和作用。衛生監督執法機構不僅僅是政府的一個擺設,可以傳播傳染病疫情的情況,更重要的是能夠保障衛生監督執法機構的常規工作的穩定進行,并提升工作人員的待遇水平,保障其基本生活。
4小結
傳染病防治監督工作是如今衛生部門的重點工作之一,衛生部門對其重視程度很高,但有關傳染病的防治衛生監督工作受到了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在很長的一段實踐內都沒有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尤其是執法力度,欠缺很多。這與我國在衛生體制、法律法規的制定以及基層隊伍的建設三方面做的工作不夠充分有著必然的聯系。本文針對這三個方面提出的相應對策為傳染病防治衛生監督提供了保障。
參考文獻
[1]嚴霞.傳染病防治衛生監督的思考[J].中國衛生監督雜志,2015,(4):389-391
[2]劉紅瑩,田澤玲,王英浩等.北京市昌平區2013—2015年傳染病防治 衛生監督行政處罰情況分析[J].中國衛生監督雜志,2016,23(6):541-546
[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傳染病防治衛生監督工作規范[J].中國實用鄉村醫生雜志,2015,(7):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