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文章課題旨在研究學校如何設計組織合適的英語課外活動來培養學生相應的核心職業能力。文章從認識核心職業能力入手,了解職校學生的職業能力現狀,接著分析了課外活動與核心職業能力培養之間的聯系,進而研究如何設計合適的英語課外活動來培養職業學生相應的核心職業能力,最后強調了整個培養過程中需注意的事項,從而為更好地實現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服務。
關鍵詞:英語;課外活動;職校學生;核心職業能力
中圖分類號:H319.1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8-05-02
課題項目:蘇州市職業教育學會“十三五”規劃課題“以英語課外活動為載體培養中職學生職業核心能力的實踐研究”(“十三五”Sjh【124】)。
作者簡介:陳開新,女,江蘇省吳中中等專業學校教師,講師,研究方向:中職英語教學。
職業教育的目的是培養應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專業知識技能的勞動者,與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較,職業教育側重于實踐技能和實際工作能力的培養。《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指出,要“教育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提高學習能力,學會交流溝通和團隊協作,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創造能力、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
一、核心職業能力與職校學生職業能力現狀
1. 核心職業能力的界定
根據《職業核心能力全國統一測評大綱》得知:職業能力是人們從事某種職業的多種能力的綜合,可分為一般職業能力和一般專業能力。其中,一般專業能力也可稱為核心職業能力,它包括與人交流、與人合作、信息處理、數字應用、解決問題、自我提高、創新、外語應用八項核心能力。核心職業能力已經成為人們就業、再就業和職場升遷所必備的能力,也是在校、已就業和即將就業人群競爭力的重要標志,它也是企業、事業單位在職人員綜合素質提高的重要內容。
2. 職業學校學生職業能力現狀
本課題研究初期在江蘇省吳中中等專業學校(以下簡稱“我校”)隨機抽取了2015級(3+4)班會計、電子、機電三個專業以及2015級五年制各專業前三年中的200名學生作為調查對象,完成有效問卷200份。結果顯示:被調查的中職學生中,87%的學生能清楚地認識到核心職業能力的重要性;55.5%的學生認為僅僅通過課堂培養核心職業能力不足;81%的學生認為開展英語課外活動有利于培養核心職業能力;59%的學生表示目前學校開設的英語課外活動不能滿足大家的需求;77%的學生表示希望每周能參加1~2次英語課外活動。由此可見,通過英語課外活動來培養學生核心職業能力是符合我校學生發展需求的,并且是他們所期待并愿意參與的。
二、英語課外活動與核心職業能力培養聯系
從《教育學》上看,課外活動是由學校組織指導或由校外教育機關組織指導的、課堂教學的必要補充,實現教育方針要求的一種教育活動,是根據受教育者的需要和自己的努力以及教育教學的需要,在教育者的直接或間接指導下來實現教育目的的一種活動,是培養全面發展人才的不可缺少的途徑,是豐富學生精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課堂教學是一個完整的教育系統,是課堂教育的必要補充,二者相互作用、相輔相成,對完成教育任務、實現教育目的,促進學生社會化和個性化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與課堂教學不同的是,它在活動內容、組織形式、活動方式上有著自主性、靈活性和實踐性等特點。
由此可見,通過英語課外活動來培養學生的核心職業能力,其實就是在學校或英語教師的組織引導下,學生自愿參與,利用課余時間,選擇學生感興趣又能鍛煉能力的話題或內容,大家以英語的形式進行交流,完成各種任務,從而實現學生能力的提升。整個過程充分體現了課外活動的自主性、靈活性和實踐性等特點,能夠促進八項核心職業能力的培養,加速學生的社會化和個性化發展,從而實現職業教育培養目標。
三、如何通過英語課外活動來培養核心職業能力
鑒于每個學校的作息時間和學生現狀的不同,要通過英語課外活動來培養核心職業能力,就要做好三個環節的工作。下面就以我校為例來進行說明。
1. 前期準備
首先,我們明確了教育對象為我校中職學生,也包括五年制、(3+3)和(3+4)前三年的學生,他們剛剛初中畢業,能明白英語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英語詞匯積累,但是基礎不扎實、表達能力不強。處于青春期的他們自控能力不足,需要教育者積極引導,但是他們可塑性較高,對待職校生活有著好奇與憧憬,十分樂于參與學校的各類活動。其次,我們根據調查問卷發現:77%的學生表示每周愿意參加1~2次的英語課外活動;他們喜歡的活動形式有英語話劇/情景劇、英語演講、學唱英文歌、欣賞英文電影、英語朗誦等;而他們對旅游、購物、明星等話題也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再次,我們結合學校的作息時間確定了我校學生周一和周四下午3點30分到晚上6點有3個小時的空余時間,周二和周三下午4點10分到6點30分有兩個多小時的空余時間,周五是一個下午的空余時間,周末有兩天休息時間。同時,學校一直在建設發展,很多功能性教室也建立起來,如多媒體教室、錄播室、語音室、舞蹈房等,可以適應各種課外活動的需求。最后是指導教師的問題。建校十年來,我校英語教師隊伍與學生數配比不足,為解決基本課務問題,通常聘請兼職教師。雖然課務繁重,其他工作也較多,但是大家還是愿意利用部分時間去指導學生。因此,雖然不能大量開展英語課外活動,但是少而精的活動是可以的。
2. 具體實施
通過前期的了解和準備,我們以自愿報名的形式組建了A、B兩個英語課外活動輔導班,每班30人,并確定以英語話劇、英語演講、學唱英文歌、欣賞英語電影四種形式,在A、B兩個班之間輪流進行,具體安排如表1、表2所示。
如此安排是考慮到:第一,課題還在研究中,培養過程還不成熟,具體效果不明確,再加上我們師資不足,不能大面積推行,因此,采取小班化試點輔導比較可行,兩個班有利于進行參照對比;第二,每周一開展一個小時的活動,每三周換一種活動形式,既達到了輔導量,又豐富了學生的接觸面,增加了新鮮感;第三,以本課題組成員為基礎,吸納部分感興趣的英語教師,根據特長劃分四組輔導老師,每周一次1小時,每三周一輪,兩個班的任務,對教師來說增加的工作也不是很大,容易接受;第四,每組教師在輔導時可充分利用自己的三周時間,通過學、練、展示三個環節,讓學生完成個人任務或者小組任務,從而全方位地培養學生的核心職業能力,如交流、合作、創新等;第五,設置考核環節,可以讓師生在輔導過程中樹立一個實現目標,加大雙方整個過程中投入的熱情,優化培養效果。
3. 考核與評價
為了呈現和檢驗培養效果,激勵師生繼續開展英語課外活動,擴大此次研究成果的影響力,我們在第17周對參與的師生進行考核與評價。
一是學生考核。每班以英語話劇、英語演講、唱英文歌、分析英語電影四種形式進行匯報演出。每班必須人人參與,少一人扣5票。隨機邀請500名未參與輔導的學生和英語教師為評委。大家對自己喜愛的節目進行投票,學生票每票一分,教師票每票五分。根據票數,選出最受歡迎作品1個、受歡迎作品2個、賣力作品5個。最后評委老師點評大家的表現,根據A、B兩班的獲票數和參與人數評選優勝輔導班。此過程不僅鍛煉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幫助他們體驗成就感、樹立自信,更鍛煉了學生克服困難、直視失敗的能力,從而鞏固培養效果。
二是教師考核。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考核教師的輔導成果:①請輔導班學生對4組輔導老師進行投票,根據票數選出最受啟發組1名(每位教師加50分)、受啟發組1名(每位教師加40分)、賣力組2名(每位教師加30分)。②根據輔導學生的呈現節目得分,最受歡迎作品每位教師加50分,受歡迎作品加40分,賣力作品則加30分。由于此過程為教師額外勞動,學校根據上述兩個方面的總分對參與教師計算課時與獎勵,一方面鼓勵更多的教師參與進來,推廣英語課外活動輔導;另一方面擴大研究效果,使更多學生得到鍛煉。
四、結語
個人能力的形成與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們長期輔導與培養。通過英語課外活動來培養學生的核心職業能力,也只是一種輔助手段,不是主要手段,不能以偏概全。要取得良好的效果,我們需要注意以下三點:第一,要分析了解學情,選擇大家感興趣的話題與形式,設計難度合適的課外活動;第二,教師要擺正自己的位置,我們只是引路人,需時刻以學生為中心,多與學生溝通;第三,正確指導學生參與課外活動,如合理分組、分解任務、成果呈現、合理評價等。以30人的班級為例,可投票選舉5名最有好感度的學生為組長,然后自由組合6人為一組開展活動。相信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通過英語課外活動來培養學生的能力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從而實現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
參考文獻:
[1]吉文林.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創業[M]. 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12.
[2]劉志軍.教育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2011.
[3]石勝霞.以英語課外活動為載體培養 中職學生職業核心能力的實踐探索 [J].現代職業教育,2017(26):8-9.
[4]何 英.高職英語專業學生職業核心 能力培養策略研究[D].長春:吉林農 業大學,2011.
[5]方健華.中職學生職業核心素養評價 及其標準體系建構研究[D].南京:南 京師范大學,2014.
[6]劉 慶.以課外活動為載體培養中職 學生職業核心能力的實踐研究[D].成 都:四川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