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見林 李堅貞 劉卓曦


摘 要:文章作者站在促進區域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發展的高度,結合教學一線實際,提出了對中小學教師實施信息技術及“深度融合”全員培訓的解決途徑,闡述了湖湘直播課的創建理念、運行模式、課程體系與創建過程,表述了湖湘直播課的培訓效果,總結了具有參考價值的結論或建議。
關鍵詞:湖湘直播課;信息技術;深度融合
中圖分類號:G431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8-06-26
作者簡介:宋見林(1986—),男,湖南省湘潭市第一中學教師,高級教師,本科;
李堅貞(1968—),女,湖南省益陽廣播電視大學繼續教育中心主任,高級教師,本科;
劉卓曦(1980—),男,湖南省湘潭市第十六中學教研室主任,一級教師,本科。
一、湖湘直播課的產生背景
飛速發展的教育信息化給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而目前大部分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難以跟上時代的步伐。各學段、學科、學校及各崗位的教師信息技術應用水平參差不齊,各地區發展不均衡。如何快速推進教師信息技術應用的全員培訓,減小個體差異及地區不均衡,成為教師培訓的難題,而傳統的培訓方式難以為繼,探索一種創新型的培訓方式顯得意義重大。
依據國家或教育部印發并實施的《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2018年教育信息化和網絡安全工作要點》《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辦法》等文件精神,同時參考教育部頒發的《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標準(試行)》與《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課程標準(試行)》,為了更好地提升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全面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推進湖南省教育信息化的發展,湖湘直播課團隊進行了直播課培訓的探索與研究,期待解決以下問題:
(1)使工作繁重的一線教師能利用碎片化時間便捷地學習信息技術精品培訓課程。通過直播課培訓,轉變教師的觀念,激發他們學習信息技術的熱情,進而為實現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打下堅實的基礎。
(2)促進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水平的均衡發展。直播課能彌補傳統培訓方式之不足,實現大面積培訓中小學教師,尤其對邊遠地區鄉村學校的教師來說是一種難得的福利。
(3)提高中小學學校信息化設備的利用率,讓各類處于閑置狀態的信息化教學設備得到有效應用。
二、湖湘直播課的創建過程
1. 湖湘直播課的創建理念
(1)“高效、簡約與低成本”的培訓理念。湖湘直播課定位于對中小學教師進行信息技術培訓,確定了“高效、簡約、低成本”的培訓理念。即立足于一線教師的教育教學需求與痛點,選擇能高效解決教師問題的內容施以培訓,且培訓課程追求簡約,所教技術追求簡約,學習方式追求簡約,使教師投入的時間成本低、精力成本低,而培訓效果好。
(2)“精品化”的課程創建理念。湖湘直播課提出了“讓小白也能聽懂、學會”的口號。除了在選擇授課內容(軟、硬件)上走實用路線,湖湘直播課項目實行了模板化操作與流程化運作,確保直播課的每一個細節能做得精致。同時,形成了獨特的直播課內容設計理念與授課理念,確保課程深受學員喜愛。直播團隊深度介入每一個環節的準備過程,確保了內容精品與零差錯。
(3)“循序漸進”的課程設置理念。湖湘直播課項目確立了從“通用設備+通用軟件+學科軟件”的深度融合培訓路徑,確立了從“微融合—小融合—中融合—大融合”的培訓思想,在內容編排上遵循了從易到難、從初級至中級到高級的課程序列,循序漸進,逐步穩步提高的效果。
湖湘直播課堅持從“微融合”與“小融合”培訓入手,兼顧“中融合”與“大融合”的滲透,先對教師進行一些簡單、實用、易上手的技術培訓,讓他們有了基礎及興趣后,再進一步提高培訓層次,從而實現信息技術培訓可持續化發展。
2. 湖湘直播課的運行模式
(1)“學習直播課+學分激勵”的運作模式。“看直播、學技術、修學分、成達人”是湖湘直播課的宣傳語。學員除了看直播、學技術,還可獲得教師培訓學分,長期堅持學習,還可以成為“深度融合”達人。學員獲得教師培訓學分有兩種方式:一是“看直播+作業單”,觀看直播課并完成相應作業單,且成績達及格水平可獲得教育行政部門認定的培訓學分;二是“看回放+作業單”,觀看直播課的回放并完成對應作業單,且成績達及格水平也可以獲得教育行政部門認定的培訓學分。
(2)“模版化”與“流程化”的運行模式。為規范湖湘直播課的工作流程,統一直播課的制式,確保直播課的質量,湖湘直播課團隊經反復研究與不斷優化,制作了系列直播課操作模版,如PPT授課模版、作業單模版、宣傳模版與流程模版等,另外制定了嚴格的直播課操作流程,它包括21個子流程和60多個節點或元素。實施時必須嚴格按流程辦理,將一期直播課打造得就像制作一部電影一樣規范。
直播課操作流程大體分為七大步驟:一是發動團隊廣泛研究各類軟、硬件的應用;二是遴選登臺軟、硬件與授課者;三是項目組與學科組對授課內容嚴格審定;四是安排兩次試播;五是預告、宣傳與發動;六是嚴格按流程進行直播;七是數據統計與匯總。這七個流程環環相扣,相互依存。
3. 湖湘直播課的課程體系
湖湘直播課的培訓課程按培訓功能劃分為兩大系列:一是常規應用課程。其功能是培訓教師在教育教學常規工作中的信息技術應用,它包含九類常規應用,并設直播課,計劃用三年時間完成。其中,九類常規應用包括辦公常規(設5期)、教學常規(設13期)、教學設備(設6期)、通用軟件應用(設12期)、素材處理(設6期)、微課制作(設3期)、新型教學方式(設9期)、教學環境(設3期)、省級教育信息化項目(設6期)。二是學科融合課程。其功能是培訓教師的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的信息技術應用。它分為兩個子課程系列:①學科軟件應用課程,主要講授各學科優秀學科軟件的應用,一般每期直播課講解兩個學科軟件,計劃播出40期,講授80個學科軟件。②學科融合課程,主要講授信息技術與各學科教學深度融合的方式、技法與技能,計劃播出15期講座。
湖湘直播課的課程設置回避了與各類傳統培訓課程的沖突,只就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這一主題進行培訓。課程設置起點低、跨度大、全面系統,可對中小學教師實施信息技術與“深度融合”的全方位培訓,能彌補各類傳統培訓的不足,解決讓教師們在教育信息化領域真正“動”起來的問題。
4. 湖湘直播課的創建過程
(1)積累儲備階段(2010年—2016年)。湖湘直播課的創始人宋見林老師曾創建過兩個專業錄課室,錄制了六門在線網絡培訓課程,這為湖湘直播課奠定了厚重的技術基礎、理念基礎與實踐基礎。
湖湘直播課由湖南省湘潭市融合研究團隊共同打造,其核心成員為湖南省湘潭市中小學信息技術名師工作室的名師團隊成員。他們曾參與多個國家級、省級相關課題研究,為湖湘直播課奠定了研究、實踐與理論提升的基礎。工作室團隊還創立了 “三包”計劃、 “融合”計劃與“直播課”計劃,并在大量活動中力推了以上三大計劃。工作室成員志同道合,一起研究了30多個通用設備、800多個軟件(含通用軟件與學科軟件),這些積累為湖湘直播課奠定了團隊基礎、技術基礎與項目基礎。
工作室成員圍繞“深度融合”這一主題,參與了大量的教師培訓。在兩年多的時間里,他們共計培訓教師8萬多人次。其中,面授培訓超過2萬人次,各種形式的網培超過6萬人次。并且,他們實踐了九期QQ直播課培訓,探索了QQ直播課的運行模式。這些努力為湖湘直播課積累了培訓理念、培訓模式與培訓實踐基礎。
工作室成員深度介入基于“深度融合”的湖南省發展測評項目等幾大省級項目,在參與和交流過程中,團隊成員對“深度融合”有了全新的認識,從“通用設備+通用軟件+學科軟件”深度融合的培訓路徑與從“微融合—小融合—中融合—大融合”的培訓思想逐步形成,同時也激發了大面積培訓湖南教師信息技術的責任感。這些為湖湘直播課奠定了研究、實踐與升華基礎。
2017年9月成立的湖南省湘潭市融合研究團隊吸納了本地精英300多人,是湖南省融合團隊中成員最精良,項目最領先,影響力最大的團隊之一。成立后,團隊力推“三包”計劃,已經研發了100多個學科軟件應用培訓視頻,辦班培訓了70名湘潭精英教師,利用寒假輪訓了19個學科組,使得湖湘直播課的運行正式走入了正軌。這些努力為湖湘直播課積攢了人才資源與課程資源。
(2)湖湘直播課的探索階段(2017年—2018年)。湖湘直播課是籌謀已久的項目。通過半年的努力,團隊成員攻克與優化了若干難題,如直播技術、理念研究、授課PPT模版設計、作業單模板設計、直播課流程研究、宣傳模板研究以及直播課程設置、授課技術及數據統計匯總等,研究與探索了極簡化的學習方式,如直播網址固化、便捷式直播課學習方式、作業單即時驗收、數據統計等。最后形成了以下極簡化的學習方式。
網址固定:“湖湘直播課”所有各期節目均是通過同一頻道播出,使用的是同一網址。其固化網址為:http://live.zhiyanedu.cn/watch/141552。
收看方便:手機、平板與及電腦PC端均可收看,無須登錄,無須注冊,無須安裝App軟件,只須點擊微信群、QQ群、公眾號等平臺內的指定網址即可。
收看回放:學員只須點擊播放界面上的“往期回顧”就可找到往期直播的各期節目,點開就能學習。
互動交流:學員只須點擊播放界面上的“互動聊天”即可,可實時進行互動交流,可點贊,可提問,可得到直播服務團隊的即時答疑。
即時通告:每一期直播課均配套了對應的作業單。學員完成并提交后,可秒出成績,秒知對錯,且馬上會提示是否獲得了本期學分。
獲取方便:學員獲取湖湘直播課歷次作業單可通過同一網絡地址打開并獲取各期作業單。
三、湖湘直播課培訓效果
在半年多的時間里,湖湘直播課團隊人自籌資金,勵精圖治,精心打造了12期直播課(詳見表1),共介紹了22款學科軟件或通用軟件,有20多位精英教師登臺授課。每一款軟件均能高效解決學科教學、教育工作與教師生活中的迫切問題或重要問題,學員普遍感覺收獲大,培訓效果好。
從第1期到第12期,湖湘直播課的觀眾越來越多,人氣越來越旺。目前已擺脫了慢爬期,進入了快速上升階段。據直播平臺的后臺實時數據,至2018年6月15日20時,累計點播總人數突破59萬(詳見表2)。
據后臺數據統計,至2018年6月15日20時為止,在半年多的時間內,12期直播課共回收113993份直播課作業單(詳見表3)。
據調查與反饋,湖湘直播課已在湖南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學員對直播課評價很高。參訓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意識提升快,有的教師學習軟件后立馬應用于課堂,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教學效果。有的教師變成了湖湘直播課的“鐵粉”,期期守候著湖湘直播課。當直播團隊發起招募義務答疑嘉賓時,不相識的教師爭相報名,反映出湖湘直播課深得人心的效果。
有的學校領導體驗直播課后,馬上組織全校教師學習直播課;也有的學校準備以學習湖湘直播課課程作為暑假教師培訓的主要內容;有的市州(如湘潭市與張家界市)教育行政部門領導在觀看直播課培訓及培訓內容后,馬上動員本地區中小學教師學習湖湘直播課……
打造一兩堂直播課易,打造系列精品直播課卻不易。它的實施過程是一個系統工程,須有足夠的研究基礎和人才儲備,須嚴謹細致辦事,須團隊通力合作。辦好一個系列的精品直播課如同打造電視連續劇,它包括團隊建設、內容研發、直播培訓、磨課研課、專家指導、人才培訓、宣傳發動、現場直播、數據統計及設備和技術、場地和平臺、精英和專家的支持。每場直播課將牽動很多人、物、事。所以,打造系列精品直播課難,需要各方倍加愛護、扶持與支持。
參考文獻:
[1]成永紅.關聯主義視角下構建就業指導 課程三位一體的教學網絡[J].高教論 壇,2016(11):70-72.
[2]李欣瑤.網絡直播課為農村小規模學 校“補缺”——定西市安定區教育信 息化促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探析[N].甘 肅日報,2017-12-19(9).
[3]林育明.如何上好開放教育直播課 [J].福建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4 (6):52-54.
[4]甘 曄.基于在線直播課的混合式大學 英語教學研究[J].教育學術月刊, 2017(11):79-87.
[5]劉舒婷.網絡直播課在農村中小學教 學中的應用探究[J].視聽,2017(7): 234-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