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全球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外語教學的改革力度也在不斷的加大,如何更好的在進行德育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是當今德育教育急需解決的一個問題。語言作為文化的一種載體,具有非同小可的意義,通過語言可以更好的將人類文化信息進行完美的傳遞,語言是文化具體的表現形式也是文化中最為重要的一個部分。想要進一步的提升跨文化意識,首先要培養出一批又一批優質的老師,然后對教學的內容進行不斷的更新升級,優化傳統的教學方式。
【關鍵詞】大學;德育教學;跨文化意識;培養
【作者簡介】屈韻(1988.03-),女,漢族,四川南充人,碩士研究生,助教,科員,川北醫學院,研究方向:德語國家文化。
一、為什么在進行德語教學的過程中要進行跨文化意識培養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經濟、文化等其他方面都在朝著全球化的趨勢發展。跨文化意識也慢慢成為了不同國家以及地域之間進行文化交流以及貿易合作的基礎條件,與此同時,跨文化意識也慢慢成為了不同國家之間進行貿易以及文化交流頻率的重要參考依據。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做好德語教學中的跨文化意識培養是時代所需,也是克服交流障礙、促進文化進步發展的必經之路。德語在大學生的外語學習中占據了很重要的一個部分,在進行語言學習的整個過程中要善于發現中德文化在人際交往、處事模式、行為習慣等其他多方面的差別,要將文化的普遍性以及種類多樣性進行更好的認識,這樣才能夠提升自身的跨文化思想。
二、如何在德語教學中不斷的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
1.更加關注對老師的全面培養。老師作為整個教育的核心傳授者,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中,老師整體的文化素質水平直接決定了學生學習的質量,所以,要想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跨文化思想,一定要保證老師師資力量的強大。學校可以通過構建公共課、學術交流等其他方式為老師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讓老師的跨文化能力有一個質的提升,不斷的樹立正確的終身學習思想,和時代一起進步。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當今的學習模式也有了很大的變化,不僅僅局限于紙質課本中,更多的是向著網絡資源方向發展。通過網上公開課、電子版書籍等途徑都為老師提供了更多的學習模式,借助微博、知乎等論壇拓寬了老師的交流途徑。所以,老師一定要將教學的知識內容完全掌握,與此同時也要更好的開拓視野。
2.更新優化教學方法。在對教學方法進行選擇的時候要保證實現“教”和“學”兩者的有效融合,只有這樣才能夠實現教學的最終目的。在以往的德語教學過程中,單純的講解語法知識、背誦生詞已經不能很好的滿足當前的教學需求,教學方法的選擇更應該依據學生的“學習”為基礎。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中,老師在整個課堂教學的核心部分,學生往往只是處于被動的接受者,這種填鴨式的教學并不能夠將學生的主體地位很好的突出,反而會打壓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生的學習往往只是在課堂上進行,在課后并沒有對德語進行有效的應用,所以很難靈活切實的掌握德語。老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更應該通過有效合理的指引讓學生可以積極主動的投入到學習中去,敢于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進行交流。在老師講課的過程中如果遇到了不會的問題要及時的提出疑惑,當然老師也可以提出一些高水平問題讓學生小組之間進行討論分析,然后借助科學的語言組織回答,有效的保證了老師和學生之間互動的良好,讓學生得到更多的機會進行鍛煉。
3.合理的借助多媒體進行教學。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多媒體技術得到了很大的發展空間,而且應用的范圍也越來越大。在課堂中通過多媒體合理的播放一些和德語文化有關的音樂和電影,可以很好的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老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不僅僅要做好基礎知識的講解,而且也要適當的放入一些有關德語文化的介紹,這樣不僅僅可以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也能夠讓學生對德語文化有一個更深入的了解。而且,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也十分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思想和意識。學生在整個活動的開展中是作為一個主體存在的,老師要扮演好自己引導者的角色,老師要讓學生更好的對課堂上所學的知識進行應用,真正的做到學以致用,與此同時也要多鼓勵學生去探索和尋找新的知識點,只有這樣才能夠提升學生對語言的認知、理解和掌握。
三、總結
通過上文所說,我們可以知道在進行大學德語教學的過程中想要培養跨文化意識并非一日之功,需要很長的時間。要不斷的在跨文化領域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慢慢尋找出更加科學的教學方式。最近幾年,隨著全球化趨勢的到來,跨文化意識的培養也初露頭角,但是這依舊需要老師和同學的繼續努力,只有這樣才能夠最終實現德語跨文化意識的全面培養。
參考文獻:
[1]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M].6版,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
[2]肖琴.新課程英語教學中加強跨文化意識的培養[OL].2013,08, 14,2013,08,06.http: / /beike.dangzhi.com/view/6vspy9.
[3]葉雋.德國學理論初探——以中國現代學術建構框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2.
[4]王蘊喆.文化導向型外語教學模式與跨文化交際[OL].2013,08, 14,2013,08,06.http: / /www.jinyueya.com/read /readpaper.aspx? id =749591&t; =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