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移動大數據時代,無線通信技術與移動互聯網的迅速發展,為翻譯移動教學提供網絡平臺支持和技術保障,它可以突破固有的傳統翻譯教學模式中的時空限制,彌補教師、學生和教學資源之間的交互不足,將移動學習用于翻譯教學是未來翻譯教學改革的發展方向。
【關鍵詞】網絡平臺;交互;翻譯教學;移動學習
【作者簡介】吳簫言,延安大學外國語學院。
一、引言
移動大數據時代,無線通信技術與移動互聯網的迅速發展,無線網絡承載力強,覆蓋面廣,使得人們通過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通訊設備,隨時隨地實現移動式學習。移動學習可以實現不同場景下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的立體化接入,越來越受到年輕人的青睞,這為移動教學的可行性與應用性提供了一個嶄新的平臺。
二、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現狀及改革趨向
經濟全球化時代需要具有專業背景知識的非英語專業學生具備一定的翻譯能力。大學英語教學很少開設翻譯課程,即使有也是公選課,更不用說,專門的翻譯教材。公選課課時少,班級學生數量眾多,無法完成相關翻譯理論和技巧的系統講解,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很難有效實現,信息時代要對翻譯教學模式進行拓展與創新。“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和“利用信息網絡技術”是我國翻譯教學改革的方向(萬兆元,2012)。大數據時代,將計算機、多媒體和網絡技術與翻譯教學充分的結合起來,無線通信技術與移動互聯網的迅猛發展,為翻譯移動教學提供學習平臺與技術支持,將移動學習用于翻譯教學是未來翻譯教學改革的發展趨勢。
三、基于網絡平臺的交互式大學英語翻譯移動教學模式
1.交互式翻譯教學的理論依據。在網絡信息時代,獲取知識的渠道和方式呈多元化。翻譯教學采用以學生為中心的交互式語言教學法,充分利用形式多樣的翻譯教學資源(影像、圖像、文字、動畫等多媒體技術)。教師輸入翻譯知識和技能(多媒體課堂翻譯教學和網絡平臺相結合),學生經過參與一系列的翻譯學習實踐活動(課堂和網絡)重新組合翻譯教學資源轉變成其認知結構中的內部知識,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參與到課堂與翻譯教學的各個環節,有利于學生內化吸收翻譯相關理論與技能,促進學生翻譯知識的應用和輸出,實現師生、生生之間協作互動的翻譯學習過程。
2.翻譯移動教學的交互性。移動學習模式形式多樣,例如對分易,微信、騰訊qq等實時交互軟件支持移動學習,操作簡單,功能強大,實用好用,成為輔助翻譯教學的有效手段。 教師依靠強大的網絡平臺,通過課內課外、線上線下的方式,組織、監督、指導學生進行翻譯知識和技能的建構,學生可以個體操作,也可以組內合作,師生隨時可以交流、分享、討論和進行翻譯實踐練習,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幅度大大提升。學生翻譯能力提高的同時,思維創新能力和合作精神也得到培養。
3.基于網絡平臺的交互式大學英語翻譯移動教學模式。
(1)拓展教學空間,豐富課堂教學,實現課程信息資源交互。借助便捷的互聯網,將課堂教學延伸到網絡平臺,教師隨時上傳與所學章節有關的文本、PPT、圖片以及視頻資料,名人譯作,各類翻譯素材、鏈接、論壇等供學生課下隨時查看和瀏覽學習,把抽象的內容形象化, 生動化。 傳統課堂上教師講授的知識框架,重難點,加上線上翻譯課程信息資源的補充,課堂與課外,線上與線下,課內交互,課外交互,線上交互,線下交互, 學生充分利用主觀能動性,參與一系列的翻譯學習和實踐活動(課堂和網絡),不斷內化翻譯知識,重新整合翻譯教學資源,有效促進所學翻譯知識的應用和輸出,有利于實現基于網絡平臺的翻譯移動教學。
(2)進行教學反饋和作業答疑解惑、有效促進知識的吸收和內化。教師可以借助網絡平臺,如對分易等,傳道授業解惑,將作業以文本或圖片格式上傳至網絡微信平臺,發布給學生,作業形式可以是個體完成,也可以是小組合作,學生作業的評價,教師可以隨時隨地進行,作業的批注以分數、課文、語音等信息反饋給學生,學生可以隨時進行校對,并就作業疑惑的地方和老師隨時隨地進行線上交流,還可以讓學生開展學生作業小組討論,拓展翻譯認知結構,同學之間也可以互相學習和啟發,有利于學生內化吸收翻譯相關理論與技能促進學生翻譯知識的應用和輸出,增加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有效互動。
(3)建構學生翻譯能力評價體系。翻譯教學評價非常重要,有利于實現課程目標。翻譯教學評價可以通過將直觀的課堂考核和數據呈現的網絡平臺教學評估結合起來(包括學生課堂考勤,作業完成情況,班級討論的參與程度等)。課堂考核是教師根據學生課堂即時反應進行教學評估,網絡平臺教學評估則根據網絡記錄的學生課后線上的翻譯教學任務完成情況的數據,予以評估。
四、結語
基于網絡平臺的大學英語翻譯移動教學模式,是把傳統課堂教學和網絡平臺結合起來,使用隨身攜帶的手機等移動通訊設備,通過無線網絡隨時隨地以文字、語音、圖片、視頻等進行形式多樣的個性化、立體化、縱深化的多維交互,有效提高了翻譯教學效果。它彌補了傳統翻譯教學模式的局限性和交互作用的不足,使翻譯教學中師生、教學資源的互動可以突破時空局限,隨時隨地進行,給學生充分創造自主有效的學習機會,是提升學生探索精神的創新性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Keegan,D.從遠程學習到電子學習再到移動學習[J].開放教育研究,2000(5):6-10.
[2]顧建敏.論網絡多媒體環境下交互式翻譯教學模式[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0(12):185.
[3]羅選民.中國的翻譯教學:問題與前景[J].中國翻譯,2003(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