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飛羽
摘要:近年來,我國社會經濟飛速發展,但與此同時,也相應出現了一些資源環境問題。中國是世界第一能源消費國,然而在巨大的能源消費需求面前,其能源使用效率卻一直不高,且清潔能源的使用在其能源消費中的比重較低,可見節能減排之路任重道遠。通過制定法律、政策,對保護環境、合理使用能源是長效且有力的手段,但目前國內相關法律政策不甚完善,故很多時候無法提供有力保障。本文主要通過對節能減排現狀的分析,探究了其在法律、政策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了一些完善措施。
關鍵詞:節能減排 法律現狀 存在問題 完善措施
一、我國節能減排現狀
節能減排對于我國發展至關重要。之所以要“節能”,是因為這個地球上很多資源都是不可再生的、有限的,我們只有盡力拉長有限資源的使用時間,才能造福子孫,“減排”則是因為不達標廢棄物的排放已嚴重威脅到生態環境。近年來我國在節能減排工作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并取得了一些喜人的成果。報告顯示,原油加工、乙烯等高耗能原料與去年相比進一步下降。合成材料制造業、有機、無機化工原料的平均耗能逐年遞減,中國化工節能技術協會努力研究并推廣節能技術診斷,取得了顯著的效果。但是,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我國能源需求一直在持續增長,資源環境問題仍是制約我國經濟進一步發展的關鍵問題,節能減排工作中仍存在不少不足之處:
(一)高耗能、高污染行業占比較大
通過近年來統計的數據,我國的污染排放量相比往年是呈下降趨勢的,如廢氣、廢水等。但是,還有許多地方發展經濟依然是一味追求高速,忽略環保,高耗能、高污染行業的存在較為普遍,導致國內各地污染程度不均衡,難以綜合治理。
(二)消費能源仍以煤炭為主,能源結構不合理
目前國內的主要消費能源依然是煤炭,煤電生產耗損了大量資源,并且不利于環保。政府雖然十分看重發展清潔能源,但是由于其發展體制機制不完善、市場面狹窄等原因,雖然清潔能源在我國能源消費中的比例持續上升,但至今也不到20%。
(三)節能技術不夠發達
節能技術的落后導致很多高耗能產業在生產過程中耗能巨大。比如我國工業節水技術不夠純熟,然而國內資源消耗型產業占比較大,在生產過程中耗水嚴重,例如建筑陶瓷,國內耗水是國際水平的1.97倍。因此,必須大力發展節能技術。
二、我國節能減排法律和政策中存在的問題
節能減排是個艱巨的任務,企業的自覺性、公民日常的配合等都與之休戚相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從國家層面來進行宏觀調控,國家制定的法律是最不容置疑且強有力的方式。首先,它能對節能減排進行總體的、根本的指引,如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都會通過具體的法律規定來進行指導;其次,作為一種重要的準則,通過法律可以對各個階層、群體或個人在節能減排方面實行的行為有一個總體的、客觀的評價,讓人做到心中有數。除此之外,也不能忽視國家制定的相關政策。盡管我國相關部門一直對此不斷努力,例如制定有一定關聯的單行法、國務院印發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以促進節能減排工作的進行等,但仍然不盡完善,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立法不夠完備
目前我國并沒有針對節能減排推出系統化、專門化的法律法規,與之有關的法律散見于各個單行法之中,比方針對能源節約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保障清潔生產、減少排污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為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而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各種污染防治法等單行法。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諸如《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國務院關于加強節能工作的決定》等政府方案。但是對于我國目前存在的復雜繁多的環境和能源問題,這些法律法規還不盡完備。
(二)政策不完善
政策對于下級各個部門的工作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我國針對節能減排方面制定了一些相關政策,如2016年國務院印發的《“十三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中,針對節能減排大工程提出了許多建設性方案,為實現經濟發展和環境的改善提供了有力支撐。但是,在實際實踐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和漏洞,不能很好地推動節能減排的進行。
(三)地方政府工作不到位
我國的節能減排工作一向堅持政府主導,可知政府的工作舉足輕重。政府宏觀調控職能的發揮對于節能減排工作的推進具有重要作用。部分地方政府不清楚推行節能減排對于國家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意義,出現不重視節能減排工作的現象,有些則無法正確處理和市場之間的關系,過多干涉市場調節;更有甚者鉆法律的空子,中飽私囊。部分政府這些行為都嚴重阻礙了節能減排工作的開展,一些行為更是我國法律以及節能減排工作中應該嚴厲杜絕的行為。
(四)忽略對民眾節能意識的加強,宣傳不夠
唯物史觀認為,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人民群眾的實踐活動是推動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因此我們決不可忽視人民群眾在這項工作中的存在意義。現實工作中國家往往偏重于對政府工作、企業、公民行為等的制約和管理,忽略對公民節能意識的加強。許多民眾只知道遵守規則,內心卻并沒有領略到節能減排的重大意義,沒有從內心深處接納并認同節能工作,以至于日常的生活習慣仍與國家的政策、理念相悖,比如浪費水資源、隨地扔垃圾等。
三、在法律、政策等方面的完善措施
針對上文提到的我國針對節能減排的相關法律和政策方面存在著一些問題,提出以下幾個建議:
(一)加強系統、專門立法工作
法律是社會活動最根本的保障。針對我國立法不夠完備這個問題,全國人大及全國人大常委會應加快制定法律的進程,為節能減排制定出一個系統的、專門的法律,解決現實存在的問題。例如,對于高耗能高污染企業應如何處置,對于節能技術給與什么樣的政策支持等。地方也應加快制定出適合本地區的地方性法律法規或建設性方案,切實履行起節能減排工作。例如2016年,海南省曾結合本省實際情況,制定出了《海南省節約能源條例》,積極配合節能減排工作。陜西省也于今年三月份印發了省內適用的“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切實響應國家號召。
(二)完善相關政策
我國節能減排政策面臨著比較大的問題,所以在完善法律的同時,應當完善配套政策體系,從價格和收費政策、財政政策、稅收政策以及金融政策等方面進行完善,如深化價格改革,加大中央預算投資,落實稅收優惠政策,鼓勵金融機構積極創新,支持各項節能減排項目等。不僅國家如此,地方政府也應行動起來,比如云南省省委辦公廳,在分析自身情況之后,從加強組織領導、完善制度保障等方面入手,制定工作意見,成立領導小組,將年度節能目標細化到責任部門,力求把節能工作落到實處,并取得了顯著效果。其余省份應以此為榜樣,結合實際,制定出符合實際的政策,推動節能減排工作順利進行。
(三)夯實地方政府工作
政府作為節能減排工作中的主導,其作用不言而喻。地方政府應充分認識到自身的地位,以身作則;其次,制定出一系列的良好政策;再次,健全法制。同時應加緊政府的廉潔教育和廉潔建設,建立起一套科學的監督體系,加強對政府節能工作的監督。此外,對于政府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應當建立起問責機制。例如廣西省南寧市,及時出臺了《南寧市節能減排行政過錯問責暫行辦法》,實行“一把手”責任制,規定各縣(區)政府、開發區管委會及成員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是本地區、本部門節能減排工作的第一責任人,還規定了五種對負責人進行嚴厲問責的情形,切實履行了政府職能。
(四)加強對公民節能意識的培養
在這方面,可以從娃娃抓起,加強對幼兒的節能教育,使其從小就很好的意識到節能減排的重要意義,還可以加強節能宣傳,比如在社區內發傳單,召開居委會給居民進行節能教育等。公民也應當從自身做起,增強環保理念。一些看起來微不足道的變化,就可以改變我們的生活,例如洗菜淘米水重復利用、購買節能電器、垃圾分類處理等。很多看似不值一提的舉手之勞,日積月累之后,都會極大改善我們的生活環境。
四、結語
環境污染尚在持續,節能減排勢在必行。若是一味看重經濟發展,忽略其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致使資源無力支撐高速發展,環境亦無法包容,無異于自掘墳墓。我們必須在制定好規劃和目標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法律和政策的作用,把節能減排落到實處。雖然目前的立法及政策狀況不盡如人意,但是節能減排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化的工作,我們有理由相信不久后中國相關部門會制定出符合實際情況的法律法規,而政府會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制定出一系列具體政策,并將其運用到節能工作的實際情況中,使我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又好又快地發展。
參考文獻:
[1]范洪巖.我國節能減排的意義和現狀分析[J].民營科技,2017,(04).
[2]莫神星.節能減排機制法律政策研究[M].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08.
[3]林艷.我國節能減排政策的優化策略研究[J].理論月刊,2016,(03).
(作者單位:重慶市巫溪縣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