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朝
電影與演員之間是相互成全的,一眾好演員成全了一部好電影,反過來這部好電影的火爆,也讓參演演員走進大眾視線。
在《藥神》影片里,出現了很多之前沒聽到過名字的演員,但相信一個夏天過去,他們再也不是“查無此人”狀態了,而在一眾演員里王傳君的蛻變尤為大家津津樂道。

由于出道時期主演的《愛情公寓》情景喜劇太過深入人心,導致很多年來,大家提到他還是會不由自主的喚做“關谷”。印象里他的樣子還是那個說話吐字不清,傻傻的愣愣的樣子。
不過這兩年王傳君的變化,也是讓人很驚訝,從嘻嘻哈哈的喜劇形象蛻變為滄桑憂郁的文青模樣,反差十分之大,很多人都懷疑這些年他經歷了什么。
而他與《愛情公寓》粉絲的沖突也因此產生,一開始因為形象大改不被理解接受,《愛情公寓》粉絲喊話,變成這樣如何拍《愛5》,還我們的關谷。
他以一句關他屁事來回應,就這樣掀起了自己與《愛情公寓》粉絲的“戰爭”,包括出演《藥神》不接《愛情公寓》電影,在發布會被提到《愛情公寓》黑臉,也被質疑忘恩負義。
近日王傳君終于正面回應了為何不繼續拍攝《愛情公寓》,直言對自己而言那是一段經歷,“關谷”一角是被要求演成“傻子”一樣。拒絕續拍,是因為認為《愛4》就應該結束了,越看越像一部廣告片,全是廣告植入,為何要拍電影呢。
可見對于王傳君而言,《愛情公寓》只是成長階段的一個“過去”,蛻變之后的他不是不愿意再演《愛情公寓》,而是已經不愿再與此類題材打交道了。
王傳君究竟為何會變成這樣呢?其實或許每個演員都有一個開竅的過程吧,娛樂圈是比較浮華的一個怪圈,大部分的明星或許一開始有一顆成為純粹演員的心,但競爭壓力大,仍然會被裹挾著前進,在圈中慢慢妥協或者同化。而另類的人則被稱為不合群。
王傳君出道開始,也在圈子里迷茫過,但是他的性格比較擰巴,因為整天嘻嘻哈哈混圈子,讓他很痛苦。

后來他遇到了《藥神》劇組,在這個劇組里遇到了志同道合的人,看到演黃毛的章宇很是投緣,當然兩個人在電影里的表現也很亮眼,尤其是王傳君為了演出病態,跳繩減肥,又兩夜不睡的付出,讓人稱贊。
徐崢說在演員這條路上王傳君是開竅了,是的,如此付出換來了觀眾的認可,相信以后會越來越好。
王傳君說,自己只有一個想法,就是做名演員,多增加一些煙火氣,不要過度曝光,“每次出來觀眾不認識我就對了。”
拒演電視劇,11個月沒戲拍
2015年,王傳君接了一部古裝魔幻探案劇《大仙衙門》,他演男一,所以很在乎,“我提了很多想法和建議,還幫他們改過劇本。”
拍完后,他就去了日本度假。期間接到劇組要給作品配音的消息,他一直不太喜歡別人給自己配音,就跟劇組說等他兩天,然后把原定回上海的機票改簽到北京。然而,等他回來后卻發現,他的角色已經找人配完了。“太扯了,兩天就配完一部三十多集的電視劇,我看了一眼都快吐了。”
后來,王傳君搜到了配音演員發的一條微博,說“配了一個有史以來最難配的男演員”。他苦笑著:“我不是夸自己,我的語速他跟都跟不上,他都不知道我為什么要這么說話。原來我演到80分,結果他配完就變成50分了。”
王傳君“被傷到了”,從此他不再接電視劇。
只有一次例外,客串了老同學鄭愷主演的電視劇《國民大生活》,“編劇老師跟我認識,他找不到演員就說能不能幫忙串一下,我看了一眼覺得挺逗的,就去串了四場戲。”
這種“任性”的舉動帶來的直接后果——連續11個月沒戲拍。
“一開始還能堅持,但又過了幾個月,真的有點慌了,發現沒人再找我去拍戲了。”彼時,他想過去當編劇,也想過去做導演,后來發現其實什么事都干不成。
恰好,日本戲劇大師鈴木忠志在古北水鎮辦了一個表演班,沒有工作的王傳君報了名,也幫他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日本人專注的匠人精神是我們所缺少的,它讓我懂得要專心干好一件事,就是當一名演員。”
王傳君的母親患有癌癥,2016年,醫生和他說已經沒有多少時間了。那段時間,他正好沒戲拍,就陪了母親四個月。當時他有個朋友參與了一部電影叫《情遇曼哈頓》,要去紐約拍攝,“接這部戲純粹是因為我沒去過紐約,想去看看。另外,也是因為我如果繼續待在家里,我媽也受不了,她覺得耽誤了我的工作。”
2016年9月,11個月沒戲拍的王傳君去了紐約,待了一個月,拍戲之余就去看看藝術展,他第一次感覺到一個地方是這么開放,包容度這么大,“直到現在,我微信的來源地區,寫的還是紐約,因為我是在紐約‘找到的自己。”

紐約回來后,王傳君去了印度。“我有個朋友要去印度拍學生作業,我去幫他演。”從繁華的紐約一下到了印度,那種感覺妙不可言,“那是一個有神性的地方。”我們先是去了“黃金之城”杰森梅爾,之后又一路到了瓦萊納西恒河,很荒涼,到處都是牛糞、牛尿,人們還都光著腳。和當地的一個小伙聊天,王傳君問:“你們不嫌臟嗎?”小伙子說:“水能洗掉的東西,有什么是臟的呢?”
在外界的認知中,恒河水很臟。之前BBC專門拍過一部關于恒河的片子,“在印度有很多窮人,他們這一生的夢想就是死了以后,攢一點錢可以去恒河上漂一漂,然后進入下一個輪回。”然而,因為BBC的紀錄片,印度政府開始明令禁止“漂尸”,只有7歲以下有信仰或者不是病死的小孩才可以。
王傳君曾在恒河邊上近距離地看過一次“燒尸”,是一位去世的老奶奶,“從一具完整的尸體被燒成一塊塊黑的,最后搗碎成灰,過程中沒什么親戚在旁邊哭,她的兒子把骨灰弄好后,撒了一點到恒河里,把剩下的一半帶回去了。”他說,那種感受挺不一樣的。
從印度回來沒多久,母親就病逝了。而在三個月前,他的好友喬任梁也離開了這個世界。
“2016年年尾那段時間,集中體驗了所有人生極致的事,生離死別全都有,那個時候就感覺徹底放飛自我了,整個人都翻了一個面,開始過自己想過的日子。”
正是在那一年的年底,由王家衛監制的電影《擺渡人》上映。娛樂圈很多明星都在微博發表“我喜歡”,表示支持這部電影。
當時王傳君的母親剛過世不久,他正在家里折紙錢,抽空刷了下朋友圈,莫名其妙就看到好多人都在刷《擺渡人》,“他們也沒說喜不喜歡這事,直到看到有位記者朋友說:‘作為你的粉絲,這是我最后一次給你站臺了,好吧,我喜歡。就是這句話把我搞毛了,直接發了一個‘我不喜歡!”他還把這句話同步到了微博上。
幾個小時之后,朋友打來電話,說,“你現在是熱搜第一”。
這么直言不諱,就不怕得罪人嗎?“表達我自己的觀點還不行?還不讓我說話了是吧?”也就是在那段時間,王傳君算是活明白了,敢對外界說“不”。“我覺得說‘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中國人的傳統觀念是中庸,其實每個人就應該有自己的個性,這樣這個世界才有可能變得不同,不然都成了為別人而活。”
可能有人會覺得,在演藝圈,像王傳君這種性格肯定會丟失掉很多資源。但在他看來,自己沒什么好失去的,也不想收獲什么。
正如他所言,“對的人自然會跟對的人在一起,如果我很擰巴,自己也會很累。”一句“我不喜歡”,真的就讓他遇到了“對的人”——陳沖導演的新片《英格力士》監制,在面試了眾多演員后,都沒有找到角色身上的那股勁兒。有一天,監制正好刷到微博上王傳君發的“我不喜歡”,他趕緊給陳沖打電話說,不要找了,我已經幫你找好了。
電影版《愛情公寓》即將上映。然而,原班人馬回歸中,唯獨少了飾演關谷神奇的王傳君。
電影版《愛情公寓》籌備時,他就拒絕了。至于粉絲,他的原則是“你們愿意留就留,愛來來,愛走走,不關我事。”
跟了王傳君時間最久的粉絲是從2007年的選秀節目《加油!好男兒》開始的,“有幾個就像親人一樣,我演話劇,他們就在旁邊看著,說這里不對。我說噢,我再試試。”
徹底放飛之后,觀眾在銀幕上第一次看到“脫胎換骨”的王傳君,是2016年底《羅曼蒂克消亡史》中的馬仔。很多人甚至沒發現,他是《愛情公寓》中的關谷。
對于銀幕與現實中的巨大反差,王傳君特別迷戀。他特想演一個胖到200斤的角色,“他覺得明星要往前走,要多曝光,但演員應該是往后的,“曝光過度之后會影響角色在銀幕上的可信度,我的工作就是讓你相信這個人是這樣的,如果你天天都看到我在那兒,就沒意思了。”
他不喜歡那種工作排得太緊密的狀態。每拍完幾部戲后,王傳君總是要停下來休息,“也需要時間去積累,去過自己的生活,再增加一點煙火氣。”他說,自己的“煙火氣”是很重的,沒戲的時候經常騎著自行車去買買菜,回來和鄰居們一起燒飯,“我做飯很厲害,今年上海電影節,寧師傅(寧浩)他們去的時候,7個涼菜9個熱菜都是我自己做的。”
他家的天臺很舒服,沒事他就坐在那兒看魚,“能看三小時”。他很享受在上海的生活,“今天跟同學見見面、聊聊天、喝個小酒,明天跟隔壁鄰居大叔吹牛聊天,那些東西對我是有養分的。”相比之下,他不愿意在北京待著,“因為北京有個所謂的圈子,這個圈子的存在會讓你特別躁,每天各種局,局上各種攀比,那不是演員該干的事情,特別無聊。”
其實,王傳君之前也在北京待過,“我也曾‘浪過。那會兒覺得自己很厲害,拍電視劇掙了錢,買過80多萬的手表。”直到11個月沒戲拍的時候,開始賣表賣車,“賣掉反而輕松很多,好像那些東西也沒什么用。平時出門就自行車、地鐵、滴滴。”
“我現在斷舍離斷得可厲害了,”王傳君以前收集鞋,家里有300多雙。“現在只要見到鞋碼一樣的就送鞋,拍戲的攝影師跟我腳一樣大,我送了他五六雙。”他現在沒事會去上戲旁聽,同學有時會問,師哥,你的褲子挺好看的,哪買的?第二天上課,他就把褲子拿去送給對方。“自己占有沒什么用,不如分享給別人。”
(綜合摘編自《新京報》、鳳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