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亞平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逐漸加強了在教育事業中的投資力度,使得高校整體的發展非常迅猛,然而就管理而言,部分高校和國外之間的對比存在很大的差距,特別是計算機專業教學的綜合管理方面,已經不能適應教學在綜合管理方面的需要。現階段很多高校都擴大了招生的力度,學生的數量進一步增長,我國在教學中的綜合管理迎來了很大的挑戰。與此同時,以往的教學管理模式在應用中的效率非常低,都是一些重復性的工作,導致實踐教學過程中的管理質量不斷下降。所以,文章將對計算機教學綜合管理系統的關鍵技術進行分析,并對其設計原則進行闡述,此外,還提出了設計方法。
關鍵詞:計算機教學 綜合管理系統 設計 實現
中圖分類號:TP39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5(c)-0011-02
對高校學生來說,不但要對理論知識進行學習,與此同時,還要主動地參與到實踐活動當中,使得理論能夠對實踐果活動進行指導,在實踐活動中理解理論。這一方法能夠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以及綜合能力,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且已經被國內外的教育機構中大量運用。學生參加到教學實踐中,不能從高校的教學設備中進行脫離,尤其是指實驗室設備,很多國外的高校不但在設施上非常齊全,而且大多開放了實驗室,學生能夠按照自己的時間去做實驗,相關教師也能夠運用實驗設備展開教學研究。
1 計算機教學綜合管理系統的關鍵技術分析
1.1 對系統技術框架進行選擇
現階段,軟件在開發時,主要選擇的是B/S框架與ASP.NET技術,還有關系數據庫。對C/S模式進行分析,開放性、可擴展性、可維護性、用戶界面接口都非常好,這是B/S模式的重要優勢。對于ASP.NET來說,不但具備大量組件和容器,與此同時,還能夠在不同平臺當中進行運用,可移植性與安全性都是比較好的。對數據庫SQL Server2012來說,其在應用中的優點也非常能與相關需求相適應,除此之外,服務集中的程度非常高,特別是數據庫請求,會造成服務器的負擔逐漸增高。當使用人員的數量十分多,所有使用者都會在發出請求后,耗費時間等待其響應,導致體驗不佳的現象發生。在外網中斷時,時常又會造成系統癱瘓。防止這一問題的發生,就是C/S模式的優勢,這一模式并不對外網環境有所依賴,操作中產生十分強烈的針對性,可以實現制定個性化頁面的目的,讓使用人員的需求能夠被滿足。這一模式在移植過程中要耗費很大的成本,使用者需要對相應客戶端進行配置,導致使用不變的問題發生,系統不能有效地處理復雜化問題,適應性較弱,不能進行分布式的處理,也不能跨平臺運行,使得程序拓展性與兼容性造成影響。同時,裝配與運維以及更新具有復雜性,在客戶端中需要配備針對性的軟件作支持。這兩種模式在實際運用中各有優缺點,從實踐的角度上來說,B/S模式的應用范圍更加廣泛,具有較突出的優點;C/S模式自身的獨特之處非常突出,并不能被取代,因此也是比較重要的。
1.2 ASP.NET平臺和關鍵技術
ASP.NET平臺主要是指在字符與分層設置上的一個系統,使得虛擬服務器、軟件配置更加地簡潔。由于配置信息主要是文本形式。因此,如果需要更新配置,就不需要借助一些特定的管理程序可以完成,使其工作效率增高。就ASP.NET軟件而言,如果要把其裝配在一個服務器中,只需要對關鍵文件進行復制就可以實現,不需要進行重啟。對于ASP.NET而言,在設計階段中主要在處理環境的過程中進行運用,在該環境當中,需要在無縫鏈接技術下,提升執行效率。雖然現階段ASP.NET程序是單處理器的環境中,然而未來的發展中多處理器執行不需要額外改變就可以促進效率提高。現階段的ASP.NET不能實現這一目標。ASP.NET具有一定的拓展性和自定義性,開發者可以在編寫程序的過程中對PLUG-IN進行編寫,還可以通過自定義的組件,簡化網頁程序在開發中的流程。
2 計算機教學綜合管理系統的具體設計分析
2.1 設計原則
2.1.1 可靠性原則
管理系統的優缺,是能夠從系統的穩定性和運作時間與故障的發生頻率上進行反映的,一個好的管理系統是不會或者很少發生運作問題的。此外,一旦出現故障,系統自身會進行排除。系統不可靠性主要是由于系統設計和系統錯誤與故障所造成的,只有在計算機系統的設計過程中結合系統在運行過程中的穩定性、維護簡易性,才能夠讓管理系統更加地可靠。
2.1.2 有效性原則
對于有效性而言,其主要是指按照要求對設計進行管理的系統當中一個技術性的評價指標,主要是指系統對日常的管理工作完成之后,排除實用性功能之外,整個系統的管理方便性和用戶的體驗性以及界面的操作都是對系統性能產生硬性影響的重要因素。
2.1.3 安全性的原則分析
對于安全性來說,其在網絡技術的發展中至關重要,特別是高校的管理系統安全性問題,該系統當中不只有防止病毒侵入與資料外泄的功能,還有網絡安全問題出現后,及時有效地進行解救的能力。
2.1.4 可升級性原則
盡管在剛開始設計的過程中,并不能將未來時間中發生的可能性很好地預估,存在系統滯后的問題。但是,在各組件的單元化、模塊處理后會更新和升級系統。這樣一來,不僅能對系統升級中產生的難度和工作量進行減少,還讓系統在日常維修中更加地簡便。
2.2 對功能的設計
上文已經對計算機綜合管理的系統在設計結構上進行了分析,這里主要對功能的設計進行具體研究。現階段主要運用的是系統設計過程中比較統一的模型語言,能夠對計算機語言進行可視化處理,通過對抽象信息的交流向對象間行為的特征轉化,輔助用戶簡單地理解并對系統功能進行應用。LTML模型建立時,語言運用的方式是指活動圖與狀態圖以及部署圖,還有類圖等,類型之間的差異也是很大的。其中類圖的運用比較廣,所彰顯的是不同類型圖間存在的靜態關聯。此外,類圖可以幫助理解抽象概念和描述事情,讓結果的輸出更加具體化和詳細性。在系統設計中完成的語言,對類圖中的具象特點的作用非常明顯。類圖對于不同模塊當中的基本要素和設計理念有所表現,不同模塊中的設計人員能夠對類圖加強交流和調整。與類圖相反的是,序列圖反應類型不同的動態關聯,還會對相互作用進行體現的一種形式。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對動態過程進行展現,并且可以達到一個比較精準的目的。類圖和序列圖的有效結合,能夠被看作是系統功能的準確性與可靠性提升的重要驗證手段。
2.3 設計數據庫
高等院校的計算機教學管理的系統,對數據庫的管理系統進行運用,稱之為SQL-SERVER 2012。這一系統是從Microsoft中得到的,存在圖形化操作。因此,可以使使用者在具體使用中更加地簡便,與此同時,存在很多接口,能夠明顯提高使用人員的工作效率,這是在CAS結構之中存在的,具有非常好的編程性能,眾多優勢的存在可以讓使用人員輕松地在管理中非常輕松,能夠有效地開展日常維護工作。就這一系統而言,所包括的實體主要有實驗設備、設備維修、設備報廢、設備審批,同時,還有實驗室、實驗預約、實驗項目、實驗成績等,在具體的設計過程中,都是非常重要的。
3 結語
綜上所述,文章在現階段高等院校計算機教學管理大環境的基礎上,設計和開發了“高校計算機教學的綜合管理系統”,與此同時,在實際活動中進行了應用和運轉,已經完成了預計目標,還得到了很多客戶的好評,使得目前高等院校在計算機教學的綜合管理水平上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 呂蘭蘭,蔣達央.基于網絡的智慧校園建設[J].考試周刊,
2015(69).
[2] 高家寶,陸東鈺.少數民族地區高校開放型計算機實驗室管理系統的構建[J].考試周刊,2010(21):156-158.
[3] 林建明.校園網系統建設指導方案[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03(4):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