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娟 董菊 李國春
摘 要:將互聯網+技術的現代化教學工具雨課堂,運用到理論性較強的《流行病學》的課堂教學中,以期讓學生主動參與流行病學常用研究方法的設計、實施、數據分析與結果解釋全過程。通過雨課堂的資料推送系統實現課前-課中-課后的強化學習,讓不具備預防醫學背景的中醫藥學生充分掌握疾病預防控制的核心理念、原理以及較高的公共衛生意義。
關鍵詞:翻轉課堂 雨課堂 流行病學
中圖分類號:G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4(c)-0159-03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and intelligence, many smart teaching tools have been used in the classroom. We adopted a free and small software "rain classroom" in the classroom of epidemiology to help the learning core knowledge of epidemiology, common research methods, data collecting and analysis. We also use the combination of "before class-during class-after class" to enhance the learning effect and help students fully understand the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principle.
Key Words:Flip classroom; Rain classroom; Epidemiology
《流行病學》是預防醫學體系內的一門基礎學科,隨著我國醫學教育改革不斷深入,以及臨床科研在各學科及其相關專業的日益重視[1]。傳統的以教師為主的課堂教學已經不能滿足現階段學生強烈的學習需求以及教師的教學效果期望 [2]。
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慕課(MOOCs)成為現階段我國高等教育領域的關鍵詞,受到教育學者的追捧[3]。然而,學習者缺乏持久學習動力、高輟學率以及師生時空分離等現象都限制了MOOCs等大規模教學方式在高校教學中的普及[4]。
在MOOCs基礎上發展了SPOC,即小規模限制性在線課堂。相比MOOCs,SPOC限制學生的準入條件和規模,同時對學生進行嚴格的評估和考核,也保證了在線教育的可持續發展[5]。但開展在線課堂需要平臺設備等設施條件,無法滿足現階段以傳統課堂為主的教學形式。同時,教師在課堂中無法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討論時無法顧及每一位學生的課堂反映情況[6]。
清華大學在線教育辦公室與學堂在線于2016年4月共同推出智慧教學工具雨課堂。只需充分利用現有的PPT、師生手中的手機終端以及校園網絡即可進行翻轉課堂實踐[7]。可全面提升教師的課堂教學體驗,幫助師生進行互動,同時將課堂學習中重要的影響因素-手機搖身變為學習工具,促使學生尤其是課堂上不愛表現的同學參與課堂教學過程。《流行病學》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需要結合現場實踐才能掌握真正的知識核心。我們將利用“雨課堂”配合課堂教學,并對學生的課堂表現、學習效果進行評價,并初步嘗試課堂教學模式改革。
1 利用“雨課堂”進行翻轉課堂教學的模式設計
我們選取某中醫藥大學15級營養學專業的學生作為教學改革實踐對象,共63人。《流行病學》是必修考試課,占54學時共3學分。因此學生們的學習渴望相對于其他班級更加強烈,并對新的教學模式持積極態度。我們基于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分析,同時結合雨課堂的特點,構建基于雨課堂的《流行病學》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總體采用“課前預習-課中討論、講解-課后鞏固”三個階段,每個階段都使用雨課堂進行開展實施。見圖1。
2 教學實踐
我們以人衛出版社第8版《流行病學》第五章隊列研究作為實踐章節開展雨課堂教學。
課前,將本教材配套的網絡增值服務中“流行病學研究方法1和2”視頻發送給學生。通過短片系統的預習,可初步了解流行病學有哪些常用的研究方法,這些研究方法有什么樣的用途,隊列研究屬于其中的觀察性研究,主要用于驗證描述性研究以及病例對照研究中提出的病因假設。通過簡單的測試,可初步了解學生面臨的難點和疑點,引導學生自發的去收集相關的材料進一步的學習。同時也可以通過查看學生課前預習的情況,優化后期的課堂教學設計。
課中,教師通過課前學生的學習情況反饋,在課中開啟雨課堂進行授課,通過生成課堂二維碼、學生掃碼,將教師PPT同步到學生手機上。首先詳細講解隊列研究的基本定義、原理、用途、設計和實施過程以及資料整理和分析。讓學生通過“不懂”按鈕將掌握情況實時反饋給教師,了解學生對基本概念的掌握情況,并根據反饋情況調整教學活動。在確保基本掌握后。聯系課前視頻中的講解內容,并以隊列研究設計和實施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展開討論。以預習反饋中表現相對優異的6名同學作為各小組組長分別帶領各小組成員進行討論(每組約10人)。在討論過程中開展“彈幕”功能活躍課堂氣氛,同時教師也可以實時掌握學生的心理反應情況,并收集學生們的學習軌跡數據。通過理論教學和課堂討論情況,讓學生自己舉實例總結隊列研究的優缺點,并作為課堂作業提交。
課后,將在中國知網(CNKI)下載的利用隊列研究設計方法探討病因的文獻發送給學生,讓學生根據文獻內容畫圖總結作者設計和實施隊列研究的過程,并指出可能存在哪些偏倚。并設立討論區,開展師生交流互動,幫助學生進一步掌握隊列研究設計中的重點和難點,并能進行獨立設計。
3 教學效果與評價
通過雨課堂進行隊列研究內容的學習,我們發現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熱情高漲了許多。課前回饋率達98%,課堂回饋率100%。上課期間學生的抬頭率明顯增加,特別是通過課前預習材料的學習,學生更主動參與課堂討論中,真正實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這在傳統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課堂中,是難以出現的。對于年輕一代的學生來說,手機是生活和娛樂的主要工具,以往課堂上手機成為阻礙學生學習的重要因素,現在通過手機可以和老師互動,讓習慣使用手機的大學生覺得新鮮,進而激發其學習動力。為了更全面的了解學生對雨課堂授課模式的滿意度,我們通過雨課堂發布調查問卷,問卷內容和回饋數據進行分析,見表1。
4 結語
雨課堂將PPT、學生手機、微信有機地融合起來。使得教師不受時空限制,輕松構建屬于自己的翻轉課堂,也可以不斷評價效果來改進教學模式和方案。同時也將手機變為學習工具,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有效的參與到課堂中來,并能實時的收集學生學習的軌跡數據,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態,制定個性化的教學方案,可為中醫院校的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途徑,在教學工具層面推動教學法不斷創新和改革。
參考文獻
[1] 李立明,余燦清,呂筠.現代流行病學的發展與展望[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0(1):1-5.
[2] 金輝,沈孝兵,李濤,等.美國本科公共衛生教育的發展現狀[J].復旦教育論壇,2016(4):108-112.
[3] Bryson D.Can MOOCs meet your learning needs[J].Journal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in medicine,2017,40(4):170-172.
[4] 張慶.我國高校慕課教學現狀及問題分析[J].學理論, 2016(7):197-198.
[5] 康葉欽.在線教育的“后MOOC時代”——SPOC解析[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4(1):85-93.
[6] 陳維維.MOOC、SPOC、微課、翻轉課堂:概念辨析與應用反思[J].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15(6):117-121.
[7] 王帥國.雨課堂:移動互聯網與大數據背景下的智慧教學工具[J].現代教育技術,2017(5):2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