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雅婧
摘 要:安全教育是我國教育發展中的重要內容。隨著近些年來大學生安全事故發生頻率的逐漸增加,我國加強了對大學生安全意識和防范技能的重視程度,要求高校能夠具有針對性地進行具體實施。因此,本文將以大學生安全意識和防范技能為文章闡述的主要內容,通過闡述高校實施安全教育的重要性進行闡述,進而指出安全意識和防范技能的基本內容,最后給出具體防范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大學生 安全意識 防范技能 缺失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4(c)-0230-02
近些年來,我國不斷爆出高校大學生被騙,失聯、下落不明等相關性新聞,為我國社會建設造成了不良影響。因此,促進大學生安全意識和防范技能的提高,就變得很有必要。就大學生來說,他們具有一定的人身自由,身邊缺少父母的庇護,這就使得他們成為了大多數犯罪分子下手的對象。尤其針對一些女大學生來說,如果他們不能掌握相應的安全防范技能,一旦發生了不安全事件,則難以反抗,對其身體健康帶來了嚴重威脅。如何針對這一發展現狀,促進大學生安全意識和防范技能的增強,就變得至關重要。
1 實施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1.1 從社會層面進行分析
隨著國家的逐漸發展,經濟建設得以提高,人們的素質水平卻出現了逐漸下滑的趨勢,使得社會治安難以得到有效的保障。計算機技術隨之而來,人們步入互聯網時代,在享受技術發達帶來的方便快捷體驗的同時,它也為人類的生活現狀帶來了一定影響。一方面,互聯信息的擴散具有廣泛性,會為學生的生活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很多不良信息的傳播,開始滲透到大學生的思想當中。另一方面,這些信息的出現,為很多不法分子提供了作案機會,加大了社會治安問題。大學生處于涉世未深的狀態,他們對社會還不夠了解,缺乏一定的應對危險的能力,尤其針對一些女大學生來說,往往就成為不法分子的作案對象,為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帶來一定的威脅[1]。
1.2 從家庭方面進行分析
進入21世紀后,國家經濟得到發展的同時,人們也步入了快節奏的生活,每天為了生活不斷奔波。這就為子女的教育問題帶來了一定的困難。發展現狀通常是,父母雙方同時工作,沒有時間照顧孩子,不僅對他們的心理健康發展造成了一定的影響,而且這種情況下的父母,也通常不會過多地在意孩子的安全問題,常常忽視了對學生的安全意識和安全防范技能進行灌輸和培養。他們沒有一定的安全意識,往往是等到事情發生了,才后悔莫急。因此,就需要高校針對這一問題,有效開展大學生安全防范意識教育工作,幫助學生掌握一定的安全防范技能。
1.3 從學校層面進行分析
隨著國家教育改革事業的不斷推進,國家要求教師將教學觀念進行轉變,在對學生實施素質教育的同時,不能只單一的傳授知識,也要培養他們的素質能力,促進他們全面發展[2]。其中包括安全教育問題。學校應該貫徹落實相應的教育改革實施要求,促進教師承擔起相應的責任,積極發揮教書育人的作用,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解決學生的安全性問題。
2 大學生安全意識和防范技能發展現狀
2.1 安全防范意識
安全防范意識,主要是指相關人員對生活中存在的各種安全隱患進行預判的過程。從大學生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大部分學生缺乏這樣的安全意識,他們認識不到樹立安全意識對自我健康保護的重要性。通過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我們發現,這些大學生針對重要物品的存放,對陌生人的求救等安全意識均相對低下。
2.2 危險防范技能
根據馬斯洛理論,我們知道,安全意識和技能是保證學生綜合素質全面提升的重要內容。受到人們獨特性等因素的影響,大學生常常需要面臨搶劫、盜竊、強奸等各種危險。而大多數學生在面臨這種情況下,沒有相對有效的脫險方法, 通常情況下表現的慌張無錯,甚至會導致事情的惡化,導致其身體健康發展遭受到嚴重的威脅。
3 大學生安全教育防范策略
3.1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要想促進學生對知識進行吸收,促進教育效果,首先需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教師要能夠利用大學生的成長特點,利用計算機技術,將知識以圖片或視頻的方式進行展示,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3]。例如:教師在開展安全教育活動的同時,可以為學生播放一些關于安全的動畫片和宣傳片,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灌輸安全意識,并能夠針對一些情況給出具體做法,幫助他們在遇到危險情況的同時,可以靈活的脫身,為自己的人生安全做出奠定。
3.2 情景教學
為了加強大學生對安全教育的理論知識,增加他們遇到危險時的反應能力,教師可以采用情景教學的方式開展安全教育活動。例如:在講解防止盜竊相關知識的同時,教師就可以將講臺作為現場,然后請同學上前進行角色扮演,從而培養學生的反應能力。并要配合室內道具和各種兇器擺放位置等背景進行,針對不同情況給出不同的知識建議。也可以根據“火災現場逃生”的活動內容,開展實踐教學,教師為學生講述基礎理論知識,比如面對火災發生時,要用濕毛巾堵住口鼻,要半彎身子進行前進等。然后進行實踐演練,發出警笛,讓學生逃離,教師也要積極的參與其中,起到情景帶動作用,同時對學生的逃生行為進行規范,要能夠根據不同的情景進行不同的措施應對實踐。從而有效地提高大學生的安全意識,增加他們的實踐經驗,在事情發生的時候具有一定的自我保護能力。
3.3 帶入法律知識
教師在開展安全教育活動的同時,應該適當地給學生灌輸一些法律知識。法律是國家最具權威的武器,它對人身權利和義務具有一定的保障,同樣會為學生的安全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教師將基本的法律知識傳授給學生,將這樣的法律意識潛移默化給他們,就能促進他們在遇到危險的同時,可以自己拿起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的人身安全,這也是開展安全教育活動不可缺少的過程。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具體的情況給學生進行滲透。例如:在講解“正確應對小偷”的時候,可以根據這樣的教學內容,將相應的法律知識進行滲透,讓學生懂得這種情況下要能夠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見義勇為,但是更重要的是拿起法律的武器幫助別人或是自己。這樣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而且能夠讓學生在面對不法分子犯罪的情況下,拿起法律的武器保護自身的權益。
3.4 家校合作
在開展安全教育的過程中,單單依靠學校的力量還是不夠的。應該促進家校合作,將學生的安全性問題高度重視,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教師應該建立一定的交流平臺,促進家長的積極參與,宣傳學生安全性問題的重要性,呼吁家長提高意識,與學校積極配合,保證大學生的人身安全。家長和教師要保持及時的交流,對學生的情況進行全面的了解,家長也要在日常生活中嚴格把控學生的行為規范,為他們灌輸一定的安全意識。
4 結語
針對當前大學生安全意識和安全防范技能缺失等問題,促進大學生安全教育的增強,需要高校和家長進行緊密的結合,改善教學方法,促進安全教育效率,從而保證大學生的身心健康,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 趙英華.合作教育視域下大學生安全教育模式探索[J].中國成人教育,2017(13):78-80.
[2] 李彩麗.女大學生安全意識的缺失與培養[J].勞動保障世界,2017(30):27.
[3] 李燕.高校女大學生安全防范意識探析[J].學理論, 2015(34):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