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齊超
學生與食品向來是安全領域里受關注度較高的兩個。有媒體報道,近日江西省萬安縣部分學校學生營養餐出現發霉、變質等問題,并導致了數名學生食物中毒。顯然,這起食品安全事件,將學生與食品兩個關注點疊加在一起,備受公眾關注。
按理說,我們關注校園的飲食安全,就應當對這起安全事故中的供餐公司口誅筆伐。可是,當地官方對待營養餐變質、學生食品中毒的曖昧態度,實在令人難以釋懷。所以,有不少網友都把憤怒對準了萬安縣宣傳部。
首先,在中毒學生數字上當地宣傳部門玩曖昧。4日,媒體報道部分學校學生營養餐出現發霉、變質等問題后,萬安縣委宣傳部卻說:沒有學生中毒。隨即,他們打臉,因為當日下午,家長提供了3名小孩的診療證明書,診斷均為食物中毒。就在5日凌晨,當地宣傳部通報說,有4名孩子中毒。然而,武術中學也有學生家長稱,4日有十余名孩子在午餐后因腹痛去衛生院檢查,檢查結果如何?統計部門知道嗎?
其次,在學校營養餐變質及食物中毒事件上的曖昧。起初,萬安縣宣傳部的回應是:沒有疑似有質量問題的食材進入學生餐桌??墒鞘聦嵞??萬安縣的營養餐食材中有不少已經變質、發霉,且有家長的視頻為證。視頻顯示:大袋的面筋塌軟,土豆上有多個黑點,白菜也有黃色斑點。這樣的營養餐別說吃不出營養,不吃出病已是稀罕事。現在,至少已經有4人確診食物中毒,營養餐配送企業難以逃脫干系。據悉,當地學校的營養餐改由學校自主供餐,當地市場監督管理局和教體局已經介入調查。
當地宣傳部門在回應此事時,態度曖昧,似乎不愿證實當地學生中毒。他們的意圖很簡單,就是想粉飾太平,自我麻醉??墒?,學生的安全與健康絕不容忽視,對待此類事件,遮丑思維要不得。態度曖昧,給外界傳遞混亂的信息,比如中標的餐飲企業或許與某些職能部門狼狽為奸,政府不積極處罰涉事餐飲企業等等,都會給監督校園營養餐“專供”造成消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