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思君
摘 要:伴隨著時代的進步與互聯網科技的高速發展,我國政府信息資源公共獲取相比之前已經有了很大改善,群眾獲取政府信息越來越便捷、及時,不過,我國政府信息資源公共獲取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解決存在的問題就需要實現路徑創新,以促使公民更全面、便捷地獲取政府信息資源。本文就我國政府信息資源公共獲取存在的問題及問題存在原因著手分析,隨后探討政府信息資源公共獲取的路徑創新。
關鍵詞:政府信息資源 公共獲取 問題 路徑創新
中圖分類號:G2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5(b)-0243-02
社會在不斷進步,科技在不斷發展,21世紀是移動互聯網的時代,是信息爆炸的時代,在這個時代大背景下,信息已然成為最具價值的資源,甚至成為了世界各國重要的戰略性資源,其蘊含的價值不可估量,由此可見,我國政府信息資源公共獲取也變得越來越重要。政府部門是國家最為龐大的信息生產者、持有者和傳播者,社會各行各業大量的信息都掌握在政府的手里,因此,促進政府信息資源的公共獲取,對政府信息資源的充分開發利用有積極意義,同時也有利于滿足社會各界的實際需求,充分發揮出信息資源的效益性。
1 我國政府信息資源公共獲取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1.1 觀念較為落后,群眾信息素質偏低
我國公民在政府信息資源公共獲取方面的主動性普遍較低,主動獲取政府信息的意識并不強烈,他們中的絕大部分都是采取一種十分被動的,甚至是消極的態度形式去接受政府信息的,而不是從自身出發,積極主動地去獲取。另外,我國公民獲取政府信息資源的能力普遍不高,尤其是目前我們所處的互聯網時代,對年輕一代的人相對還比較好,但是一些上了歲數的老年人群,由于不懂得操作電腦,不熟悉移動網絡,同時子女們也由于工作或者學習等原因沒有空余的時間教老人進行實際操作,而且有些老人也不愿意學習,所以也導致了他們無法及時有效地獲取政府信息,大多數只能是通過電視或廣播等其他途徑獲取,因此導致了我國現階段大多數群眾的信息素質偏低,不利于政府信息資源公共獲取的推進。與此同時,政府有關部門作為政府信息資源公共獲取的義務主體,并沒有承擔起政府信息資源公開的義務。部分政府人員擔心政府信息公開后受到群眾的監督會顯露自身的某些失職行為,導致政府人員可能會采取一些阻止政府信息公開的手段進行信息的封鎖,從而阻礙了政府信息資源的公共獲取[1]。
1.2 有關法律法規不夠完善
目前有關我國政府信息資源公共獲取的法律法規還不夠完善,缺乏一個完整的法律體系。拿公民知情權來說,它是公民一項基本權利,是公民知曉政府信息的基礎,但知情權并沒有載入憲法之中,而且與政府信息資源公共獲取相關的信息公開法也不盡完善,政府信息資源再利用缺乏應有的法律保障,同時有些法律法規的實施也還沒達到預期的效果[2]。
1.3 信息獲取技術較為單一且存在問題多
我國政府信息資源公共獲取在利用互聯網科學技術幫群眾獲取信息方面還略顯單一,技術應用主要表現在通過建立政府門戶網站為群眾提供政府信息。但是政府門戶網站本身其實也是存在著不少的問題。首先,我國政府門戶網站在全國范圍內的分布不平衡,在我國東部的一些沿海經濟發達地區不管是網站數量還是質量都遠高于我國西部經濟欠發達地區。其次,我國大部分政府門戶網站建設都缺乏服務的理念,具體功能并不完善,大多都只是注重政府信息方面的發布,缺乏與群眾的實時互動,缺少人性化服務,這也導致很多政府門戶網站看起來僅僅是當作一個提供政府信息的作用。最后,政府網站在對政府信息資源的整合程度方面做得不夠好,還有提高空間,信息收集完畢后必須通過分析、組織、整合和再次開發等步驟才能夠被利用[3]。
2 我國政府信息資源公共獲取路徑創新
2.1 群眾應轉變觀念,提高信息素質
第一,群眾應轉變觀念,增強人民當家做主的意識,增強主動獲取政府信息的能力,積極主動的了解政府信息,這是憲法給予公民最基本的權利。第二,政府各部門人員應該秉持信息共享觀念,摒除對政府信息進行片面保密的觀念,及時有效地向公眾公開政府信息。第三,政府各部門人員還應該樹立尊重公民知情權的意識,在一個人民當家做主的國家,公民有權知道政府信息。第四,政府各部門人員還應該積極樹立服務群眾的意識,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政府公開信息其實也是給群眾提供服務。從這個角度來說,政府各部門人員提高自身服務意識是非常有必要的,及時轉變工作作風,摒棄不良作風,端正工作態度,將滿足群眾的信息需求當作重要的工作目標[4]。
2.2 加快立法步伐,完善信息公開制度
一個完善的法律體系是保證公民獲取政府信息的首要條件,有關立法部門應制定與我國政府信息資源公共獲取有關的法律法規,以保障公民獲取政府信息。第一,在不斷完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內容的同時,應該針對其在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反思總結,加快建立統一的信息公開法的步伐,給公民獲取政府信息提供切實的法律保障。第二,完善修訂我國的保密法。我國保密法雖然經過了多次的修訂改進,但是很多保密范圍的界定還是比較寬泛甚至有點模糊,只有完善好保密法,才能有效促進我國政府信息的公開,方便公民信息獲取。第三,國家還應該制定一系列再利用規章制度。在逐步完善政府信息資源再利用體系的同時,應建立統一的管理機構,對政府信息資源開發利用進行有效的管理和監督,提高政府信息開發的利用率[5]。
2.3 加強技術保障,開拓更多信息獲取渠道
政府信息資源公共獲取要在基本技術手段基礎上提高對新技術的運用,并不斷開拓更多的信息獲取渠道。總的來說,有以下幾個方面:(1)不斷提高政府門戶網站的信息資源建設水平,不斷豐富公民所需的與公民切身利益相關的政府信息資源,同時對信息進行內容深度的加工,以提供額外服務;(2)積極借鑒國外先進的經驗,再根據我國的實際國情,有效整合各大政府門戶網站的信息資源,并建立一個統一的政府信息資源公共平臺,提高信息共享水平;(3)在提高政府門戶網站建設水平時,應著重加強網站的目錄體系建設,提高網站目錄編制的標準性和規范性,同時也要注意保證網站內容的實效性、真實性;(4)政府要積極開展主動信息服務模式,通過多種多樣的方式和途徑全方位地實現政府信息資源的公共獲取。
3 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政府信息資源公共獲取的積極推進,對維護公民知情權、促進政府信息資源開發利用有極大的積極意義,不過,目前政府信息資源公共獲取還存在著諸多問題,若能有效解決,將會改善甚至消除社會信息不對稱、信息資源浪費現象,同時也能促進政府信息資源的共享,也有利于公民對政府運作的監督,提高政府運作的透明性、公開性,從某種程度上也對防止政府部門滋生腐敗產生一定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李曉明,李蘊奇.加強政府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J].中國管理信息化,2006,9(2):80-81.
[2] 陳傳夫,鄧麗珠,吳志強,等.網上中文科技信息的測量研究[J].圖書館學刊,2006,24(5):641-646.
[3] 東方.數字信息資源管理系統分析與設計[J].情報雜志,2004,23(10):48-49,53.
[4] 高復先.信息資源規劃——信息化建設基礎工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78.
[5] 劉強.政府信息資源分類共享方式研究[J].中國行政管理,2004(10):7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