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維虎
【關鍵詞】 目標責任制度;目標責任書;意義
【中圖分類號】 G633.9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18—0102—01
素質教育的核心就是要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它的靈魂是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它是指一種以提高受教育者諸方面素質為目標的教育模式。他重視人的思想道德、能力培養、個性發展、身體健康和心里健康教育。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是相對應的,但也絕非對立的,而“學習目標責任制度”和“學習目標責任書”的實踐是在應試教育大環境下通向素質教育的橋梁。
日本馬拉松冠軍選手山田本一在他的自傳中寫到:“我是靠智慧贏得勝利的,事先把比賽的路程分解成多個小段,清楚地記住路邊標志。比賽開始,以飛快的速度沖去第一個目標,然后再下一個目標,就這樣繼續沖下去,贏得第一名的”,這話乍一看似乎是司空見慣的說法,然而細細品來,對教育而言亦是真理。心理學書籍上讀過這么一句話:“當人們的行動有了明確目標,并能把自己的行動與目標不斷地加以對照,進而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行進速度和與目標之間的距離,人們行動的動機就會得到維持和加強,便會自覺地克服一切困難,努力達到目標。”“目標責任制度”就是要明確目標,細分目標。一個個小的目標,雖然不起眼,然而這一個個目標被串聯起來時,它的魅力卻是無窮大的。
要達到目標,就要像上樓梯一樣,一步一個臺階,把大目標分解為多個易于達到的小目標,腳踏實地向前邁進。每前進一步,達到一個小目標,就會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這種“成就感”將推動學生充分調動自己的潛能去達到下一個目標。
受益于日本馬拉松選手的成功秘訣,每每看到班級同學沒有明確目標,茫茫不可終日的痛苦樣子,我心里很不是滋味,詢問自己的一位學生“是不是,一天不知道干什么,拿到語文課本,覺得數學題目不會,拿到數學課本,感覺英語單詞沒記住?”
實踐證明,“學習目標責任制”的實踐是在應試教育環境中學生應試壓力巨大的現實情況下素質教育的一次有力破冰。“學習目標責任制”的實踐有效地推動了學生自我管理、自主學習、全面開發各方面興趣愛好的能力。它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積極意義。
1. 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不再是“債臺高筑”的拖欠,也不是書本似山如海的壓力;學習成績也不是遙不可及的“地平線”。量化所帶來的是每一天短暫任務達成的喜悅,拋開短期成績后學生“如釋重負”,所以同學們學習的興趣空前高漲。實踐證明,經過一段及時的試行,絕大多數同學對在此期間的學習內容掌握得更扎實。
2. 培養了學生的獨立意識。學習興趣釋放,學生由“老師快快追,學生慢慢走”的被動學習過渡到同學之間你追我趕的“比、趕、超”的良好學習意識,學生們有了獨立自主的學習意識,班級里有了獨立自主的學習氛圍,這樣的個性環境培養出來的也將是具有獨立人格、獨立品質的優秀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3. 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責任意識。作為這個國家未來的主人,我們的素質教育所要培養的核心素質就是強大使命感和責任意識。這份簡單的目標責任書,帶給學生一份責任,好比是航標,指引他們達到目的地。
4. 培養了學生們的自學意識。自學意識以及自學能力是中小學教育所面臨的一個普遍問題,也是要在中小學素質教育中積極培養的品質和終極目標。“學習目標責任制度”和《責任》書的實踐證明,《責任書》簽訂以后,所有的學生在責任意識的感召下,面對切合實際的責任目標時可以脫離老師的有形管理,自主地完成學習任務,達成學習目標,并且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地養成自學能力。而且我在教學中發現,隨著學齡的增加,自學能力對學習成績的影響至關重要,所以培養自學能力將惠及終身。
5. 培養了學生的團隊意識。“學習目標責任制度”是以團隊為基礎建立起來的,個體為小組負責,小組為班級負責,互幫互助,攜手共進,決不放棄任何一個人。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中,每一位同學都能感受到小組、班級的溫暖,不拋棄、不放棄;也能感受到,個人在實現自己小目標時,為團隊的進步貢獻的力量,感受為團隊榮譽努力的使命感。同時,也能在團隊的進步發展中,感受到榮譽的成就感和攜手共進退的團隊凝聚力。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