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根據新課改要求,合理調整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與技巧,教學采用學生引思方法促使學生良好閱讀習慣與能力的養成。以“讓學引思”為基礎,探討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要點,通過“讓學引思”這種教學方法的引入,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率與水平。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學生
基于“讓學引思”,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使學生成為語文閱讀的主人翁,為學生組織教學活動,將學生視作學習的主體,給予學生學習與思考的權利。通過學習開展閱讀教學,學生要積極自主地學習,同時提高自己的思維品質,獲得有效的閱讀方法與技巧。為獲得良好的語文閱讀教學效果,要求教師辨證地引導學生思考。教師需要為學生的自主探究創造充足的空間,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筆者結合對此相關認識及了解,分析本次研究如下。
一、真正將小學生視作語文閱讀學習的主體
不提倡語文教師將閱讀知識與結論告知學生,需利用教學引導讓學生自行閱讀,并找到問題答案,自身獲得知識的真諦,在此當中,訓練學生概括能力及感悟能力。閱讀教學為學生設計,發散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閱讀,從整體上提升學生語文閱讀能力。
如,在教授學生《釣魚的啟示》時,教師為學生設計問題“為何作者不愿把魚放回湖里、但作者父親為何要將魚放回湖里,在此過程中作者心理發生哪些變化?”把學生劃分為學習小組,每組三人至五人,指導學生以小組模式做出探討,獲得問題的答案。學生在探討時,教師需走下講臺,傾聽學生的發言,及時給學生引導。通過此種小組交流方式,學生真正變成了學習的主體,自行解決問題,深入理解課文內容,自身也會有所感觸,無形中形成了語文閱讀能力,豐富了語文知識,高效進行閱讀教學[1]。
二、指導小學生掌握正確的語文閱讀方式
小學生如同一張白紙,盡管學生知識積累有一定限度,而一般教師教學指導會在較短的時間內被領會吸收,教師需認識到這點。教師在平常閱讀過程中重在將以文本分析方式滲透其中,在指導教學中,將一些不錯的文本剖析技巧穿插進去,需要學生完成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在任務實踐中,學生無形中感受到其中蘊含的閱讀方法與技巧,同時更為熟悉此過程。當學生閱讀能力得到提升后,接著教師為學生設置部分自主閱讀,以鞏固學生課堂中所需知識,拔高自身能力。
如,以《月亮灣》為教學案例。教師詳細為學生閱讀課文,想象其中場景,要求學生帶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文章當中的精彩語句,同時運用直線與波浪線勾出描繪月亮灣景色的語句。如此,學生深入情境當中進行閱讀,此種循序漸進的引導方式讓學生把握了內容,感受到了感情,且認識及掌握了作者表達情感的方式,此外,還有部分閱讀方法與技巧值得學生運用,指導學生速讀是非常不錯的做法[2]。在當前社會當中,篩選信息能力及速度可以起到更突出的作用,學生閱讀文本中,也需把握此項技巧。
三、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辯證實施讓學引思
教師要掌握標準及度,將權利下放,為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環境,及時掌握學生學習情況,指導及把控學生學習。教師辯證地指導學生思考,按照步驟指導學生自覺主動地進行閱讀,同時在閱讀中更深入理解文學內容,從整體上提升語文素養。如,在學習《荷花》內容時,教師先提前收集和荷花相關的物件與圖片等,課堂上由學生以自己帶來的荷花圖片為參照對其做出描述,指導學生融入學習當中,且教師控制及引動此過程,由學生自行比較教材中閱讀內容,讓學生深刻感受到閱讀材料中使用的寫作方法。
四、豐富小學語文閱讀課堂的有效交流互動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讓學生進行有效的交流,讓學生自主探討問題,提供及時有效的指導,促使教學推進。教師靈活調整教學策略,考慮學生實際狀況,合理調整教學方法及進度,讓學生牢固把握知識。教師在設計學習任務過程中,兼顧學生差異性,進行分層教學,在分配學習小組過程中將各能力水平的學生分到一組,讓學生之間有效交流,防止解答問題中發生非常大的障礙。讓學生在課堂上充分交流,達到一定的積累量,增強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逐漸調動自身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如,在講授《狐假虎威》時,教師以文章題目作為突破口,給出一些問題,由學生進行思考。教師對學生進行分組,每組四人,語文閱讀時,鼓勵小組成員積極探討,提高課堂教學成效,通過學習指導學生思考,讓學生在閱讀中豐富自己知識,獲得更多的技巧。由學生討論閱讀中遇到的難題如一些學生最終還是不了解狐貍的詭計,不知道為何其他動物害怕它。教師不急于讓學生解答疑問,由他們在小組內探討。接著其余小組成員解決了該學生存在的問題,開始讀懂故事。
新課改背景下教師教學理念發生改變,基于“讓學引思”,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要優化及完善學生學習方式,以學引轉、將學習及思考結合起來,讓學生自主探究學習,于學習交流中發散思維,變成學習的主人翁,愛上學習,在閱讀學習當中感受樂趣。
參考文獻:
[1]張一川.基于“讓學引思”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究[J].新課程(上),2018(1):6.
[2]劉金玉.“讓學引思”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科普童話,2017(14):16.
作者簡介:朱永(1964.11—)男,漢族,籍貫:江蘇新沂,本科學歷,副校長中學高級,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