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雅偉
摘 要:優秀的人才,在生理素質、心理素質、社會文化素質三方面是高度統一和和諧的整體,三者之間,相互促進,彼此融會貫通。在日常教學中,如何有效地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呢?面對多種多樣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和途徑,根據小學生心理發展特點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談談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的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
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已成為大家共同關注的問題,在小學教育的過程中如何有效地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已成為廣大教師、學生和家長共同的期望。同時,國家已經把心理健康教育看作是中小學生素質全面發展的一部分。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經多種多樣,如何根據自己所面對的學生心理發展特點和心理健康教育需求,尋找出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呢?下面就從交流平臺和有效策略兩方面談談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的有效性。
一、搭建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交流平臺
(一)課堂教學交流平臺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師生的交流最為平常、最為普遍,在這過程中,學生開始信任老師,于是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便通過教師“潤物細無聲”地在各學科的教學過程中滲透進來。那么教師的專業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就顯得尤為重要,好老師利用課堂教學平臺,把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課堂教學過程中,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從而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健康意識,達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二)家校溝通交流平臺
家庭的育人環境、家長一言一行和家庭教育的不同方式,直接影響著孩子的心理向著不同的方向發展。通過搭建家校溝通交流平臺,讓專業的心理教育家引導和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用自己的言行和恰當的教育方式去影響和教育自己的子女。可以根據不同的需要,將這一交流平臺給學生開放,學生可以在教師與家長之間真誠地傳遞信息,在傳遞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受到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學生和家長三者可以在相對透明的環境里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這樣更利于家校的監督和孩子心理的全面健康發展。
(三)未來網絡交流平臺
在網絡交流方面包括區域內網絡交流和基于大數據云計算下的網絡交流。區域內網絡交流平臺的搭建比較簡單,網絡連接著教師、學生和家長,通過QQ群、微信、個人空間動態的發布與關注等,實現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同步教育和相互交流。在這個比較開放的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網絡交流平臺中,教師、家長與學生都是心理健康教育學習的參與者,對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產生更深刻、更有效的影響,從而提高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二、找準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策略
(一)對小學生心理健康方面出現的問題分兩步進行健康教育
小學生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由于目前大多數小學生是獨生子女,伴隨著生理、心理的發育和發展,競爭壓力的增大,加之 “二孩化政策”的到來,他們心理上承載的東西更為復雜,由原來的獨享心理向共享心理轉變,姊妹之間面對著過大的年齡距離和不同的知齡差距,在學習、生活、人際交往和自我意識等方面可能會遇到或產生各種心理問題。有些問題如不能及時解決,將會對學生的健康成長產生不良的影響,嚴重的會使學生出現行為障礙或人格缺陷。對于小學生心理健康方面出現的問題分兩步進行健康教育,首先是團體輔導,利用團體的力量去教育、引導,讓他們從內心里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篩選出比較突出或有特點的心理健康問題,然后進行個案輔導。
(二)在不同學科的課堂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對于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對癥下藥,不能一刀切,以點帶面、以偏概全。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過心理輔導活動課、談心空間、心之樹和學生個人心理健康檔案、各學科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和其他活動陶冶等策略進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在不同學科的課堂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更親切自然,更容易被學生接受,起到“潤物細無聲”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各類相關活動的陶冶是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另一策略,通過班隊會活動、社團活動、綜合實踐活動等形式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訓練和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
我們培養出的有競爭意識、團隊意識、創新意識的高科技人才,誰都不愿意見到他們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問題。因此,作為人類靈魂工程師的老師,要在日常教學中,多關心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在這方面要學習、勤于鉆研、善于總結,讓每個小朋友都能夠健健康康成長,快快樂樂成才。如果我們身邊有更多的“高危”人才,那將給社會帶來多大的威脅,面對這一問題,值得我們去深思,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擔子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劉學芝.師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2013-01.
[2]郭斯萍,陳四光.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M].江西:江西高校出版社,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