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坤 溫洪亮 劉辰 饒曉明
摘要:高校畢業生是當今社會重要的人力資源,很多大公司尤其喜歡招收應屆大學畢業生,然而隨著大學畢業生的逐漸增多,大學生就業情況不容樂觀,就業難,賺錢難等問題也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 而如何提升大學生自身的就業素質和社交能力則成為了當代大學生解決就業難題的關鍵。
關鍵詞:大學生;就業
中圖分類號:G64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25-0004-01
1.就業形勢分析
1.1 當前就業形勢分析。近年來,據全國統計,每年大學生就業人數繼續突破900萬,而在這900萬人中具有素質涵養的大學畢業生卻很少,大部分的應屆畢業生在校表現其實是缺乏實踐性質的,幾乎都是以電腦,游戲為主的混日子,最終混過了大學四年,但這種情況是不符合企業要求的,而他們又不想屈就于薪水低,待遇不好的職位,所以會找不到工作,使得就業率變得越來越低。
1.2 專業方面現狀。從現在的就業形勢來看,就我們醫學院校來講,成為一名合格的醫生要經歷一個漫長的學習和實踐階段,必須通過更長的臨床實踐來使自己能夠在今后的臨床工作中抓住疾病的診治特點進而更快的治療疾病。而近年來醫學各專業在社會上出現了不平衡情況:醫學影像學、外科學、婦科學、內科學等專業社會的需求多但是真正學習這些專業的應屆畢業生卻很少;而消化科、藥劑學、藥理學等專業每年應屆畢業生多但是社會的需求量卻少之又少。
2.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
2.1 缺乏工作經驗。我們在學校的大部分都是理論課程,實踐課幾乎是沒有,每天捧著課本坐在教堂里聽著老師講課,卻少了很多的思維和動手的能力。因為過于的依賴校園生活,依賴大學院校的自由和松散,所以近年來這也是所有國家普遍存在的就業問題現象。
2.2 大學畢業生供給和需求相對狀況改變。近年來由于各大高校開始了擴大招生的方案,使應屆畢業生規模的大幅度增長,但是人們對于一些普通的體力勞動力和腦力的技術工人的需求更大。這樣,對于高校擴大招生和大學畢業生快速增長和需求,就造成了不相稱的結果。
2.3 缺乏職業意識。許多大學生在校期間沒有樹立好畢業以后的理想職業和應該具備的就業意識,導致了他們對于自己畢業應聘的職業目標和工作規劃都失去了美好的憧憬和發展的追求。
2.4 職業理想不堅定,職業目標不明確。畢業后的大學生由于急于工作賺錢而盲目得選擇公司及就業單位的現象日益嚴重,所以他們缺乏對就業的信心和工作規劃的看法,不會很靈活的選擇自己喜歡的工作。而也有一部分學生因為對自己所憧憬的職業理想的不肯定,而在學習上半途而廢最終選擇了放棄。
3.如何加強就業素質的培養
3.1 以職業生涯規劃為切入點,為就業奠定基礎。首先,要樹立正確的職業目標,確定社會對于各種職業情況得傾向。當然,最重要的還是選擇自己喜歡的職業,充分了解所選職業的大概模式和工作性質,同時不斷的增強學習能力,善于發現自己不足的地方,要善于探究難題,追求新的理念,為最終能獲得最理想的職業打好基礎。其次,進行正確的自我評估,從實際出發,根據自身各個方面進行評估,做不到的方面日后改正,盡力做到最好,做的很好的方面繼續保持。對職業的專業分析,充分發揮自身專業的優勢,改進過程中的不足;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時,需要對求職者的自身素質涵養和社交交談能力的要求及其他的方面都要進行嚴格的職業目標,這樣才能選擇到最適合自己的工作和用人單位。第三,加強自身的知識涵養。按照近年來的社會職業發展需求條件,要將學過的所有專業知識充分的進行重新融合,加強綜合性素質。
3.2 社會適應能力:提升就業能力的關鍵。思維能力是大學生就業準備的必要之一。其實我們在校期間,就應該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實際操作能力,多參加學校舉辦的社會實踐活動和各類社團協會活動以及自己的畢業論文和畢業設計等來鍛煉自己的動手能力。對于即將畢業的大學生來說在今后未來的工作中,遇到各種問題都需要立即作出反應處理問題。所以大學畢業生自覺地培養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和社會生存能力非常重要,這有助于就業的成功。
3.3 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質,成為提升就業能力的保障。我們在求學過程中要時刻注意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和抗擊打能力,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更要提醒自己鍛煉堅強不息的性格;在求職中,要充分了解就業信息,學會淡定的應對所遇到的阻礙,用開朗的心態清除擋在成功路上的絆腳石,直到看到勝利的曙光。
3.4 強化學習的重要性,培養學習能力。同時學生要有良好的學習能動性,更多的是從增加知識,完善知識,豐富知識的角度出發,而不是單純的只為了應付考試。再加上良好的學習習慣,合理安排時間,加強個人學習行為,在實際學習中不斷的鍛煉。這樣才有可能實現就業。
4.總結
跟隨時代的變化與需求,社會對大學生的職業以及學位的要求日益增高,而對于自身各方面素質的培養對我們今后的就業起著決定性的因素。因此,我們在就業前應加強對自身的就業素質的提高,掌握現在的就業形勢,平淡和樂觀地對待就業,才能在如此多的應屆畢業生中脫穎而出,受到用人單位的贊賞。
作者簡介:楊曉坤,女,1995年10月出生,漢族,天津市人,針灸推拿學專業。
溫洪亮,男,1979年9月,本科,講師,現任江西中醫藥大學灸學院黨總支副書記,研究領域為思政、教育學。
劉辰,男,1988年5月6日,碩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倫理學、思想政治教育。
通訊作者簡介:饒曉明,1960年出生,女,教授,主任護師,研究領域為臨床護理、學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