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澤林
摘 要 從改革開放我國信托創立以來,信托業的每次轉型和變革都是我國宏觀經濟和金融體系變化的寫照。當前我國宏觀經濟轉型深化,金融監管趨嚴,信托的通道業務受限,未來業務范圍和收入結構將大幅調整。信托業將回歸本源,服務于實體經濟,真正滿足人民需求。在這種大背景下,各信托機構要提升專業實力,塑造品牌優勢,同時要密切關注金融科技的發展,在未來競爭中搶占先機。
關鍵詞 信托;金融監管;資管新規;銀保監會
一、信托業發展概述
1.信托行業發展現狀
信托公司在我國是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和《信托投資公司管理辦法》規定設立的主要經營信托業務的金融機構。 信托公司以信任委托為基礎、以貨幣資金和實物財產的經營管理為形式,融資和融物相結合的多邊信用行為。信托業務主要包括委托和代理兩方面的內容。信托公司雖然數量較少,但資產規模擴張迅猛。根據中國信托業協會數據,截至目前,已獲得銀保監會批準通過重新登記獲發新版金融牌照的信托公司共計68家。但信托行業總資產管理規模從2007年的9600億元增長至2018年中旬的25萬億元,所以每家信托公司的資產規模都十分驚人,信托業在國計民生和金融市場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2.發展歷程回顧
我國信托業的發展與我國經濟改革相伴而生,每次轉型和變革都源于宏觀經濟和金融體系環境的變化。本世紀之前,我國剛剛改革開放,百廢待興,為滿足國家的投融資需求,信托主要扮演著類銀行的角色,經歷了一段迅猛的擴張期,但這一階段也蘊含著風險,而后行業歷經五次清理整頓,信托公司數量和資產管理規模大幅波動,但仍然未走出“膨脹到清理,清理再膨脹”的怪圈。此后是信托業的黃金十年,受到經濟高速發展和金融分業監管紅利的雙輪驅動,信托資產余額從2001年的1000多億元躍升至2011年的4.8萬億元。這一階段,信托的商業模式和收入主要包括兩類:債權融資和銀行通道業務,由于隱性剛兌和牌照稀缺,信托收入快速增長且信托公司業務高度同質化。2012年以后,信托業基本維持了前十年的特征,只是隨著經濟新常態下的產業結構調整和居民財富的增加,金融業進入泛資管競爭階段,通道業務利潤顯著降低,信托公司轉型壓力不斷增大,少數信托公司提前布局多元化業務體系。總之信托公司間差異度增加,信托業跨入分化經營時代。
二、強金融監管環境,信托業面臨的挑戰
1.資管新規落地,金融強監管時代來臨
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和國家外匯管理局于2018年4月聯合發布《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資管新規),開啟了資管行業新時代。此次新規意在統一同類資產管理產品監管標準,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有效防控金融風險,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信托作為金融機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資管業務中也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所以這次資管監管環境的變革對信托產生了非常重大的影響。一般認為信托業主要受到三大因素影響:宏觀經濟、金融監管政策和信托業自身能力。目前,這三大因素均呈現新態勢,宏觀經濟轉型深化,金融監管環境趨嚴,信托行業比較優勢仍然存在。總之,信托業將步入新的發展階段,即服務實體經濟和滿足人民需求。
2.通道業務受限,業務范圍調整
信托業涵蓋的業務范圍較廣,從收入結構來看,通道業務和私募融資貢獻最高,2016年兩塊業務合計貢獻信托業約72%的收入。但未來隨著資管新規的落實,信托行業將逐漸回歸本源,通道業務將會大幅收縮而資產管理業務和財富管理業務會出現明顯增長,所以未來信托業的收入結構將會出現較大調整,呈現出更為多元均衡的特征。據中國外貿信托研究院預測,至2021年信托業的資管和財富管理業務收入占比預計從2016年的26%提升至39%,這一預測是在2017年末做出的,可能會低估資管新規落地對通道業務的影響,所以筆者認為這一增幅會更高。無論如何,信托的收入結構和業務范圍都將大幅調整,通道業務將面臨縮水,未來各信托公司之間將真正比拼業務能力和品牌影響力,以及對未來金融科技的預測和把握。
三、信托業未來的發展機遇及應對措施
1.居民財富增加,信托需求顯著提升
根據中國外貿信托研究院的論斷,信托業未來機遇源自于實體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的需求。從需求和供給兩方面分析,需求上,未來我國實體經濟有五大發展趨勢:產業優化升級、消費升級、財富管理、新型城鎮建設和經濟出海。供給上,信托業應重點發展四類業務:服務信托、私募融資、財富管理和資產管理。上述五大經濟發展主題和四類信托業務領域有機結合有望為我國信托業帶來蓬勃發展的機會。預計私募融資、財富管理和資產管理業務的投融資總額未來都將保持10%以上的增速。伴隨著市場需求的調整以及信托公司自身在競爭中的加速轉型,信托行業未來可能實現質量和規模的共同提升。
2.提升專業實力,塑造品牌優勢
當前各信托公司的收入結構仍存在較大差異,而在未來通道業務大幅萎縮的情況下,信托行業的競爭焦點將真正轉移至信托公司自身的業務水平和品牌影響力層面,接下來筆者針對信托行業典型的三類業務展開論述。私募融資業務上,信托機構在資金端應該提高與銀行等高凈值客戶的客戶粘性,高效獲取資金。而在融資端,信托機構應利用多方渠道例如財務顧問等咨詢類服務提高獲取資產的能力,捕獲更多融資商機,同時要提升自身風險控制能力。對于財富管理業務,信托公司要充分利用牌照紅利,做好資金信托類服務,打造品牌影響力,儲存高凈值客戶。資產管理業務類,信托要精進針對私募基金開展的業務管理系統、受托清算等服務。并將各私募基金整合至同一平臺,通過數據分析評估各基金的運營情況,據此拓展FoF和MoM類資產管理業務。此外,信托機構要密切關注金融科技的發展和應用狀況,著眼未來,一方面提前布局挖掘優質投資機會,另一方面通過技術改良自身業務流程和模式,爭取在未來競爭中占據主動。
參考文獻:
[1]中國外貿信托研究院·波士頓咨詢公司.中國信托行業報告[R].來源:中國對外經濟貿易信托有限公司,2017-12.
[2]中國人民銀行.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EB/OL], 2018-04-27/2018-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