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運均
摘要:國畫作為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在近些年被廣泛引入了小學美術課堂,但是在實際的國畫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主要體現(xiàn)在教師教學方法的單一和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影響,使得學生對國畫沒有濃厚的興趣,缺乏學習的熱情。本篇文章就簡要探討了小學美術課程中的國畫教學方法,希望可以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小學美術;國畫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25-0178-01
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國畫作為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是需要發(fā)揚與繼承的。隨著國畫被引入小學美術的課程中,教師在進行實際國畫教學的時候,主要側重于欣賞古畫與介紹繪畫工具,致使小學美術的國畫教學課堂沒有生機,學生的美術繪畫能力沒有得到有效提升。因此,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與教學的內容,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模式,豐富小學國畫教學的內容,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美術繪畫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進而可以讓學生的美術素養(yǎng)得到可持續(xù)發(fā)展。
1.國畫教學的重要性
國畫是我國繪畫的精髓,其中凝聚了中華民族的性情、智慧和心理氣質,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內容。國畫主要有彩墨畫、水墨畫、白描畫、墨筆畫以及工筆重彩畫等,可以將詩、畫、書融為一體,從而彰顯著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也體現(xiàn)著我國古代文人墨客的智慧。國畫教學,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開發(fā),有著較大的自由發(fā)揮空間,同時也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小學美術教學不同于其他學科的教育教學,更加重視學生的實踐能力,而小學階段的學生擁有較強的好奇心,正是培養(yǎng)他們動手能力與創(chuàng)造能力的重要時期[1]。同時,國畫教育也很好地彌補了傳統(tǒng)教育教學中的不足,提升了學生的手腦結合能力,對學生學習其他學科具有積極地影響。學生通過對于國畫的學習,不僅可以我國傳統(tǒng)的優(yōu)秀文化有一定的了解,還可以有效提高自身的美術素養(yǎng),符合現(xiàn)階段小學素質教育教學全面發(fā)展的基本目標。
2.小學國畫模式的探究
2.1 體驗美感,激發(fā)興趣。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簡單的國畫繪畫技法,為學生展示國畫的魅力,由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教師可以在上課開始的時候,用畫筆勾勒出簡單的水墨線條,形成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圖案,如小動物、食物等,讓學生可以體會到國畫的簡約但又不失文化內涵。還可以通過演示調和水墨,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進一步讓學生體驗到國畫的特殊魅力,提高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從而使學生對國畫教學產生濃厚的興趣。
2.2 結合實際,合理引導。在小學階段的教育教學中,教師的教學開展都是需要結合學生的心智特點和能力,開展教學工作[2]。小學美術教學同樣如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要結合學生的心智特點與實際能力,選擇合適的國畫教學內容,對于理論性比較強的國畫知識,教師可以盡可能轉換為通俗易懂的語言。與此同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要結合實際的生活,作為教學的載體,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還有,教學中需要考慮學生的學習差異,必要時可以因材施教,確保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在國畫教學中得到提高,促進學生美術素養(yǎng)的進一步提升。
2.3 掌握技能,訓練技巧。國畫的學習,需要有良好的基本功底作為前提,所以教師應該重視對于學生的國畫基本功的訓練,主要包括在國畫繪畫中的握筆姿勢,教師需要引導學生不斷練習正確的握筆姿勢,在練習中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姿勢,正確握筆姿勢對于學生的國畫繪畫水平有著直接的影響;還有就是筆墨技巧,其實指的是在國畫繪畫中的用筆技巧與用墨技巧,用筆技巧主要是毛筆繪畫的方法以及蘸墨的方式,用墨技巧指的是在國畫繪畫中,學生需要根據(jù)不同墨色的差異和使用的方法,在實際的繪畫中選擇合適的墨色[3]。這些教師可以通過示范教學與指導,來有效促進學生的國畫繪畫基本技能的掌握,為他們的國畫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2.4 學會鑒賞,熱愛國畫。學生藝術素養(yǎng)提高的重要標志就是懂得鑒賞。所以,教師在小學美術國畫教學中,應當重視學生的對于國畫的鑒賞,這也是進一步提高國畫學習的方法。教師可以再教學的過程中,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搜集比較優(yōu)秀、富有代表性的國畫作品讓學生進行鑒賞,這樣不僅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也提高了學生的藝術品鑒層次,有利于學的審美水平與精神境界的提升。同時,在開展優(yōu)秀國畫作品的品鑒過程中,也是對我國傳統(tǒng)文化瑰寶的保護與傳承,對提升小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與愛國情感有著重要作用。
結束語:國畫作為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有著豐富的內容,提升國畫教學有助于小學生拓展知識面、增強創(chuàng)造能力以及美術素養(yǎng)的發(fā)展,對學生的全面、健康發(fā)展有著積極地影響。因此,教師在國畫教學中,應該結合學生的特點與教學的內容,進行教學模式的優(yōu)化與創(chuàng)新,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美術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 劉冬梅. 淺談小學美術課程中的國畫教學[J]. 戲劇之家, 2015(23):190-190.
[2] 楊帆. 淺談對小學美術教育的認識——中國畫教學實踐與意義[J]. 新課程(小學), 2014(12):146-146.
[3] 朱育. 淺談小學美術國畫教學[J]. 新課程(小學), 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