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家婧
摘要:教育是一種培養人的有目的的社會活動,它能促進知識發展,推動社會進步。人的培養是教育的中心,任何教育都是圍繞這一中心進行的。其中,美術教育是各類教育的一個方面,在對學生的培養中,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中都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通過美術教學,可以培養學生欣賞美、感受美、創造美的能力,而且對陶冶情操,發展智力,培養健全人格都有重要的作用。下面從幾個方面談談。
關鍵詞:教育;美術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9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25-0183-01
初級美術是潛能開發的黃金時期,如何調整教學策略和手段,使之成為更加適合各個年齡段和心理特點的教學方式,是美術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在每個階段的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從學生的興趣出發,以孩子的發展為主,構建合理的評價體系,積極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積極引導學生去自主的發現美,進而創造美。
1.激發學生的繪畫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是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前提和潛在動力。無論干什么事情首先要對它產生興趣,有了興趣才能希望取得成功。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學生繪畫興趣的激發,用繪畫興趣去帶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積極踴躍的投入教學中。為了喚起學生繪畫的興趣,首先,要讓學生對所畫的內容、形象有強烈的興趣,走進繪畫世界,觀察學生的所思所想,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去激活他們的創作欲望,讓他們在頭腦中有個鮮明清晰的形象,使之呼之欲來,內心產生創作欲望。其次,教師應結合手工活動激發學生對繪畫的興趣,學生除了愛亂涂亂畫,還愛玩一些撕紙、泥、小印章等,每次手工活動時就不難發現學生手中只要有一塊泥或一張紙,他們就會百玩不厭;因此,教師要抓住學生的這一特點開始培養學生把所撕成的、捏成的這些作品組合成一幅畫兒粘貼在一張畫紙上學生就可以隨時看到自己的成績,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只要學生帶著濃厚的學習興趣參與到教學中來,那么,學生的大腦及各方面都會處于高度的活躍狀態,教學效率極高。
2.結合學生身心發展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現實中很多人都是根據自己以往的學畫程序和成人的理解方法來進行教學的。這在一定程度上嚴重阻礙了學生繪畫思維的個性發揮,過早地扼殺了學生學畫的積極性。教師在讓學生幼兒進行顏色訓練的教學中,先讓孩子用畫筆在紙上根據自己的想法自由涂抹,孩子們涂得很是盡興,最后讓他們再根據紙上顏色的形象來想象成是什么具體或抽象的事物來創作一幅畫。結果有的孩子畫出的是一些可愛的小動物,有的則想象成一幅美麗的風景。這樣,孩子們就在游戲中快樂地層現了他們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另外,讓學生在一種模式下框架式的學畫也不利于他們智力的開發。生活中我們經常都會在不經意間看到街頭巷尾的地面上、墻壁上有一些非常稚拙的畫面:學生用一支粉筆很自由地畫出了他們心中的異樣世界。其實這就是學生對繪畫的一種濃厚興趣和對生活的一種創造。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教學中教師首先教會學生會想,再教會學生會畫。只有教會學生大膽想象,才能使學生畫出他們的心聲。教師要始終認為美術教育的重點應放在創造意識的啟迪,而不是技能的傳授。其實繪畫就是一種游戲。他們喜歡在這種線條和色彩游戲中發揮自己的想象和感受,畫出自己的所思、所想和所見,也就會畫出一些意想不到的好作品。
3.訓練、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是開展美術教學的基礎
美術活動是一種視覺藝術活動,當學生想要畫一件事物卻不知如何表現時,老師應該培養學生對事物的觀察力,觀察是一種思維知覺,看是視覺觀察的前提,教師和家長應給學生營造美術環境,在學校或家中布置一些美術作品,讓他們多欣賞、多觀察,在直觀的感覺中,形成欣賞美、表現美、創造美的意識,找到繪畫的興趣和靈感。比如,教學生學畫汽車時,應提前讓他們觀察馬路上各種汽車的形狀、顏色,車頭、車輪是什么形狀,在什么部位,再準備一些車的圖書和卡片,加深對車的印象,學生在作畫時就能根據自己所認識的、觀察到的車一一畫出來。這時,他們畫出的車不再是單一的,也不是成人眼中的“車“,而是他們心中、眼中的車,是各式各樣的車輛。用這樣的方法擴大學生的視野,提高繪畫的興趣。學生感興趣的事物越來越多,就會有意識的去觀察和理解周圍的事物,很容易就會在繪畫過程中表現出來,作品的內容也會更加豐富,童趣橫生,所表現的就是他們生活中的事,而不再束縛于描摹成人的畫。
4.進行鼓勵性評價創新的表現
在美術教學活動中,老師適度評價不僅能鼓勵和肯定學生的創造性,同時還能激發他們再創造的強烈愿望。所以,在評價前,教師要讓學生把自己思考的過程說出來。美術是一種智力活動,既有思維又有表達。教師不但要引導學生在美術活動中學會思考,還要鼓勵他們把思考的過程表達出來。當學生完成他們的創作之后,老師不妨鼓勵他再回頭看看,說說自己的想法,這有助于他們形成一種穩定的思維模式,形成一種良好的反思習慣,從而把創新當作是一件更加自覺,更能產生自我肯定體驗的事情。教師對于學生的評價,不能以畫的像不像為標準,而應尊重他們的創作意圖,自己滿意的作品就是好作品。因此,老師評價的作用在于尊重創作意愿,進而啟發誘導,以鼓勵的語言幫助學生樹立和增強自信心,實現自我價值,加強學習自覺性、主動性和進一步鞏固創新意識。
5.結束語
美術活動本身是一個具有極大潛力的領域,它的任務既培養兒童對藝術美的欣賞、識別,學習對美的形象的描繪和表現,同時,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的素質、能力和個性,形成一種幼兒把握世界的方式——審美心理結構的塑造,所以,只要教師用發現的眼睛、肯定的語言善待幼兒每一次美術活動的參與,那么,自己在幼兒美術教學中就會又有新的收獲。
參考文獻:
[1] 淺議教學中的美術教學策略,2001.
[2] 美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2007.
[3] 淺談對初中美術欣賞課程中的幾點反思,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