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海峰
機油在發動機工作中不僅起到潤滑作用,而且還起到清潔、冷卻、防銹、密封、抗氧化、緩沖等作用。發動機在工作中的機油消耗,正常標準是燃油消耗的2%~3%。如果機油消耗超過標準范圍,就說明有滲漏機油或燒機油的故障發生。下面將發動機在工作中,如何減少機油消耗,保證機油消耗在正常范圍的措施敘述如下,供參考。
1 使用干凈機油
如果發動機添加的機油不干凈、雜質多,不僅加快機件的磨損,而且使機油在短時間內變質報廢。使用中要保證機油干凈應做到如下幾點。
① 機油一定要在清潔、干燥的地方保管。② 添加機油的容器和工具必須清洗后,才能使用。③加油口、油箱蓋清洗干凈后,才能添加機油。并注意添加的機油必須經過過濾。④要定期放出油底殼中的沉淀油和水,并清洗油堵和油底殼。拆下油底殼清洗時,應先用木片刮除外部油污,用沾過洗油的棉紗擦凈內腔和外部,然后用洗油由內至外刷洗干凈,高壓空氣吹干或自干后裝車。⑤油底殼加油口不允許無蓋、無墊。⑥要在干凈的場地添加機油,嚴禁在風沙、灰塵大的地方添加機油。
2 正確選用機油
選用機油時,應先確定機油的質量等級,然后選擇粘度牌號。選擇粘度牌號時,一要根據發動機所處的最低環境溫度,選擇的機油牌號應能保證在最低的環境溫度下發動機能順利啟動。二要根據發動機負荷大小及自身環境溫度,使發動機工作中,能夠始終保持適宜的油膜厚度,具有良好的潤滑狀態。冬季在不同地區要根據當地溫度選用不同的粘度級別的機油。在低溫下選用機油粘度過大時容易造成機油凝固,發動機在啟動時由于機油流動性差,易造成軸瓦的干摩擦,導致燒瓦、抱軸。目前,市場上的機油因其基礎油的不同可簡單分為礦物油及合成油兩種。合成油中又分為:全合成及半合成。全合成機油是最高等級的。二者最大差別在于:合成油使用的溫度范圍更廣,使用期限更長,但成本也更高。同樣的油膜要求,合成油可用較低的粘度就可達成,而礦物油就需用相對于合成油較濃的粘度才可達到要求。因此,合成油肯定比礦物機油好,只是較貴。
3 保持曲軸箱通氣孔與大氣相通
發動機曲軸箱加油口蓋上有一小孔,這個通氣孔的作用是使曲軸箱與大氣相通。當發動機工作時,活塞頂部的氣體通過氣缸與活塞、活塞環之間滲漏到曲軸箱,如果曲軸箱通氣孔與大氣相通不好,曲軸箱內的氣體就不能排到大氣中,使曲軸箱內的壓力上升,導致滲漏機油。
4 保證氣缸和活塞裙部的正常間隙
氣缸和活塞的正常間隙,在出廠說明書上有明確規定數值。間隙過大,發動機功率下降,耗油增加,曲軸箱中的機油會通過活塞和氣缸過大的間隙進入活塞頂部燃燒,即所謂“燒機油”。活塞頂的燃油也會沿間隙流入曲軸箱,沖稀機油。間隙過小,發動機易過熱,活塞膨脹,使活塞與氣缸壁卡死,即所謂“粘缸”。
5 正確安裝活塞環
①鍍鉻的壓縮環要安在第一道活塞環槽中。②有扭力環的,其方向不要裝反。③活塞環開口不要對準燃燒室,上下環的開口要錯開。④活塞環要在環槽中試裝,否則會發生卡死現象。⑤正式安裝時,活塞、氣缸壁、活塞環上要涂一薄層干凈的機油。
6 氣缸阻水圈不要漏水
缸套阻水圈如果漏水,會有大量的熱水流入油底殼,使阻水圈失去彈性,老化變質。禁止使用有毛邊、氣孔、砂眼、裂紋等的阻水圈。安裝時,阻水圈應全部進入槽中,不得扭曲、擠偏,位置要端正。
7 廢氣不要竄入曲軸箱
大量廢氣竄入曲軸箱,會造成曲軸箱中壓力增大,使機油滲漏嚴重,污染機油,所以工作中要使廢氣少竄入曲軸箱。因此,要做到如下幾點:
①保證活塞環的開口間隙、邊間隙。②保證氣門桿與氣門導管的正確間隙。
③經常檢查氣缸、活塞、活塞環等的磨損情況,超過極限時立即更換。
8 機油壓力和溫度適當
機油壓力過高和過低,表明潤滑系統有故障,或曲柄連桿系磨損,或機油變稀、變稠、老化變質等,所以在工作中要經常檢查機油壓力是否正常。機油溫度過低,機油黏度加大,影響潤滑;機油溫度過高,機油變稀,潤滑性能下降,所以發動機的機油溫度一定要在70~85℃之間。
9 保養好機油濾清器
保養好機油濾清器,可以保證機油清潔,使發動機各機件得到良好的潤滑。對它們的保養必須按時、按號、按操作規程進行。
10 按要求更換機油,清洗油道、油底殼
機油的更換周期應按出廠說明書規定執行。更換機油時必須按規定清洗油道和油底殼。
11 防止滲漏
油封損壞、管路破裂、接合處不密封等均會引起機油泄漏,使機油消耗量增多。此外,空氣壓縮機竄油也會使大量機油隨壓縮空氣排出,使油底殼內機油量減少。機油滲漏不但使機油消耗增加,而且會使發動機臟污,應該積極采取措施,防止機油滲漏。
除采取上述措施外,發動機在工作中,還要注意避免轉速過高。轉速越高,曲柄和連桿的離心力就越大,甩到汽缸壁上的機油也將增多。這樣,油環就來不及將汽缸壁上的機油刮落,進入燃燒室燒掉的機油就要增多。同時,由于輸油量的增多,油底殼內的機油溫度也會增高,機油變稀。另一方面,自曲軸箱通氣口被空氣帶出的霧化機油也增多,機油的消耗量就會增多。因此,一定要引起重視。
(作者單位:157000黑龍江省牡丹江市開發區農村事業發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