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中國畫已經形成了各種各樣的表現形式和繪畫樣式,但是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中國畫的審美情趣、形式已經受到了一些人的質疑,所以就需要尋求方式的創新選擇。本研究比如了中國畫、平面構成藝術的差異,總結出了平面構成藝術在中國畫創新方面起到的啟發作用,從而分析了其具體的影響。將平面構成藝術引入到中國畫的創造當中,實現了藝術的擴展,使中國畫形成了一種全面的藝術樣式,創造出了藝術的新選擇和新方向。
關鍵詞:構成藝術;中國畫;創新發展
傳統中國畫的造型是以點線為主的,然后輔助上豐富的筆墨來進行表現,雖然這樣的模式使得中國畫在造型上有了參照,但是其也導致了中國畫很難實現創新突破,藝術家們開始尋求采用別的途徑來進行中國畫的創新發展,而將西方繪畫的元素和中國畫創造進行融合則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本研究則從構成藝術的角度進行了中國畫創新的研究。
1、構成藝術要素及表現形式
在構成藝術當中點線面是基本的構成元素,其包括有立體構成、平面構成和色彩構成,通過構成藝術可以創造出更多的形象,進而實現形與形之間的有效關聯。構成藝術是利用二維空間表現的視覺方法,從而將點線面等基本的構成藝術元素運用起來,實現事物的合理性和嚴密性分析,從而找對事物最為關鍵和本質的要素,將所提取的要素做好重構和整合,進而創設出更為豐富的理念形象。從表現形式來看,包括有漸變、重復、變異、近似、矛盾空間、錯覺、集結等,這些構成藝術的表現形式在構圖章法、造型方面都實現了創新以及發展。
2、中國畫、構成藝術的異同分析
2.1思維方式存在的差異
中國畫和構成藝術在繼承方式上存在差異,這就導致了二者在形式特點、創作方式上的差異,中國畫采取的是繼承的態度進行創作,試圖從構成因素、表現形式上找到繼承的共性,而西方構成藝術則不同,藝術家在創作的時候也在一直尋找創新的方法和表現方式,對舊藝術不斷的推翻,進而定位好獨特的風格,故西方藝術流派和風格樣式是較為豐富的。究其原因筆者認為正是因為中國畫和構成藝術處于不同的哲學體系當中,所以藝術審美和藝術形式是有差異的。
2.2構成方式和構成元素的差異
實際上構成并不是西方藝術當中獨有的,中國畫也能夠有自己的構成元素和形式,比如中國畫構成元素是點線面,用點線進行勾畫,實現生命形式的變創作,進而產生藝術形象美。西方藝術在點的構成中不夠豐富,其大小可以隨著藝術家的藝術創作需求來進行調整,另外點的外形也可以隨意的進行控制,但是中國畫當中的點則是隨機性、偶然性的進行表現的,進而實現不規則、不對等的排列。
3、中國畫當中構成藝術的有效運用
當前大眾審美的方式不斷的更新,藝術家在中國畫多元化發展的進程中不斷的實踐和探索,找到了全新的藝術形式,并實現了大量構成元素、中國畫獨有的筆墨的融合,使得中國畫實現了更高的藝術創新。本研究針對中國畫當中的構成因素,從藝術形式和美感方面實現了形式美法則和規律的切合,實現了中國畫形式美的創新發展。
3.1點在中國畫當中的有效運用
點是構成元素最為基本的單位,根據形狀、屬性將其分為大點、短點、黑點、小點、虛點和實點、白點等,并且點的形狀可以是不規則的。在排列的時候可以按照不同的形式產生出直線排列、聚散等形式,通過差異化的點方式和狀態使人有更多的視覺以及情感上的體驗。當前利用點這種構成藝術較為成功的要數吳冠中以及南溪,其點的運用繼承并且突破了中國畫在筆法上的限制從而大大的豐富的點的運用,使得整個畫面在形式上更為豐富和創新,使得畫面情趣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3.2線在中國畫當中的有效運用
在情感表現方面線是比較具有表現力的元素,其包括有直線、折線和曲線三種,其中直線可以表現為穩定、堅硬、生氣以及力量等,而曲線則表現為柔和、輕婉、流暢以及優美,曲線則可以表現出突然以及不屈等情感。例如吳冠中先生所繪制的《殘荷新柳》為了更好的表現生命力,采用了大量的折線,并加入了一些較為零散的點在畫面當中,利用折線表現了不屈和突然,進而將這些情感在畫面當中充分的表達和傳達出來,畫中的垂柳則用線條進行表達,實現了生命希望的強烈煥發。
3.3形狀在中國畫當中的有效運用
在構成藝術當中形狀也是一種情感的具體表現方式,比如方形能夠將飽滿、大方和剛勁這些情感充分的表現出來,比如晁海在其水墨畫當中不管是人物還是動物都利用方形進行表現,這樣就使得畫面真正的超越了二維平面,體現出了渾厚、厚重和獨有的立體感。在比如三角形能夠給人一種平穩和安定的感覺,劉永杰在其創作的《金色的風》當中,將藏族婦女聚集到了青稞賽場上,人物的刻畫不僅僅是對對象真實面貌和形態的展現,而是通過概括意識的寫意和塑造來實現,在人物造型、動態方向上實現了一致性,使得畫面秩序感得到了有效的增強,對人群外形實現了強化,整個畫面呈現出了金色的喜悅。
3.4平衡對稱在中國畫當中的有效運用
在藝術創作當中對稱也是較為常用的手法和形式,表現最為完美的要數動態平衡,其屬于一種絕對的平衡,但是并不是說要完全的對稱,在大小、形狀和排列方式上要有所差異。從當前中國畫的創作來看,采用平衡對稱方式也是較多的,特別是山水畫當中,例如陳家冷在其作品當中就采取了這種構成藝術,將畫面置于對稱中心當中,然后將事務形態對應上,實現了絕對的平衡,在繪畫的時候陳家冷為了讓畫面不至于太死板,則讓其不死板性的對稱,通過此種構成藝術則使得山水畫更為平和和寧靜,使得畫面體現出了很多的氣韻和空靈感。
總結:
將構成藝術運用到中國畫的創作當中,要注重其在思維方式、構成方式和構成元素方面存在的差異,找到構成藝術和中國畫二者的完美契合點,進而將點、線、形狀、平衡對稱等構成藝術元素充分的引入,不斷的實現傳統中國畫的創新和發展。
參考文獻:
[1]許磊.平面構成.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1
[2]沈語冰.20 世紀藝術批評.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13
[3]吳冠中.我負丹青.吳冠中自傳.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彭浪.淺析構成藝術對當代中國畫創新的影響.西安大學.2014.
作者簡介:王云鵬(1977.05.20)男,民族:漢,籍貫:山東省龍口市,單位:龍口畫院,學歷:本科,職稱:四級美術師,研究方向:中國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