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彥懿
摘要:中小企業在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國企業的規模絕大部分都是中小企業。作為一名高中學生,我通過老師課堂上的講解與相關資料的收集研究,認為我國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需要資金的支撐,但是現階段仍然存在著融資困難的現狀。本文重點分析了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原因,并且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中小企業;融資困難;原因;對策
一、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原因
我通過老師課上的分析與自身對相關資料研究發現,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原因主要體現在三方面。
(一)中小企業自身原因
很多中小企業在發展的前期階段,都具有缺乏技術人員、資金短缺、規模不大等問題,并且在管理層面上也存在不足,從而導致銀行金融機構不愿意將貸款服務提供給中小企業。因此,中小企業在開拓市場以及貸款融資的過程中存在困難,在財務統計方面企業的經濟收益與運作的過程中缺乏秩序。中小企業在進行貸款的過程中,需要將資產擔保憑證提供給銀行金融機構。中小企業在目前仍然處于發展階段,缺乏資金抵押能力,從而導致了中小企業貸款融資困難的問題。中小企業往往有意地占用銀行借貸資金,導致企業出現了信用的危機。例如,中小企業通過資金借貸償還拖延時間、前期定金的預約支付、合同造假等形式拖欠銀行的資金,甚至私吞銀行的借貸資金。中小企業有意行為導致的信用危機,這使銀行金融機構限制了向中小企業借貸資金的額度。中小企業所具備的信用風險主要包括內外兩部分原因。內部原因主要是中小企業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銷售與財務兩方面工作沒有進行良好的溝通。外部原因主要是因為企業未能及時的根據銀行的相關制度與規定進行貸款的償還,無法解決經營貿易糾紛。中小企業所產生的信用風險,導致銀行等金融機構無法信任中小企業,從而很難向中小企業提供資金借貸服務。
(二)銀行金融機構原因
我國國有銀行在近年來實行了體制改革,上層銀行金融機構對基層銀行向企業借貸審批具有一定的決定權,并且減少了地方商業銀行網點。此外,中小企業在進行貸款的過程中,審批程序格外嚴格,有著非常繁瑣的步驟,必須根據相關規定進行逐步審核,耗費了大量的物力與人力。中小企業在進行貸款活動的過程中,往往很難辦下銀行貸款,導致很多基層銀行無法有效地向中小企業提供貸款服務。很多中小企業所開發的新型商品具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會帶來十分可觀的經濟收益。但是銀行相關工作者缺乏職業素養,無法對市場進行有效的評估,沒有清楚的認識到中小企業未來的發展潛力。中小企業很難獲得銀行金融機構所提供的貸款服務,只能夠獲取民間風險投資與金融機構的認可。相較于大型企業,中小企業經濟收益不高,并且規模不大,銀行在向中小企業提供貸款服務的過程中,會對相關費用問題以及經營成本進行考量。因此,很多銀行金融機構不會將資金借貸給中小企業。
(三)社會政府原因
現階段,人們普遍的理財意識仍然過于傳統。在中小企業融資過程中,人們往往不愿意投資,擔心產生金融風險。中小企業往往不具備上市公司的要求,規模不大,無法通過發行股票來融資,并且通過債券進行融資也并不現實。因此,中小企業在融資過程中,只能在國有銀行進行貸款。目前社會上缺乏借貸風險擔保部門,缺乏完善的擔保機制,銀行在向中小企業提供貸款服務的過程中仍然采取固定資產抵押的方式來進行擔保,沒有綜合的考量中小企業的信譽、項目發展前景、企業發展潛力等諸多方面的情況。社會上存在的第三方擔保不具備健全的法律監管,很多非法擔保機構成立高利貸貸款形式,導致很多中小企業由于欠款最終倒閉。
二、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解決對策
作為一名高中學生,我通過自身的學習分析以及向老師請教,認為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解決對策主要包含以下幾方面:
(一)中小企業自身方面
中小企業需要在內部構建完善的管理機制,應當樹立誠實守信的社會良好形象,使企業會計信息具備完整性與真實性,使企業資產質量得到有效的提升,使抵押資產擔保能夠生效。并且必須配備完善的企業管理規章制度,使企業的管理義務得到履行。中小企業必須具備風險防范意識,應當構建預警防范意外地信用風險。中小企業在運作的過程中。需要謹守法律法規,不能在銀行借貸過程中鉆法律空子,需要在經營的過程中誠實守信,降低自身的信用危機。
(二)銀行金融機構方面
銀行應當構建獨立的審查機制,應當對中小相關信息進行充分的掌握。獨立審查機制主要針對數額較小的資金借貸,需要簡化操作流程。基層銀行機構應當具備審批中小企業貸款的權利,使款項能夠及時的發放到中小企業的手中。需要提升銀行工作者的職業素養,提升相關工作者對新型項目具備認知度。對于項目貸款的風險需要構筑損失率的公式,運用資金上的盈利來彌補虧損,使基層商業銀行取得持續穩定的發展。針對中小企業的貸款,銀行金融機構需要構建專門的管理機制與負責部門,轉變傳統根據行政區進行分行與總行劃分的關系。應當通過社會中的中介機構來評定中小企業信用,使銀行的流程得以簡化,能夠大量的節省財力、物力,使中小企業和銀行具備緊密的關聯。
(三)社會領域共同推進
應當有效拓展中小企業融資渠道,構建完善的融資機制,規范化民間融資形式,政府出面進行監督,使社會融資的各個途徑具備一定的合法性,杜絕企業金融風險的出現,完善擔保機制。企業的賬款與存貨可以成為擔保條件,應當為具有發展前景的企業帶來全額擔保和部分擔保,保險公司可以成為中小企業的擔保機構,可以設立擔保險等保險體系。需要學習西方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構建中小企業評級體系,建設信用數據庫。通過司法手段,使信用數據庫具備法律效力,共享信息資源。通過合理的方式來評判中小企業的信譽度,政府方面加強監督,促進銀行企業的有效合作,對中小企業進行大力的扶持。
結語
作為一名高中生,我通過自身的學習研究認為,想要有效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等問題,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在政策法律的支撐下,為中小企業構建良好的融資環境,使中小企業取得良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茅盈盈.淺析中小企業融資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集體經濟,2016(06):75-76.
[2]成曉彤.淺析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原因及解決對策[J].財經界(學術版),2016(13):108-109.
[3]劉冬莉.淺析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及對策[J].時代金融,2017(27):11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