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偉 時冉冉 崔嵐
摘 要:我國醫學院校的發展面臨著巨大的機遇和艱巨的挑戰。在這個發展過程中,改革管理機制是前提,促進人才發展是內容,提高教學質量適應社會發展是目標。本文把管理機制改革的內容縮小到教學運行的范圍,以期能由淺入深的激活教學運行機制。
關鍵詞:醫學院校 教學運行 績效管理 機制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9-0-01
健康中國戰略和教育強國戰略為醫學院校的發展提供了最好的歷史機遇。醫學院校發展的關鍵問題是管理機制能否使人才脫穎而出;能否幫助普通員工成為人才;能否搭建人才施展能力的平臺,留住人才[1]。而教學運行管理機制的改革要求管理權重心下移,要求職能部門思想轉變。
一、背景
教學運行是醫學院校管理的中心,是以學科建設為中心、以教學科研為基礎、以培養出醫學人才和研究出科研成果為目標的[2]。它包括人才培養模式的保障體系和配套的管理方式。理想狀態下的教學運行機制能適應科學技術發展、社會發展、教師個體發展和學生個體發展四個方面的要求[3]。
如果按照PDCA循環把教學運行劃分成計劃、執行,檢查和修正四部分,本文此后的教學運行專指“教學執行”。這部分工作包括制定教學運行表,排課,調課,查課,教學工作量統計和教學質量評價。這個過程中計劃已制定、資源已分配,與管理、人事和財務后勤等內容的耦合性很低,適合作為突破口。
二、三分層績效管理機制
三分層績效管理機制是部門之間各司其職、各盡其責來幫助教師回歸本職工作、幫助學?;貧w辦學初衷的柔性機制。所謂三分層就是醫學院校的專職行政部門、專業管理部門和課程管理部門三層機構分別單獨運行的績效管理機制。三分層后,所有的教學運行工作都應該按照三分層來設計和展開。
1.制定教學運行表。教學運行表是學校的教學實施情況的抽象數據。如果說專業標準是確定人才培養目標和整體步驟的話,教學運行表就是根據最新的實際情況對它的修正。以專職行政部門提供《教學運行表初稿》作為開始。
制定教學運行表的三分層工作:課程管理部門根據任課教師的意見調整《課程標準》并提交《修正方案》;專業管理部門審批并匯總《專業修正方案》。最后由專職行政部門發布《教學運行表終稿》。
這樣課程的控制權就回歸了任課教師。但它的前提是三分層的職責明確:課程管理部門幫助完善修正方案的合理性,并檢查具體的實施效果;專業管理部門完成與方案配套的其它工作提案,總結并推廣優秀方案;專職管理部門幫助完善專業方案。
2.排課。教學運行表是課程實施計劃,排課是教師、場地和時間的安排計劃。以專職行政部門發布《開課通知單》作為開始,以發布《全校課表》作為結束。
排課的三分層工作:課程管理部門根據修正的教學計劃,安排教師和分班合班情況;由專業統一安排時間和地點,經過課程管理部門調整和確認、專業初步復核后,形成《專業課表》;專職行政部門根據教學運行表二次審核后發布《全校課表》。
3.調課工作和查課工作。調課和查課工作是教學運行情況的晴雨表,其目標是維持教學秩序。深度開展的調課和查課工作可以幫助改進教學質量。
調課、查課的三分層工作:課程管理部門、專業管理部門和專職管理部門分別制定《調課查課實施方案》和《調課查課記錄》,按周期各自匯總、分別總結和定時發布,互不干涉、相互監督、互相印證。
4.教學工作量統計和教學質量評定的三分層工作:課程管理部門根據實際情況匯總任課教師的數據并在部門內公示;專業管理部門審核課程數據和計算過程,匯總專業數據并公示;專職行政部門審核專業數據和計算過程,匯總全校數據并公示。
三分層績效管理機制需要績效考核制度的保障。因為已經三層分,所以很方便使用附加值[4]實行單獨部門的考核方式。
作為非盈利組織,學校教學運行方面的附加值是支出和收入的零和計算:根據學費、教師工資和學校事務安排,分專業計算出每門課的附加值和每項行政工作的附加值。然后根據專職管理、專業管理和課程管理的三層結構,分別計算每步工作的附加值和工作時間,計算每個崗位、每個部門的附加值和單位時間附加值[4]。附加值中的收入就是工作量,單位時間附加值就是工作效率,把工作量和工作效率作為績效考核的重點內容。
最后,統計工作量和工作效率:流程問題增加接收部門的支出和工作時間,增加上報部門的收入和工作時間;質量問題增加上報部門的支出和工作時間,增加接收部門的收入和工作時間;比較部門,而非個人,的績效。褒獎先進的部門、懲罰落后的部門。
統計的原則:過程透明、可回溯;三個錯誤退回;按小時計算工作量,按天計算加班工作量(退回和延遲);雙重確認;無限責任;關鍵過程郵件溝通;事前溝通和事后總結。
三、三分層的優勢
以評估為例:
一種不好的做法是把評估文件逐條分解到專職部門,接著逐層分解到專業和課程管理部門,再層層匯總,最后由某個被指定的部門整理資料。很難說這樣的評估工作對學校發展有什么意義。
在三分層績效管理機制中,因為評估材料是已收集過的數據,所以重復的勞動,即專職行政部門分解出的任務,會增加本部門的支出、從而降低工作效率。這就會促使專職行政部門思考自己的工作定位:不僅僅是此次評估工作的文檔整理者,而更應該是相關工作的政策解讀者、制度創造者、過程服務者、反饋傾聽者、流程改進者和管理協作者;而專業和課程管理部門在努力提高效率的過程中會發現,評估數據沒有超出日常工作內容,對日常工作常規性的整理總結是提高效率的唯一途徑。另一方面,計算附加值的需要從一開始就必須定義工作和劃分責任,這就不得不加強溝通。而溝通的結果,會使參與者清晰定位自己在工作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從而激發責任心、發揮主動性,高質高效地完成工作。
拖沓的任務總是以完成作為目的。而能夠快速反饋的評估工作,才能夠幫助管理層找出現狀與期望值之間的差距并分析問題做出改善——評估的意義所在。
四、三分層的意義
第一、關注重點問題。三分層績效管理機制針對的是業務執行部門。這些部門經常被冠以管理的名義,卻沒有管理層的職能;沒有管理層的開闊視野,卻要給廣大師生解釋政策制度;沒有高效工作的實踐經歷,卻要制定流程和推進任務;遠離一線醫學教學工作,卻要負責給管理層反饋意見。對自己的工作都定義模糊的他們,卻在實際上影響著學校運行。所謂“剛性機制”其實是某種意義上的必然。明確崗位職責、梳理工作流程等等,與其說是意義,不如說是三分層績效管理機制工作過程中必須解決的問題。三分層績效管理機制只是把這些問題放在了所有問題的頂端。
第二、員工培養機制。醫學院校不缺少人才,因為一般意義上的普通人能夠勝任工作。而員工是愿意高效完成工作的,因為高效完成的工作才會有成就感。幫助員工排除不能勝任工作和不能高效工作的障礙,就能培養人才。而區別工作、分析工作和工作知識的積累,是員工培養機制的基礎,也是三分層績效管理機制的意義。
第三、三分層績效管理機制既不是原因,也不是終點,它是一個長時間的漸變過程,是一個的教學改革的切入點,能夠由易到難的帶動其它環節的改變,最終使醫學院校能主動地適應科技發展、社會發展和個體發展的多方面的需要。
結語
我國醫學院校存在管理制度不靈活、學術氛圍不足、教學質量不高等問題,改革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事情[3]。態勢分析法卻提示我們,任何組織都有其優勢。作為公辦學校、事業單位,我國醫學院校的優勢在哪里?
在未來可預見的老齡化過程中,關懷人會成為越來越重要的主題,而對人的關懷人同樣也是醫學發展的目標。換句話說,我國的醫學院??赡懿粫蔀樾б婧玫慕M織,也不應該成為嘩眾取寵的明星組織,但在我國解決美好生活需求矛盾的過程中,醫學院校有首先成為幸福組織的潛力。這也許才是我國醫學院校發展的方向,也是本文最開始的樣子。
參考文獻
[1]謝階騰.我國大學學院運行機制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
[2]王成端.以教學運行機制改革推進教學方法大改革[J].中國高教研究,2010(09):86-87.
[3]王偉廉.關于中國大學教學運行機制的構建和改革問題[J].煤炭高等教育,2001(06):1-4.
[4]稻盛和夫.阿米巴經營之道[J].現代國企研究,2011(11):42-47.
作者簡介:郭偉(1985-),男,漢族,籍貫:河南漯河,單位:漯河醫學高等??茖W校,研究方向:計算機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