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菊花
摘 要:近年來,隨著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改革和發展,為了能夠培養高素質專業性的兒科護理人才,社會各界對兒科護理加以重視,以及對培養兒科護理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對兒科護理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實踐等方面進行深入研究,并結合現代社會對兒科護理發展的要求,對兒科護理學教學進行深入探索改革,提高教學質量。本文就個人見解,針對兒科護理學實踐教學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議,希望能給相關工作人員提供幫助。
關鍵詞:兒科 護理學 實踐 教學 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9-0-01
隨著人們對于身體健康的重視,尤其是對小兒保健方面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社會和學校對兒科護士的培養模式也發生了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社會對于人才培養的需要。護理教育作為醫學教育的一部分,主要目的是為了能夠培養出合格的護理人才,醫學教育者需要不斷摸索教學方法,提高課程教學質量,本文將從兒科護理學實踐教學師資隊伍建設以及教學內容方面進行研究。
一、師資隊伍建設方面
1.加強教師綜合素質的培養
優秀的教師除了要具備良好的道德素養還必須具備專業的職業技能,隨著現代高科技醫療技術在臨床上的應用,傳統的護理技術操作已經不適應現代醫療的進步,再加上醫院不斷進行細分科室,對于年輕的兒科教師來說,由于缺乏經驗,很難應付復雜的臨床問題,因此在選聘教師這方面,需要挑選高素質高知識結構的專業性教師,對于一些缺乏經驗的年輕老師可以進行嚴格的培訓管理,讓老教師帶新教師不斷熟悉教學環境,按時完成教學任務。
2.對教師進行技能培訓
在對教師技能培訓方面主要從以下三點進行,首先,對教師進行崗位培訓,主要是在教案設計,授課技巧等方面對教師進行全方位的培訓,另外,在這一階段需要教師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案設計,深入淺出,可以借助多媒體,互聯網等教學資源拓展學生思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可定時開展一些授課大賽或者是安排一些公開課,能夠讓教師們之間互相學習,彌補教學過程中的不足。最后,可建立師徒互幫團隊,主要是讓有經驗的老教師帶領年輕的教師進行技能培訓,能夠提高教師的知識體系。
3.提高教學技能
教師作為課堂的引導者,其一言一行對學生的影響很大,作為一名合格的護理人員需要進行醫德培訓,這是提高教師道德素養的關鍵,有關部門要對教師進行定期培訓,只有讓教師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對學生進行言傳身教,才能起到教育學生和影響學生的作用,另外。學校可以邀請一些國內外知名的,教師可通過專題匯報來感受優秀教師所具備的職業素養。更新教學手段,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在講課過程中可以用生動形象的語言進行敘述,吸引學生的注意,提高其學習興趣。可以適當調整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盡量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到教學互動中。教師可以訓練學生收集資料的能力,并且在理論講解過程中可以適當進行實驗操作,幫助學生加強記憶的同時能夠更清楚地了解原理和步驟,真正實現教與學一體化。
4.制定合理的考核方式
教師在接受技能培訓和專業培訓過程中,學校要嚴格按照培訓的要求和目標,對教師進行考評,考核內容主要包括實踐操作,教學技能,綜合素養的考核,對于優秀教師可以給予獎勵,目的是為了能夠讓教師形成自我學習的好習慣,同時也起到激勵督促的作用,從不同方面,不斷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
二、教學方面的培養
1.明確培養目標
兒科護理學是一門專業和操作性強的課程,高校在對于兒科護理專業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經過完善的教學后,使學生能夠獨立完成對兒童的護理工作,需要明確培養目標,兒科護理專業教學是為社會提供護理專業人才,同時還可以培養具備高素質和發展潛能的高級兒科護理人才。
2.明確教學目標
當今社會所需的是專業性的應用型人才,因此,在對兒科護理專業培養過程中,需要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護理專業有別于其他工作,受其工作性質的原因,需要具備高度的社會責任感以及高尚的職業道德情操,另外需要有積極向上的進取意識,由于在護理工作中,尤其是年輕教師可能會遇到難應付的臨床問題,再加上現代科技技術在護理專業上的應用,所以教師應該樹立終生學習的意識。除此之外,教師還必須具備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兒科護理工作面對的是兒童,所以除了具備熟練的操作技能外,還要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和服務意識。
3.加強技能培訓
兒科護理學實踐教學過程中需要掌握的操作技能,主要包括:基本操作,護理技巧以及溝通能力。其中基本技能主要是在實訓場地進行培訓,可以通過課堂講解以及充分利用多媒體,互聯網等教學資源進行講解,尊重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地位,教師作為課堂的引導者,應當給與學生獨立思維的空間,鼓勵學生多動腦,多動手。對于護理技巧的培訓主要是實踐和理論相結合進行的,采用的是模擬病人,教學病例分析,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溝通技巧的培訓方面,教師要引導學生端正態度,深入了解小兒心理特征,對學生進行職業道德教育。需要加強與患兒以及家屬的溝通能力。
4.教材選取
在兒科護理學教材的選擇上,要遵循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要以臨床接軌為原則,為社會培養出高素質專業性的護理人才作為教學目標,著重突出護理程序運用,而且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要貫穿在護理程序過程中,從護理評估,診斷,措施到評價都要體現這一理念,并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給學生講述最新的知識進展。
三、小結
隨著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改革發展,兒科護理學教學承擔著為社會培養高素質,專業性的兒科護理人才的責任,雖然近幾年在兒科護理學實踐教學中不斷進行教學改革,但仍有幾個問題值得思考。高校在對兒科護理學實踐教學過程中,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從師資隊伍建設和教學內容方面進行改革,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首先應當加強教師綜合素質的培養,對教師進行專業技能培訓和教學技能培訓,并且需要制定合理的考核方式,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在教學方面需要明確培養目標和教學目標,加強技能培訓,在教材選取上要遵循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
參考文獻
[1]馬一倩.高職高專兒科護理學實踐教學改革體會田.全科護理,2009年第11期.
[2]范妮娜,蓋曉丹蔣麗華.根據新版兒科護理學堂教學結構初探田.衛生職業教育,2007年第10期:54.
[3]楊娜.淺談新形勢下高職院校兒科護理學教學改革田.讀與寫雜志,2015年第12期: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