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冉冉
摘 要:青銅器文物本身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研究價值、科學研究價值和藝術典藏價值,因此加強對青銅器文物的保護受到廣泛關注。本文結合青銅器文物腐蝕進行了適當的研究,并針對保護方法加以探索,力求可以為青銅器文物保護工作提供相應的理論參考。
關鍵詞:青銅器文物 腐蝕 保護
中圖分類號:TG1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9-0-01
青銅器文物一般具有悠久的歷史,在長時間的傳承和發展過程中遭到破壞,一些青銅器文物在地下經過上百年的掩埋已經出現了明顯的腐蝕問題。所以在青銅器文物的保護工作中,對腐蝕問題的處理較為重要。本次研究工作中針對青銅器文物的腐蝕和有效保護方法的制定進行探索,希望可以得出相應的保護措施,為青銅器文物保護工作的不斷推進提供相應的支持。
一、青銅器出現腐蝕的原因
從我國青銅器的鑄造工藝看,器皿的主要材料成分是銅、鉛、錫,也含有少量的鐵、鋅等,是一種合金。從熱力學角度對青銅器進行研究,青銅器作為一種高能位金屬鈦組成,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必然會出現相應的轉化,變為低能位的化合物態礦石,因此可以說其銅器的腐蝕實際上帶有必然性的特征。如果將青銅器放置到低溫保濕并且不會受到紫外線照射的環境中,其能夠長時間保持相對穩定的狀態。但是如果外部環境發生變化,青銅器受到溫度和濕度變化的影響,就極有可能出現銹蝕的問題,導致青銅器文物出現腐蝕。所以在對青銅器文物腐蝕原因進行探索的過程中,要從環境變化角度加以解讀,而青銅器文物的保護同樣需要針對這一情況進行論述,爭取制定科學合理的文物保護措施。
二、青銅器文物腐蝕的作用機理
從青銅器文物出現腐蝕情況的原因能夠看出,主要腐蝕問題的出現實際上是受到外部環境變化的影響,如水分、細菌和土壤酸堿度等,也與工業二氧化硫、硫化氫的影響存在一定的聯系[1]。同時,青銅器文物出現腐蝕的情況也與其自身組成存在聯系,在青銅器的核心狀態下內部會形成共熔體和共析體,還存在游離狀態下的鉛,因此在青銅器的不同微區內,實際上電位存在明顯的差異,這就導致青銅器內部含有多組微電池成分,一旦環境發生變化,就可能會出現強烈的腐蝕問題。因此從作用機理角度進行研究,要想保證青銅器文物得到良好的保護,并對其腐蝕問題進行有效的處理,就需要從物理和化學兩個方面入手探索相應的保護措施,爭取能夠制定相對科學的保護規劃,促進青銅器文物保護工作取得更好的發展效果。
三、青銅器文物的保護方法
針對青銅器文物腐蝕問題,要想保證青銅器文物保護工作效果,最重要的一點是實施有效的養護,避免腐蝕問題對青銅器文物保護工作產生不良影響,從而促進保護效果的逐步提高。本文從除銹保護和緩沖劑保護兩個角度進行了研究,希望可以為青銅器文物保護提供相應的參考。
1.除銹保護法
在針對青銅器腐蝕問題制定的保護方案中,除銹保護法是十分必要并且能夠取得較好保護效果的方法,只有將青銅器表面腐蝕銹跡除去,才能促進青銅器文物保護工作的優化開展,為我國青銅器文物保護效果的提升創造良好的條件。
1.1物理除銹法
物理除銹法就是在青銅器文物保護工作的實踐探索中對青銅器文物表面銹蝕問題進行有效處理的方法,能夠起到較好的保護效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這種保護方法無法實現對青銅器內部銹蝕問題的護理,并且可能會對青銅器文物造成損傷。對物理除銹法進行系統分析,發現主要包含以下幾種形式:其一,機械除銹。即使用刻刀、錘子等工具對青銅器表面較大的有害銹除去,在使用機械除銹方法的過程中要注意對刻刀使用力度的掌控,一定要避免對青銅器表面造成損傷。其二,超聲波除銹,即借助超聲波手段的應用產生單向力作用和空化作用,讓青銅器與超聲波形成共振,進而在高壓力的作用下將青銅器表面的銹蝕除去[2]。其三,激光除銹法,即使用激光發射機發出能量光束,對青銅器進行加溫,在青銅器溫度升高后形成光熱效應,有效去除青銅器表面的銹蝕問題。現階段由于科學技術發展水平相對較低,激光除銹的方法還沒有得到普遍應用,因此要慎重選擇激光除銹的方法,保證青銅器表面不受到破壞。在實際針對青銅器文物腐蝕問題開展文物保護工作的過程中,工作人員要結合青銅器銹蝕情況對文物保護方法進行科學合理的選擇,盡量確定最佳的保護方案,也可以嘗試多種保護方法的有機結合,促進除銹效果的明顯提升,支持青銅器文物保護工作的全面優化開展,切實提高青銅器文物保護工作的質量和效果,為青銅器歷史研究和科學研究價值的實現創造良好的條件。
1.2學除銹法
化學除銹法也是青銅器文物保護工作中應用相對較為廣泛的方法,是目前最有效的青銅器文物保護方法之一。在應用化學除銹法開展青銅器文物保護工作的過程中,主要需要結合保護需求通過對化學試劑進行調劑配置除銹液。在完成除銹液的配置工作后,讓除銹液和青銅器表面進行充分接觸,產生化學反應,進而實現對青銅器文物表面化學有害成分的有效控制。其化學原理就是在除銹液的作用下將氧化亞銅轉變為堿式碳酸銅或者氧化銅。在使用化學方法除銹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是,反應較為平和,但是所需要的時間相對較長,并且也可能對文物造成損害[3]。因此要針對具體情況對除銹防腐進行合理選擇,促進除銹效果的逐步提高。
2.緩沖劑保護法
緩沖劑保護法是新時期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提出的新型保護法,主要是使用石油化工領域廣泛應用的緩沖劑對青銅器文物進行養護和保護,促進青銅器文物保護工作質量的提升。具體工作中,借鑒石油化工領域對緩沖劑的應用,在青銅器文物保護工作中嘗試合理的使用緩沖劑,實現對腐蝕問題的有效抑制,形成對青銅器文物的保護,進而對青銅器文物的環境條件或者腐蝕條件進行調整,促進保護工作質量的改善,為我國青銅器文物保護工作提供有效的支持[4]。
綜上所述,針對青銅器文物腐蝕實施保護工作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能夠促進青銅器文物保護工作質量的全面提升。因此新時期在明確現有保護手段的基礎上還要加強對青銅器文物保護工作的重視,并制定更加科學的保護方案,促進青銅器文物保護工作的現代化發展。
參考文獻
[1]馬海燕.淺析青銅器文物的腐蝕及其養護[J].中國民族博覽, 2015(6).
[2]劉長文.青銅文物腐蝕與保護分析[J].青年與社會(下),2015(9).
[3]折飛霞.青銅器使用化學緩蝕劑的應用探討及除銹方法[J].文物鑒定與鑒賞, 2015(12).
[4]林穎.帶銹青銅文物材料在環境模擬液中的腐蝕發展行為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