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繁榮
(浙江省臺州市天臺縣赤城中學,浙江 臺州)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相關素質教育理念不斷深入,當今我國的教育部門已經更改了對初中生的傳統教學目標,開始將注意力放在如何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及對知識的運用能力上。所謂問題化教學,指的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提出針對性問題,以此來激發學生的思考,并且讓學生掌握課堂重點內容,有著良好的應用效果。這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學習科學知識,同時也能夠鍛煉學生的質疑能力以及創新能力。此外,在教學中實施問題教學法,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并間接提升其分析能力。
首先,當教師在實施提問教學時,應該注重其中的有效性原則。當前,雖然我國多數教師響應號召,在實際教學中實施了問題化教學,但是大部分教師只注重形式,而不注重學生是否能夠通過問題了解知識的內在含義,進而教師的教學質量依舊得不到提升。因此教師應該注重有效性原則,在進行問題設計時,不僅要考慮其趣味性,同時也要考慮其價值,為學生創建良好的學習平臺[1]。
當前,多數教師在設計問題教學時,問題難度都較高。在此情況下,學生就會對學習產生抵觸心理,甚至部分學生會放棄科學學習。此時教師便應該做出優化。首先教師應該尊重貼近性原則。所謂貼近性,就是指教師在創設問題教學時,應該設計適合學生接受的問題,或者教師可以依據學生的日常生活進行提問,以此降低教學難度,并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當教師在對學生的生活進行分析時,應該注重學生的日常愛好,進而能夠有針對性地設計問題。
當前,多數學生表示,在實際上課過程中,他們并不敢向教師提問。而出現這種問題的原因是,當前,多數教師為了能夠在學生群體中樹立自己的威嚴,通常都會故意擺出嚴肅的表情。其次,部分教師在教學時,會過分注重自身的主導地位,并不愿意被學生打斷教學進度,當有學生提問題時,這些教師通常會表現出不耐煩的樣子,不僅不會詳細解答學生的問題,甚至還會對其冷嘲熱諷,在此情況下,學生便產生不敢提問的心理。
因此,針對上述問題,教師應該及時做出補救措施。首先,教師應該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可以告知學生,上課時是師生,但是課下可以是朋友,以此緩解師生間的矛盾。其次,教師可以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問題環境。比如當教師在講解與植物相關的知識時,可以通過聊天的方式代入新課。在此環境下,學生的戒備心理會降低,進而能夠產生提問的欲望。但是在此處值得注意的是,當學生提問之后,教師切記不能對學生進行嘲諷,而是應該耐心地進行解答,并鼓勵學生提問,以此提升學生的提問勇氣。
在科學學習中,學生是否具有質疑的能力是決定學生能否學好科學知識的關鍵性指標。因此教師應該注重此方面的教學。首先,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與問題相關的教學情境,以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其次,教師可以先對學生進行問題教學,以此降低教學內容的難度。但是此處值得注意的是,當教師在進行提問時,應該嚴格注意問題難度的層次性,保證其難度的循序漸進,進而能夠提升學生的自信心。第三,教師可以適當地開展教學實驗,并鼓勵學生大膽地提出自己的問題,以此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但是,在此處值得注意的是,當學生在提出問題后,教師應該使用鼓勵性的語氣對學生進行表揚,比如“這個問題提得真棒”或是“這個問題就是我接下來要講的”,以此提升學生的興趣以及自信心。在提問過程中,教師需要從這幾個方面,經過有效思考,提出適合學生的問題:

初中科學問題教學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我國對于教師的教學模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科學教學中,教師應該重視實驗教學的地位,以此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提問能力。
比如,當教師在講解與酸堿物質相關的知識時,便可以引導學生開展以下實驗。首先,教師應該準備兩種酸堿不同的液體。其次,教師還應該準備好pH試紙。在實驗過程中,第一步,教師可以將試紙放入具有強酸的液體中,并且要求學生觀察實驗現象;第二步,教師可以將試紙放入具有強堿的液體中,并重復上一步驟。最后,教師可以給予學生充足的提問時間,并鼓勵學生大膽提問。在此教學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鍛煉自身的提問能力,提升學習興趣,同時也能夠加強與教師之間的互動,活躍課堂氣氛,進而提升教師的教學質量。
在科學教學中,有許多有趣的小游戲。但是多數教師深受升學壓力的影響,認為該游戲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進而只是口頭講解,甚至部分教師為了節省教學時間,而不對其進行講解。但是這些游戲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能激發學生的提問意識。
比如,當教師在講解與熱脹冷縮相關的知識時,可以拿來一塊小的軟木,然后準備一杯冰水、一杯開水以及一個小的盆子。首先,教師可以在黑板上描繪出軟木的大小,隨后將其放入盆中,緩慢倒入開水,當其受熱膨脹后,教師可以小心將其取出,并與黑板上的圖形比較大小。此時學生就會發現,軟木變大。在實驗的過程中,由于教師為學生營造了問題情形,因此學生就會不自覺地進行提問,進而提升自身的提問能力。再比如,教師可以組織開展科學實驗,老師在蘸有濃硫酸的玻璃棒上放上少量高錳酸鉀粉末,再將玻璃棒與酒精燈燈芯接觸,可以發現酒精燈被點燃的狀況,教師可以給學生進行示范,而后提問具體的現象發生原因,讓學生產生深度思考。必須注意的是,當教師在開展游戲時,一定要注意安全問題,當遇見某些具有危險性的內容時,教師應該做好事先防御措施,保證學生的人身安全。
現如今,雖然大部分教師已經意識到問題教學的優點及其重要性,但是由于多數教師創設情境方式的不合理,進而使得其中仍舊存在一些問題。
首先,教師可以根據創設生活情境的方式幫助學生提升學習興趣。比如,當教師在科學教學伊始,可以先向學生提問一個問題:“你知道雨水是如何形成的嗎?”此時,多數學生都會回答“是由烏云化成的”,隨后教師可以深入提問:“那你們知道烏云又是如何形成的嗎?”此時部分學生表示不知道,并對該問題產生興趣。此時教師便可以引導學生開展深入教學。此外,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積極發展身邊的事物,并以此在課前講解自己的所得。這種教學模式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提問能力,同時也能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的表達能力。但是在此處值得注意的是,當教師在指導學生提問時,應當尊重學生的問題,切忌表現出不耐煩的樣子,進而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
我國古代的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其中不僅滲透著文人墨客的偉大智慧,同時也蘊含著某些科學知識。因此教師在實施科學教學時,便可以通過古詩詞的教學模式幫助學生構建問題情境。比如,教師可以通過“月有陰晴圓缺”幫助學生了解月亮在不同時段中的變化;也可以通過“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幫助學生了解我國交通行業的發展;甚至教師可以通過“橘生淮北則為枳,橘生淮南則為橘”幫助學生了解不同地理環境上同種植物的差別。這種教學模式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提升科學興趣,同時也能夠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的文學素養,這與我國素質教育的目標相一致。
初中科學教學與其他學科不同,多數教師并沒有給予其應有的重視態度。該門學科具有較強的邏輯性以及抽象性,同時其規模較大,知識系統較為復雜,對于初中生而言,科學學習具有一定難度[2]。首先,經過調查顯示,當今多數教師深受傳統教學的理念以及應試教育的影響,在實際教學中,通常會使用傳統的師生授受的教學模式[3]。所謂師生授受,就是指教師在講臺上進行知識傳授,學生認真聽講記錄筆記即可。甚至部分教師會為了提升學生的考試成績而對其使用填鴨式教學模式。以上兩種教學模式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教師維持課堂秩序,但是卻會使教師過分重視自身的地位,忽略學生的感受。在此情境下,學生感受不到被重視,久而久之就會對學習失去興趣,進而不會對學習產生提問的欲望[4]。問題情境分為內部和外部兩種,內部情境是學生沒體驗過的,外部情境是學生了解的知識。教師需要關注內外問題情境的聯系,進而讓學生主動思考生活中的科學問題。例如,在探究流體速度和壓強知識的過程中,學生僅僅依靠邏輯推理和自主思考難以認識到流體速度和壓強之間的關系。如果教師引入實例,在火車站站臺上等火車時,候車的人一定要站在安全線以外,否則當火車高速開過時,人會被“吸進去”,這樣的生活化案例,可以讓學生認識到兩者是存在必然關系的。這樣的問題情境有著較強的現實意義,并且可以引導學生深度思考,讓學生生成內部情境,掌握相關知識內容。
綜上所述,在素質教育不斷深入的當今時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以及思維能力顯得尤為重要。在初中科學教學中,學生的思維能力將會受到很高強度的鍛煉。因此,教師應該不斷地優化自身的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模式,在實際教學中積極引用新型教學手段,合理運用問題教學法幫助學生提升學習興趣,降低教學難度,進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及思維能力,促進其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