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繼
(重慶市南開中學高2019級10班,重慶)
物理題一直是學生在高中解題中的難點,因此提升學生的物理解題水平是提升學生的物理學習效果的最佳途徑,教師在進行物理解題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地提升教學技能,對提升物理解題課堂教學效果有極大的好處。物理習題是高中生在進行物理學習過程中必須經歷的部分,有些物理習題可能會比較難以解答,因此教師不妨利用定性分析幫助學生解答物理習題,提高學生的物理習題練習效果。文本結合實踐工作經驗對高中物理題中的定性分析的相關問題進行了探究,旨在提升物理習題教學效果。
高中物理是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的重要課程之一,因此在高中物理習題中運用定性分析的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把握物理習題的解答方式,根據物理習題給出的條件,自己做出正確的判斷。學生也能夠在進行物理習題解讀的過程中進一步提升對物理知識的應用能力。教師在進行高中物理習題教學的過程中,應當改變過去傳統的教學方式,提升教師自己的教學技能,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做物理習題的興趣,積極地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充分地利用定性分析解決物理習題中的難點,并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的物理思維能力的培養與邏輯推理能力的提升。在物理題中運用定性分析是十分有必要的,對提高學生解答物理題的效率具有重要的意義。
定性分析在物理學中雖然對物理學來說不如定量分析嚴謹,但對于一些難度較高,計算量較大的題,或是對題目的檢查時,定性分析不失為一種快速高效的方式。而定性分析主要有以下幾種:
在解一些選擇題時,選項直接給的最后結果,如電子在電場中的偏轉,計算電流強度等。此時選擇對量綱進行分析,有時可以快速排除一些錯誤選項。如:
來自質子源的質子(初速為0),經一直線加速器加速,形成電流為I的細柱形質子流,已知質子源與靶間距離為d,質子電荷量為e,假定加速器中電場為勻強電場,質子到達靶時速度為v,則質子源與靶間的質子數為 ( )

對此題采用量綱分析法,可快速排除C、D選項(量綱不為1)
量綱分析在定性計算中也可以通過提取出單位,先進行數值計算,然后再進行量綱國際單位制化。在解答選擇題的過程中運用定性分析讓學生了解物理題目的本質,并鍛煉學生的思考與理解能力。
在一些題中,有時情況看上去很多,或是計算結果很復雜,擔心結果有問題,這時取極限分析,很有可能有奇效。比如碰撞問題,任意取一個物體使其質量趨近無窮,通過定性分析再和計算結果相比較,有時可以排除一些顯而易見的錯誤。
在電磁感應的題中,很多時候要我們判斷電流圖像,這時先用楞次定律對電流方向進行定性分析,往往可以排除一些錯誤選項。
如圖1所示,一寬40cm的勻強磁場區域,磁場方向垂直紙面向里。一邊長為20cm的正方形導線框位于紙面內,以垂直于磁場邊界的恒定速度v=20cm/s通過磁場區域,在運動過程中,線框有一邊始終與磁場區域的邊界平行。取它剛進入磁場的時刻t=0,在下列圖線中,正確反映感應電流強度隨時間變化規律的是( )

圖1

可以迅速判斷,1-2秒沒有電流,可不通過計算得出答案選B。
這種方法雖然不太利于學生對物理題的理解和建模能力,但對解題過程來說是一個常常見效的方法。
總之,一方面來講定性分析在高中物理習題中的運用不僅能讓學生對一些物理概念以及結論進行更加準確的把握,對于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從另一方面來講,定性分析對于提升物理教師的習題教學效果具有積極的作用,進一步促進物理教師的教學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