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紹峻 邢艷霞 張繼成 郭媛 黃思良 郭文英
摘 要: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呈現多領域、跨學科突破新態勢,山東經濟結構與全國相似度高,典型示范性強。本文依托臨沂市應用科學城地理優勢,依托研究院科技工作者人力資源及技術優勢,依托“省級創業示范園臨沂應用科學城創業園”項目、“臨沂應用科學城創業孵化基地建設”項目、“臨沂市新材料產業技術路線圖與創新支撐平臺建設研究”項目、“臨沂市技術轉移服務平臺建設”項目、“臨沂市科學技術合作與應用研究院創業孵化基地”項目等項目資源優勢,依托臨沂市“8+8產業”發展需求,積極開展臨沂地區科技工作者創新創業服務體系平臺建設研究工作。
關鍵詞:科技工作者;創新創業;新舊動能轉換試驗區;平臺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8)19-0222-03
1 科技工作者創新創業服務體現狀、水平及發展趨勢的分析與評價
1.1 研究現狀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就積極推動科學技術創新創業平臺建設,1990年11月蘇州高新區就啟動開發建設,1992年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中關村地理位置上是由中國科學院和毗鄰的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環抱而成的一個地區,1980年,辦起了中國第一家IT公司。中關村變成了我國高科技行業,特別是IT行業的代名詞。至本世紀初,我國在各省市都建設有以創新驅動發展的創新創業平臺及示范園區。臨沂應用科學城創業孵化基地就是其中之一,該基地占地150畝,總投資5.97億元,總建筑面積16萬平方米。內設四個功能區域:聯合成長大廈、科技企業加速器、學術交流中心和綜合服務中心、專家公寓。該孵化基地依托臨沂市科學技術合作與應用研究院優勢資源和“千人計劃”創業團隊,建設臨沂中德創新中心、高端模具研發平臺、自動控制與機器人研發平臺、新材料(稀土)研發平臺、科技文獻檢索查新服務平臺和分析檢測服務平臺等各類服務平臺,主要以高層次人才、高科技企業為依托,為創業人員及企業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提供扶持。
1.2 研究水平及發展趨勢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特別指出要加強基礎研究和四大技術創新。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報告中10余次提到科技、50余次強調創新。到2035年,我國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的目標將激勵全社會積極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擦亮中國創造、中國智造的閃亮名片。
目前,我國不斷加大基礎研究的支持力度,通過科技計劃改革整合基礎研究、技術發展和應用推廣,通過財政性科技經費管理的改革進一步突出人的作用。下一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倡導創新文化,強化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培養造就一大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推進人才激勵機制創新、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將是科技工作者創新創業平臺建設的發展趨勢。
2 科技工作者創新創業服務體主要研究內容
在我國經濟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在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的開局之年,意義重大。在此背景下的“科技工作者創新創業服務平臺建設”(下稱服務平臺)側重如下幾個方面:
(1)把握總體布局,合理布局全省產業結構,有側重地引導不同地區重點發展適應本地區的新興產業模式。
在服務科技工作者創新創業方面,服務平臺應引導不同地區新興產業發展,按照全省一盤棋的思想,有側重的選擇新興產業及經濟轉型升級模式;在新舊動能轉換試驗區中形成三核引領、區域融合互動的動能轉換總體格局,不可照搬一種模式,開展同一服務模式建設。一是發揮三核引領,在濟南、青島、煙臺的服務平臺建設中應側重核心引領作用,二是其余14市應加強統籌規劃,明確產業發展定位和方向,服務平臺建設應向區域定位產業傾斜。以魯南地區為例,魯南以現代服務業,特別以商品集散及物流行業為主;在服務平臺建設方面,有針對性選擇具有現代服業從業經驗的人才實行資源整合,在技術轉化方面針對現代服務業開展相關技術的轉移轉化,提升核心競爭力。政產學研結合方面,應在政策方面、產業結構調整方面、學術理論及技術研究方面向現代服務業傾斜。
(2)探索創新服務平臺構建模式,如何充分發揮科學技術人才在創新創業中的主體功能。
一是進行人才資源整合,按照總體布局要求,在服務平臺建設上側重整合適應本地區新興產業及新舊動能轉換中的主力人才;如創建共享共建型專家庫,建立政產學研人才交流互培機制,培養適應本地區的創新創業研發團隊等。
二是進行人才培養計劃,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呈現多領域、跨學科突破新態勢,這就要求服務平臺構建過程中側重復合型人才的互培互訓,長期開展復合型人才培訓基地建設。
(3)整合現有軟硬件平臺資源,以主導產業為核心將各平臺資源融合利用,充分發揮服務平臺優勢,線上線下結合開展服務平臺工作。
3 臨沂市科技工作者創新創業服務體系建設方法
在國家發改委《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山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及《山東省“十三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思路引導下,依托臨沂市科學技術合作與應用研究院科技工作者創新創業服務平臺,開展平臺建設。
3.1 科技工作者創新創業服務平臺產業技術引導
依托現有平臺資源,在技術轉移轉化及共享方面進行深入服務。挖掘山東不同地區各自技術特點,分門別類提供線上及線下技術轉移轉化共享服務。將技術、科技工作者、服務平臺進行深度融合。如圖1所示。
3.2 科技工作者創新創業服務平臺人才資源整合
依托現有平臺及人才資源,一是創建不同類別的專家人才庫,在人才隊伍建設上開展縱向、橫向結合。不僅吸引高技術專業領軍人才,而且根據不同產業結構需要對技術精湛的藍領技術工人及配套服務的專業金融、稅收等人才整合入庫。按照年齡、專長及所在地區合理整合。二是整合提升現有科技工作者人才隊伍,實施人才培養計劃,建立人才互培互聘機制,創建人才實習實訓基地。真正從科技工作者創新創業源頭開展服務。如圖2所示:
3.3 科技工作者創新創業服務平臺政策及配套服務設施整體提升
依托臨沂市科學技術合作與應用研究院現有創新創業服務平臺政策優勢,在山東新舊動能轉換試驗區政策保障體系范圍內,一是簡化監管手續、簡化技術轉移轉化程序、健全人才、技術、企業三方保障體系,健全明晰企業孵化程序等。二是在商業機會及商業流動性方面積極為科技工作者創新創業提供大數據、信息化的便捷新商機。三是在配套服務政策及設施方面,加大政府投入,積極納入多種金融渠道,在現有的天使投資、風險投資及眾籌融資方式中,開辟新融資渠道,克服民間融資的阻礙,使融資信息更透明;在配套服務方面向新動能行業傾斜,以后臺服務影響前臺技術,逐步優化產業結構。如圖3所示。
4 臨沂市科技工作者創新創業服務體系建設創新點
4.1 明確產業導向及不同地區新動能主導不同產業的模式
在山東新舊動能轉換試驗區政策支持下,科技工作者創新創業服務體系平臺建設項目(下稱本項目)擁有明確的產業導向及不同地區新動能主導不同產業的模式。
4.2 點帶動區域,以區域輻射全省,乃至全國,推行體系服務平臺模式創新
以臨沂市科學技術合作與應用研究院20個聯合共建公共服務平臺為依托,以研究院科技查新檢索中心、分析測試中心、金屬材料實驗室和新材料、高端模具、自動控制及機器人3個研發中心為支撐,以省級創業示范園臨沂應用科學城創業園項目、臨沂應用科學城創業孵化基地項目、臨沂市科學技術合作與應用研究院創業孵化基地項目等各類項目為保障;充分發揮臨沂市科學技術合作與應用研究院科技工作者創新創業主體的主觀能動性。以點帶動區域,以區域輻射全省,乃至全國,推行體系服務平臺模式創新。
4.3 針對性更強、覆蓋范圍更廣
在體系服務平臺建設中,注重不同地區應發展不同產業,在去產能、轉變經濟模式上,充分發揮平臺引導、導向功能,且各項服務平臺端均可實現資源信息共享共建。與其他創新創業體系服務平臺相比,針對性更強、覆蓋范圍更廣。
4.4 針對各平臺現狀提出優勢及改進建議,提升平臺服務能力
注重科技工作者創新創業服務體系平臺建設的提升及優化,在臨沂市現有平臺基礎上,結合臨沂地區主導產業及區域資源優勢,充分發揮臨沂地區科技工作者創新創業服務體系平臺優勢,對現有平臺進行評估評價,并針對各平臺現狀提出優勢及改進建議,提升平臺服務能力。
5 科技工作者創新創業服務體系平臺建設預期目標
以山東新舊動能轉換試驗區主要目標為核心,到2020年將“科技工作者創新創業服務平臺”建設成以山東各地區所側重的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服務核心,以改造提升山東各地區傳統產業為抓手,建設多種形式、多種模式的“科技工作者創新創業服務平臺”。
發揮三核引領,輻射帶動周邊模式。以臨沂市科學技術合作與應用研究院20個聯合共建公共服務平臺為依托,以研究院科技查新檢索中心、分析測試中心、金屬材料實驗室和新材料、高端模具、自動控制及機器人3個研發中心等為支撐,以省級創業示范園臨沂應用科學城創業園項目、臨沂應用科學城創業孵化基地項目、臨沂市科學技術合作與應用研究院創業孵化基地項目為保障;充分發揮臨沂市科學技術合作與應用研究院科技工作者創新創業主觀能動性,在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方面給予政策引導,對技術進行入庫分析,按照臨沂產業布局及模式篩選相關技術進行轉移轉化,并在全省乃至全國及“一帶一路”國家進行技術交流。在人才資源整合方面根據臨沂產業升級需要及新動能主導經濟發展格局需要,在國內外范圍內吸引相關產業高層次人才,在人才隊伍建設方面開展縱向聯合,橫向培育模式,注重培養復合型人才及人才隊伍。在平臺資源整合,優化提升平臺配置模式方面,提供探索經驗與建設性意見。
參考文獻
[1]李海波,李修全,胡志剛,汝緒偉,李釗,陳娜.如何找準支撐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的創新發力點?——基于產業重大關鍵共性技術遴選問題的研究[J].科技中國,2017,(11):84-87.
[2]黃軍英.美國創新創業政策研究及借鑒[J].科技與經濟,2017,第30卷(1):31-35.
[3]王士嶺.關于搭建科技工作者雙創及醫養保健平臺的建議[J].中國科技產業,2017,(2): 33.
[4]孫穎馨,田麗華,呂鑫.科技工作者創新創業服務平臺構建[J].現代經濟信息,2017,(31): 97.
[5]劉小兵.長沙科技創新創業服務體系建設研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5,(13):171-172.
[6]搭建企業創新創業平臺為建設創新型園區做貢獻[J].企業科協,2007,(4):27.
[7]夏爽,劉元剛,王甲衛.基于PHP的科技工作者創新創業服務平臺的設計與實現[J].電腦與電信,2015,(12):84-85,88.
[8]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印發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