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小麗
【摘要】 目的:探究孕期體重管理與新生兒體重的相關性。方法:選擇2016年12月-2017年4月本院接受孕期體重管理的300例孕婦作為本次研究的觀察組,選擇同時期來本院接受孕檢且未實施孕期體重管理的另外210例孕婦作為對照組。對兩組孕婦均進行持續隨訪,觀察其分娩后新生兒體重,并分析孕期體重管理與新生兒體重的關系。結果:觀察組孕婦的體重增長更加合理;剖宮產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31.878,P<0.05);新生兒體重評價優于對照組,即正常出生體重的新生兒比例為98.00%,高于對照組的92.86%,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字2=8.275,P<0.05)。結論:孕期體重管理與新生兒體重的相關性密切,通過體重管理可改善新生兒體重情況,值得臨床應用。
【關鍵詞】 孕期體重管理; 新生兒體重; 相關性
Analysis of Correlation between Weight Management during Pregnancy and Newborn Weight/XIAO Xiaoli.//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8,15(19):-144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weight management during pregnancy and newborn weight.Method:A total of 300 pregnant women with weight management during pregnancy from December 2016 to April 2017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other 210 pregnant women who received pregnancy examination in the same period and did not carry out weight management during pregnancy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group.Two groups of pregnant women were followed up continuously to observe the weight of their newborns after delivery,and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eight management during pregnancy and the weight of the newborns.Result:The weight gain of pregnant wome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more reasonable,the cesarean section rat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字2=31.878,P<0.05).The weight of the newborn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proportion of the newborn with normal birth weight was 98.00%,which was higher than 92.86%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字2=8.275,P<0.05).Conclusion:The correlation between weight management during pregnancy and the weight of newborns is close.Weight management can improve the weight of newborns and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Pregnancy weight management; Newborn weight; Correla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Luohu District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Shenzhen 518019,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8.19.043
孕期體重管理是一種孕期的健康管理方式,目前筆者通過大量的研究分析發現,新生兒體重和孕婦的體重增長情況存在關系,因而本次研究就在眾多研究課題中,將孕期體重管理與新生兒體重的相關性作為重點進行分析,研究其臨床實際情況,目的在于為廣大同僚的相關工作開展提供一定參考,現將研究詳情總結并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12月-2017年4月本院接受孕期體重管理的300例孕婦作為觀察組。選擇同時期來本院接受孕檢且未實施孕期體重管理的另外210例孕婦作為對照組。納入標準:均為懷孕初期孕產婦。排除標準:有精神疾病;肝、腎損傷。所有孕婦均知曉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該研究已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符合醫學倫理學。
1.2 方法 對照組未實施孕期體重管理。觀察組實施孕期體重管理,首先按照孕期體重增長指南對孕婦的體重情況進行評價,(1)若BMI<18.5 kg/m2,則應該在孕期將體重增長范圍控制在12.5~18.0 kg,孕中、晚期的體重增長范圍則應該為0.44~0.58 kg/周,平均為0.51 kg/周;(2)孕婦BMI 18.5~24.9 kg/m2,則應該在孕期將體重增長范圍控制在11.5~16.0 kg,孕中、晚期的體重增長范圍則應該為0.35~0.50 kg/周,平均為0.42 kg/周;(3)若孕婦BMI≥25 kg/m2,則應該在孕期將體重增長范圍控制在7.0~11.5 kg,孕中、晚期的體重增長范圍則應該為0.23~0.33 kg/周,平均為0.28 kg/周。根據以上評價的標準作為參考,對孕婦開展健康教育、飲食指導、運動指導等干預。(1)孕早期管理:孕早期即孕16周以前,對孕婦發放相關的體重指數宣傳單,宣傳單上刊印有體重指數的含義、內容、評價標準、意義、控制方法等內容;(2)孕中期管理:孕中期即孕16~27周,即向孕婦提供體重管理學習的課堂,指導其通過飲食、運動等方法調整自身體重;(3)孕晚期管理:孕晚期即孕28周以后,該階段注重教會孕婦自我檢測的方法,包括體重檢測和胎心監測等。
1.3 觀察指標與判定標準 對兩組孕婦均進行持續隨訪,觀察其分娩后新生兒體重,并分析孕期體重管理與新生兒體重的關系。(1)新生兒出生后1 d內對其進行稱重,低出生體重表示體重<2 500 g,正常出生體重表示體重在2 500~4 000 g,巨大兒則為出生體重超過4 000 g[1-2]。(2)統計兩組孕早、中、晚期的體重增長速度,孕早期增長標準為0.50~0.60 kg/周,孕中期為0.32~0.43 kg/周,孕晚期為0.25~0.30 kg/周,按照組別統計后實施比較。(3)觀察兩組分娩方式,統計兩組不同分娩方式所占比例,并進行組間統計比較[3-4]。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1.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比較 觀察組孕婦年齡19~43歲,平均(28.35±2.03)歲;孕婦體重42~75 kg,BMI 15.03~29.36 kg/m2,平均(25.32±2.31)kg/m2。對照組孕婦年齡21~40歲,平均(28.51±2.16)歲;孕婦體重為35~79 kg,
BMI 15.03~30.85 kg/m2,平均(25.33±2.32)kg/m2。兩組孕婦的年齡、體質量指數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2 兩組新生兒出生體重比較 觀察組新生兒的出生體重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523.816,P<0.05),見表1。
2.3 兩組分娩方式比較 觀察組剖宮產率為21.67%(65/300),順產率為78.33%(235/300);對照組剖宮產率為45.24%(95/210),順產率為54.76%(115/210)。觀察組剖宮產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31.878,P<0.05)。2.4 兩組不同時期孕婦體重增長情況比較 觀察組不同孕期的體重增長均在合理范圍內,對照組則出現早期增長緩慢,而后期增長過快的現象,見表2。
2.5 兩組異常體重出生率比較 觀察組正常出生體重所占比例明顯高于對照組,過高體重出生比例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本次筆者通過對孕期體重管理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可見:觀察組孕婦的體重增長更加合理,且剖宮產比例低,新生兒體重評價優于對照組,即正常出生體重的新生兒比例為98.00%,明顯高于對照組92.86%,差異均統計學意義(P<0.05)。而觀察組各項情況均較好的機制在于:因為孕婦在孕期的體重增長往往和新生兒的生長發育有著緊密關系,因此將孕婦的體重增長水平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就對于胎兒的良好發育有著重要意義[4-8];本次在觀察組干預的過程中,首先對觀察組孕婦的體重和體質量指數情況進行詳細評估,并按照對應標準計算出孕婦每周平均的體重增加數量,最終將孕期劃分為不同的小單元,在此期間內進行健康教育和飲食等指導,確保孕婦的體重得到良好控制[9-10]。隨著孕期的增長,逐漸對孕婦講解相關的自我檢測辦法,并教會其實施家庭自我監護,并定期到醫院實施復查,以保證每個階段的體重增長計劃落到實處,最終使得體重管理的目的得以實現[11-12]。而胎兒時期的營養物質來源均為母體,因此將母體的體重增長和健康狀況均得以合理控制后,胎兒的增長發育情況往往較為樂觀[13-14]。而新生兒體重不僅僅是身體質量的一項反應指標,其往往還代表了胎新生兒的身體健康程度,并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其未來的生長發育情況,即對其終身均產生不可忽視的影響;因此為了保持新生兒的出生體重在合理且理想的范圍內,就必須對孕婦實施相應的體重管理[15-16]。總而言之,筆者認為母體的體重增長情況不僅影響自身健康,且對于胎兒的發育影響深遠,而子代的新生兒健康狀況往往決定了其在幼兒、兒童、甚至成年后是否容易出現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肥胖等疾病,故孕期體重管理具有重要意義[17-18]。因此筆者建議相關的衛生部門應該給予孕期體重管理工作以足夠的重視,不斷完善省市和地方的孕期健康管理標準體系,為基層保健工作的落實提供基礎,進而改善我國新生人口的總體素質[19-20]。
參考文獻
[1]朱燕飛.孕期體重管理干預對妊娠結局及新生兒狀況的影響[J].中華全科醫學,2015,13(9):1465-1467.
[2]崔云靜,張申華,楊艷華,等.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晚孕期血脂水平與新生兒出生體重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2015,6(3):252-253.
[3]宋貴玉,王冰冰,張碩,等.孕期體重增加對妊娠晚期孕婦血脂影響及其與新生兒發育相關性研究[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16,9(6):576-579.
[4]范務雨,廖月容.孕前體重指數和孕期增重及妊娠結局的相關性分析[J].河北醫藥,2015,13(17):2632-2634.
[5]楊芳.孕期體重管理對控制足月新生兒體重及妊娠結局的影響[J].包頭醫學院學報,2016,32(7):70-71.
[6]楊霞.揚州地區孕婦血糖及體重控制對新生兒體重的影響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6,31(15):3065-3067.
[7]王華.孕期體重增長與新生兒出生體重相關性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15,53(32):51-54.
[8]呂萍,周夢林,張祖娟,等.孕期不同階段增重與新生兒出生體重的相關性[J].現代婦產科進展,2017,1(5):362-365.
[9]王佩,黃培杰,馬良坤.妊娠期體重增長與新生兒出生體重相關性的回顧性分析[J].生殖醫學雜志,2016,25(8):686-690.
[10]王玉姿.圍生期保健指標與低出生體重妊娠結局的相關性[J/OL].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7,4(24):40,42.
[11]張莉,趙明,李光輝.孕早期糖脂水平與新生兒出生體重相關性的研究[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7,28(3):229-232.
[12]吳愛香,晏星輝,羅愛娟,等.孕期體重變化與胎盤重量和新生兒出生體重間的關系研究[J].現代醫院,2017,17(6):893-894.
[13]方麗玲.孕期體重管理與足月新生兒體重的關系分析[J].醫學信息,2017,30(22):48-50.
[14]余佩,陳晨.不同體重妊娠期糖尿病孕婦血脂水平及其與新生兒體重的關系[J].中國婦幼保健,2017,9(14):3137-3139.
[15]魏小華,張芬,雷春梅.2219例產婦圍產期相關因素與其新生兒健康指標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7,28(8):11-12.
[16]陳瑤,王建英,莫志懷,等.孕期體重管理對控制足月新生兒體重與產婦妊娠結局改善效果分析[J].上海醫藥,2017,38(14):60-62.
[17]吳金華,姜雯,徐海耿,等.孕期甲狀腺激素水平與新生兒出生體重的關系[J].浙江預防醫學,2017,29(6):633-635.
[18]陳儀坤.兒童肥胖與其母親孕期增重和嬰兒喂養方式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7,32(2):361-363.
[19]陳潔華,郭雪峰,劉順,等.廣西壯族孕婦血紅蛋白水平變化及其對新生兒體重影響的分析[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17,38(2):154-157.
[20]張淳義,倪穎華,季鑫,等.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紅蛋白和糖化白蛋白水平與新生兒體重的相關性[J].檢驗醫學,2017,32(3):165-168.
(收稿日期:2018-03-26) (本文編輯:李瑩瑩)